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管理地理系统让土地税收“落地”
近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地税局一所副所长徐睿利用信息管税平台中的“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对某旧机动车交易有限公司的4宗土地使用证证载面积与省局核心系统登载信息比对后,发现原系统登载信息与证载面积不符,随即通过系统发起依职权的信息维护待办指定。税管员阮德风接受该条待办任务后,立即与法人取得了联系并取得证照资料,确认了这4宗土地的权属和证载信息,及时在系统上进行了反馈和处理,核定4宗土地的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15233元,及时将该笔税款征收到位。
这是武汉市地税局“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运行后带来的一个变化,方便快捷的系统有效地避免了税收流失。据了解,该系统于2月初在东湖风景区地税局和直属局上线试运行,3月初在全系统正式上线。截至目前,通过“以地控税”系统获取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相关信息1654条,包括与企业缴纳城市建设配套费有关的规划建筑面积等信息,在系统匹配后精确定位,及时进行了风险推送。
基于土地流转环节税收较多、税源较大,国土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质量较高等情况,武汉市地税局开发了涵盖土地征收、出让、转让、开发和保有五个环节的 “以地控税”系统。该系统具有地图标识和搜索、监控、决策分析和风险推送等功能。将契税管理由“先税后证”向后续管理进一步延伸,扎牢了联合控管的“樊笼”,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配套费相关契税的缴纳问题,避免了契税税源的流失。
据了解,传统的土地税税源管理是以企业为基本管理对象,企业往往因纳税意识淡薄或本身家底不清而瞒报、少报应税土地;对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由于信息缺失,其应税土地容易出现漏征漏管现象。而“地理税源管理信息”所实现的“以地控税”核心功能,改变了以前“以报控税”的税收模式。通过对每宗土地的动态监控和适时更新,强化了“静态土地”与“动态纳税人”的双向监控,提高了对土地使用税税源的掌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数据失真、更新不及时等信息错误或信息停滞以及“漏征漏管地”和“漏征漏管户”等问题。
“以前土地上的税收征管都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一户一户地去收税;现在做到以地为单位,落实每一宗地的应税信息和纳税人。”东湖风景区地税局第一税务所所长上官俊慧告诉记者。“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拓宽了税务部门的信息渠道,搭建了税务机关与国土部门的信息平台。上官俊慧说:“国土部门是土地行政管理的权威部门,其土地数据更为规范、准确,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找到每一块土地的‘主人’,进一步改进土地税收征管。”
该系统把复杂繁琐的税收业务变为可视化、生动化和地理分布的感官化,大大提高了税源监控水平,为加强土地税收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截至目前,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地税局已完成风险应对信息74条,补缴入库契税673.3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518.39万元,同比增长11.9%;房产税261.22万元,同比增长21.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