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国际税收服务 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发展

15.07.2015  12:55
 

  7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国际税收服务 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新闻,时长近3分钟,以湖北国税系统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规定,助力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去”发展的鲜活事例为证,对我国积极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加快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帮助“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立得住、站得稳,更顺利的发展进行了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将报道文字版整理如下:

  

   国际税收服务 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发展

  

   主持人: 我国许多“走出去”的企业,常常会因为面对不熟悉的税收环境遭遇商业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和10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积极扶持企业海外发展。

  华新水泥是我国一家大型水泥公司,他们利用自己生产的水泥装备在中亚某国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虽然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被当地税务部门强制征收一笔重税。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负责人吴昕: 因为我们贷款额度非常大,我们大概在1.8亿美金。这样算下来的话差不多(税负)就有500万美金。

  这1.8亿美元是国家开发银行给他们的贷款,他们了解到,中国政府跟这个中亚国家有双边税收协定,这笔贷款的利息本来应该是免税的。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孔玲玲: 按照这个双边协定,我们应该是在项目所在地的所在国,应该是有利息的这样一个免税的政策。

  他们与当地税务部门多次交涉,但始终一筹莫展,最后还被威胁处以高额罚金。无奈之下,这家公司只好求助我国税务部门。

   湖北黄石国税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科长汪于春 :(我们)迅速地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认为我们华新境外子公司符合我们两国之间的税收协定条件,应该享受免税待遇。

  国家税务总局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了两国之间的税收协商程序,这次纠纷很快得到圆满解决。事情的顺利解决,大大增强了这家公司“走出去”发展的信心。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孔玲玲: 我们现在也正在做三期的投资准备,这块的投资也会超过一亿美金。

  这家企业最近还在柬埔寨完成了一个水泥厂项目,在蒙古的项目也在实施中。

  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发展,但他们常常对有关国家的税收法律不熟悉,或者因为两国法治环境差异等原因遭遇税收纠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 我们的档案里头排队的,有两百来个案子,我们是针对特定国家特殊的情况,有特殊的专家团队去应对。

  据税务部门介绍,目前我国已经与10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税收协定。根据协定,我国企业和个人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征税,还可以享受到税收减免。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税务部门已先后帮助107家企业,挽回税收损失200多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 我们要加快税收协定的谈签速度,力争尽快覆盖所有“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完善)争端解决机制,使企业在境外立得住、站得稳,更顺利的发展。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