突出五个“着力” 创新人大工作
一、创新方式抓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一是创新评议工作方式。在评议对象的确定上,改过去由主任会议推荐、常委会确定通过为由县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民主测评确定;在工作评议环节设置上,改变以往先评议再整改的常规模式,将会议评议放在整改后进行,更加凸显评议实效;在评议大会测评代表确定上,增加了部分群众代表参与测评,进一步彰显了评议工作的公正性和广泛性;在评议结果运用上,将测评结果报告县委和组织部门,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改进调研视察方法。针对过去在调研视察中存在的走马观花、实效不强的问题,在调研视察内容确定上,贴近全县工作大局,贴近民生热点难点,把县委县政府推进的重点工作和年初政府承诺办理的实事确定为调研视察内容,近年来,先后围绕政府承诺10件实事办理情况、全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水库污染治理情况、城乡低保工作情况、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视察;在调研视察形式上,改变过去“谁分管、谁联系、谁负责”的做法,每次开展调研视察活动,都吸收常委会不驻会委员、机关各委室负责人和部分人大代表参加,进一步整合力量,让调研视察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效果更好;在调研视察问题督办上,每次调研视察后,都分别形成了调研视察报告,并针对调研视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清单和时间表,责成所联系的副主任和专工委对口督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加强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监督。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把对重大事项的监督放在了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上,年初第一次常委会听取县人民政府全年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安排情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性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进行调研视察,对调研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坚决督促整改落实,并进行跟踪督办、跟踪问效。如2014年对政府投资建设的汉津大道改造工程视察后,常委会提出了“在西荆河两侧增设公厕,方便市民”的要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了整改落实。目前,县人大常委会正在调研起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四是开展专题询问。2014年12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就全县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了首次专题询问。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3名人大代表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少数小区存在一房多卖、随意变更容积率等十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向县政府及县房产局、县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询问。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获得了代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2015年,县人大常委会又将全县水库承包养殖及污染治理情况作为专题询问的主题,目前,专题询问工作已经开始筹备。五是开展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工作述职活动。为更好地促进政府组成部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年终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工作述职活动,要求县政府组成部门定期向常委会提交书面述职报告,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感得到了加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多措并举强督办,着力提高建议案办理质量。一是建立制度督办。出台了《代表建议案督办工作方案》,对建议案督办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督办工作责任。二是突出重点督办。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建议,作为督办重点,加大力度,跟踪督办。如2014年针对许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后期遗留问题的议案》和有关重点建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进行了专题视察,有力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三是跟踪检查督办。对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实行全过程督办,将每年4、5、6三个月确定为督办月,由主任班子成员带队,组成检查组,对建议承办单位进行跟踪检查督办,全面掌握办理进展情况,并征求代表对办理过程及办理结果的意见,对建议办理结果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建议,要求重新沟通、重新办理,直到代表满意为止。四是视察测评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建议案办理情况,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开展视察,同时,对办理情况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换届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督办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425件,除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126件建议尚在督促办理之中外,其余建议案均得到了很好的办理落实,代表反馈办理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开展“四争”作表率,着力发挥代表先锋模范作用。为发挥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表率作用,在代表中深入开展了“四争”活动,即:争做代表企业家、争做致富领头人、争做致富能手和争做服务经济建设模范活动。在活动开展前,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深入推进“四争”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开辟了网络专栏,加强了对涌现出的先进代表典型事迹的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县人大代表、官垱镇马沟村支部书记皮成元,牵头成立了沙洋县龙马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有机稻种植基地,网罗全村8个组112户农户,实行统一购肥、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一体的“五统一”种植模式,带动农户每亩增收200元;再如市人大代表、荆华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华明已年过六旬,但锐气不减当年,又投资兴建了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铝型材生产线,年产值将达30亿元,年利税 3000万元。据统计,目前全县有70多名代表兴办了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多家;全县有92名农村干部代表,在带领群众致富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全县参与创业的农民代表达80多人;全县有40多名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工作的代表,长期致力于沙洋经济建设,积极提建议、出主意,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优化了沙洋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沙洋经济发展质量。通过深入开展“四争”活动,广大代表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完善机制接地气,着力加强与代表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是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制度。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为加强与代表群众的联系,先后出台了《沙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代表活动小组办法》、《沙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县人民代表办法》、《沙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县人大代表与选区选民联系的办法》等三个办法,对加强与代表群众的联系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提供了制度保障。如在《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代表小组活动办法》中,县人大常委会要求主任会议成员联系1-4个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指导代表小组工作,督促开展活动,确保代表活动小组工作经常化、常态化。二是搭建代表与群众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完善乡镇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有代表公示栏、有专人管理、有书籍资料”的要求,指导各镇建立了标准的活动室和档案室;另一方面,创建代表群众工作站。为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发挥代表知民情、解民忧的职能作用,我们准备在每个乡镇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代表群众工作站,安排代表轮流值班,负责接待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帮助解决问题。目前高阳镇垢冢社区和沙洋镇洪岭社区代表群众工作站建设已经完成,开始发挥作用。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工作评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题会议等工作中,都邀请代表和群众参与,让他们建言献策;要求每位代表至少与8名选民保持经常性联系,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同时在部分乡镇开展代表定期向选民述职试点活动,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感情,提高了代表履职积极性。通过加强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解民情,接地气,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五、强化考核促规范,着力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乡镇人大是人大工作的基石,也是人大工作的薄弱之处。为切实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督促和指导,逐步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促进乡镇人大依法履行各项职权,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了乡镇人大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研究出台了《乡镇人大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将乡镇人大工作具体分为:人民代表大会工作、代表工作、日常工作、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和宣传工作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每个方面工作都进行了细化,按照百分制合理确定了分值。如为加强乡镇人大的宣传工作,在此项考评上,确定了15分的比重;在组织阵地建设上,明确要求要有代表培训制度、活动制度、视察制度、评议制度等8个工作制度。另外,还附加了一项创新工作,依据实情,酌情加分。为促进此考评办法的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每年组成调研组针对考评办法中的考核项目,对各个乡镇人大半年和全年工作进行督查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通报,年底对考评结果为优秀的乡镇人大进行表彰奖励。(沙洋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马立志 陈小龙)
责任编辑:陈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