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质效提升——2017湖北经济透视

20.01.2018  11:03

  “稳的基础继续巩固,进的力度持续加大,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好的因素不断积累,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总体实现全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叶福生用“稳中有进,质效提升,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总结2017年湖北经济运行特点。

  成绩来之不易,新征程依然充满挑战。

   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2017年,我们在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下,取得快于全国0.9个百分点、总量3.65万亿元的成绩着实不易。”叶福生说。

  梳理来看,我省全年经济主要表现为三个“”——

  生产形势稳。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省41个行业中,有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7.8%。

  需求总体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消费品市场增长11.1%,外贸形势明显向好。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总数达9528个,增长26.4%。

  就业物价金融稳。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1.86万人,增长1.3%;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59.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继续保持中部第一。CPI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10.7%、14.6%。

  稳的同时,质效也在提升向好——

  企业利润保持增长。2017年1月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95.02亿元,增长13.2%,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376.5亿元,增长43.3%,同比加快42.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基本稳定。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441亿元,可比增长9.4%(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48亿元,增长8.4%。

  经济发展的含绿量逐步提高。根据《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公报》显示,我省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得分80.71,排名全国第七、中部第一。2017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6.0%左右。

  “五大任务”落实显成效。2017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3.8%,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

  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全省限上网上零售额672.41亿元,增长39.1%。1月至11月,完成快递业务量达 91861.71万件,增长33.1%。升级类产品消费增长较快。2017年,全省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1.9%和18.1%。实现旅游总收入5181.0亿元,增加12.2%,接待旅游总人数为6.0亿万人次,增长11.5%。“这些都有力地表明我省经济运行整体处在合理区间。”叶福生表示。

   新方位呼唤新作为

  成绩背后,仍有不足。

  叶福生指出,这主要体现在不少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6个、2.1个和0.7个百分点。

  不平衡不充分依然突出。虽然经济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优化,但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两副中心的贡献下滑,市州发展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民间投资仍然乏力,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依然困难。1月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新动能依然偏弱。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只有8.4%,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只有31.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4.4%。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7家,比上年少441家。“2018年,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方位看湖北。”叶福生分析认为,当前,利好湖北经济的外部机遇没有变、湖北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支撑湖北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条件没有变。湖北地理位置突出、产业基础良好、科教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的韧性好、潜力大、后劲足。

  新方位应有新作为。专家表示,2018年,全省上下应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在推动三大变革、打好防范三大攻坚战、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推进“一主两副多极”建设、做强县域经济等方面发力,不断增强我省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郭习松 宋雪 罗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