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程良美:武汉老戏院是多功能娱乐场所
老民众乐园熙熙攘攘
武汉晚报讯(记者李琦 钟磬如)汉剧戏院曾遍布武汉三镇,汉剧艺术家、非遗传人程良美老先生向武汉晚报记者随口描述,“著名的有满春茶楼、长乐戏院、美成戏院、共和大舞台、乃园剧场、小丹桂剧场等”,而在资深票友吴大棠的记忆里,还有1890年成立的丹桂茶园、1892年开业的天一茶园、贤乐茶园等都是汉口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武汉戏院“俯拾即是”
想看什么档次的都有
武汉戏院之多到什么程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用“俯拾即是”来形容,“不同档次的戏院和票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个市场相当成熟。”法租界大舞台这样的戏院在当时可是顶级的,梅兰芳、周信芳这样的大腕来汉演出,都是到这儿登台,票价差不多四块大洋。位于前进四路的长乐戏院、天声街的天声戏院、满春街的满春戏院、清芬街的美成戏院等这样的戏院属于第二档的,票价三毛到七八毛钱一张。京剧院这样的地方也是挺好的场所,票价六毛到一块大洋。武汉三镇还密布着不少茶馆,可容纳几十至上百人,票价相对较低,一毛到几毛不等。此外,还有不少艺人背着京胡、锣鼓走街串巷卖艺,众人看完了给钱“意思一下”。若想看戏,也可以把这些艺人叫来自家门口,对着戏本子点上几出,约上几个街坊邻居一起凑两三块钱算是演出费,几张椅子一搭,就是戏台了。
那时最流行的娱乐
花两角钱去“新市场”看一天的戏
程良美老人介绍说,当时武汉市民的娱乐选择没有当今社会这么丰富,电影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正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说起休闲娱乐,老百姓想得最多的还是看戏。他笑称,当时一般人家有亲戚来武汉玩,都会推荐花两角钱去“新市场”(现民众乐园)看一天的戏。为什么大家会喜欢新市场呢?因为那里可以看京剧、汉剧、楚剧等多种戏曲,也可以听评书、看杂技、玩弹子球等娱乐活动。一张两角的门票可以从早到晚玩一整天,经济实惠又好玩。
当时的戏院由于是私人经营、自负盈亏,所以特别注重宣传,花心思推销和推广。比如每天的最后一场戏,都会放开闸子门,让没买到票的戏迷和买不起票的穷苦人家都进来免费看。长此以往,大人小孩都看上了瘾,为戏院培养了大批忠实的戏迷。又比如将每出戏的剧本和台词印成小册子,称为“小戏本”,免费送或者几分钱的低价卖给戏迷。戏院还有专门人才推销票务,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推销方式,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先进的理念。
戏院全是多功能娱乐场所
吃喝休闲样样都有
当时的戏院或茶坊,都是集多功能于一身,将娱乐、消费、聚友、休闲等功能融为一体,看戏的时候既可以随意交谈,也可以吃瓜子和零食,还有“玩味”的“丢把子”(即有钱的太太们把擦手的毛巾丢给店小二,给小费,显摆有钱)等等。这种轻松舒适的环境使得武汉的多家戏院人声鼎沸,人满为患。
程良美还介绍说,当时有钱人家喜欢请戏班子到家里唱“堂会”,这在当时的武汉都是非常“讲胃口”的事情。比如家有老人唱祝寿剧十分普遍,且分为两种:清唱和彩唱,清唱是不带妆不带乐队的,彩唱是化妆穿戏服带乐队的,选哪种是衡量一户人家财力的标准。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