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走出去引进来 湖北农业扩充国际“朋友圈”
省农科院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首席专家+科研骨干+科研助理”阶梯型大团队
“自从组建了水稻育种大团队,即使对方需要提供整体规划、育种、土壤改良等一揽子的科技支撑,我们都能满足要求,彻底摆脱了过去‘缺胳膊少腿’的尴尬,能更好地提供科技服务了。”11月20日,省农科院水稻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游艾青,正带着团队多个领域的成员,给远安的稻米生产企业“问诊把脉”。
2018年以来,围绕我省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依托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农科院大力调整创新团队。通过设置重大项目这个指挥棒,优化配置创新中心各成员单位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按照产业链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大团队。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和市场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新型产学研创新模式,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目前,通过创新资源整合,省农科院将70个团队调整为39个协同创新团队,构建“首席专家+科研骨干+科研助理”阶梯型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创新专项经费直接拨付到首席科学家团队,赋予首席科学家在选题立项、人才配置、经费使用、绩效分配等方面自主权。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表示,大团队联合攻关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内生需要和发展趋势。农业面临的问题复杂,靠单打独斗不能解决问题。构筑上下一体、合力合拍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机制,通过科研组织模式的改革,用大团队大协作的方式出大成果,来解决“三农”中面临的大难题。
省农科院院长、省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焦春海介绍,整合后团队考核将彻底破除“大锅饭”,适度增加竞争,让更多的资金流向创新效率更高、科技产出质量更高、科技服务更好的团队。到今年底,创新团队将全部整合完毕。 (孟静)
相关阅读:科技走出去引进来 湖北农业扩充国际“朋友圈”
省农科院辣椒杂交新品种在泰国示范。
省农科院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
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团队调研泰国梅州大学绿豆品种资源圃及有机生产。
省农科院猕猴桃团队在意大利指导生产。
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扩大我省农业国际“朋友圈”。2016年,省农科院成立海外研发中心,国际资源加速集聚,开放创新氛围日渐浓厚。
你有品种,我送技术
一棵辣椒串起中泰情谊
“这个辣椒新品种表现不错,到时候推介给泰国农业大学的合作伙伴们。”11月8日,省农科院辣椒团队负责人姚明华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评价筛选辣椒新品种,为下个月的泰国农业大学学术交流做准备。
提起泰国,大家对泰国辣椒很熟悉。辣椒在泰国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泰国长期受制于品种培育的制约,辣椒品种逐渐退化,品质逐年下降。
泰国是“一带一路”东南亚重要支点国家。2017年,省农科院院长、项目负责人焦春海带队,执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耐热抗病优质辣椒核心种质创制合作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支持的重点领域。
世界蔬菜研究中心泰国区域中心设在泰国农业大学热带蔬菜中心,有着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来自全球上千份资源汇集于此。针对目前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南方辣椒品种露地生产中,耐热性和抗病性不强的问题,省农科院和泰国农业大学紧密合作,利用泰国丰富的抗病、耐热辣椒资源及省农科院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经验,合作创制出耐热、抗病等辣椒育种材料,选育出耐热优质多抗辣椒新组合,在泰国示范推广。
2018年10月,省农科院辣椒团队筛选出5个辣椒杂交新品种,在泰国农业大学热带蔬菜中心进行试种,开展适应性筛选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其中,“鄂椒帅亮”品种表现较突出,试验小区产量比泰椒本地优质辣椒品种增产21%。2019年2月,“鄂椒帅亮”在泰国两处辣椒生产基地示范种植225亩,颇受市场欢迎。
辣椒团队负责人姚明华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泰国的自然生态条件与湖北有很大的相似性,团队筛选耐热、优质、抗病、适合泰国种植的辣椒新品种,通过示范种植,提升了我国辣椒新品种在泰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我国辣椒优质种质资源储备,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互利共赢。
分享治虫经验,制定水稻高效生产方案
省农科院援助巴基斯坦粮棉产业发展
“万鹏教授,在你们的帮助下,红铃虫饲养技术我们基本掌握了。”11月下旬,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Abid Ali博士发来邮件,向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作物害虫防控技术团队负责人表示感谢。
作为全球主要产棉国之一,巴基斯坦棉花虽然生产量大,但是因品质不高,价格一直很低,经济效益较差。尤其是近几年来,巴基斯坦棉田内红铃虫为害日益严重。自2016年起,红铃虫在巴基斯坦出现大暴发,部分地区甚至造成棉花减产70%以上,严重威胁到巴基斯坦的棉花产业。
万鹏的团队是国内唯一的Bt棉花红铃虫抗性治理研究团队,巴基斯坦多个农业大学向省农科院求援。
今年4月6日至12日,受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邀请,植保土肥所一行4人赴巴基斯坦参加国际昆虫学大会,并与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加强技术协作攻关,为巴基斯坦棉花害虫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巴基斯坦农业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仅是棉花,前不久,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又把目光瞄准了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植物营养团队。
10月31日,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bdul Ghafoor一行2人到省农科院交流访问,双方签署“中巴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战略合作备忘录。
早在8月14日至18日,该委员会邀请植保土肥所植物营养团队熊又升研究员一行2人前往旁遮普省。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是农业主产区。熊又升在巴基斯坦发现,虽然巴方从我国引进了优良的杂交稻品种,但由于气温、水源、土壤等种植条件的差异性,生产的杂交稻品质不佳,口感较差。“我们在当地对土壤成分、气候条件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熊又升表示,正在加紧制定适宜于巴基斯坦不同区域杂交水稻优质高效施肥技术方案,帮助提升水稻品质。
Abdul Ghafoor表示,中国一直是巴基斯坦农业领域在国际上最重要的朋友,每年有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期待在湖北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巴基斯坦水稻种植技术得以提升。
意大利超市的猕猴桃出现鄂产品种
为猕猴桃走向世界贡献湖北力量
11月25日,正在意大利留学的小杨在当地超市买了一盒猕猴桃,但她不知道的是,这种猕猴桃的品种叫“Z5z6”,它的老家其实是中国湖北。
意大利是世界上猕猴桃主产国之一,为何会如此青睐中国湖北品种?
世界猕猴桃看中国,中国猕猴桃看湖北。湖北猕猴桃走出国门,早已不是第一次。“其实早在10年前,我们团队就与美国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签署了品种权授权协议,授权该大学就金农、金阳品种在美国进行规模产业化发展。”省农科院果茶所猕猴桃团队陈庆红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是中国猕猴桃新品种第一次授权美国使用,双方约定,产业化产生的收益双方按约定分成。
今年6月3日,由果茶所培育的猕猴桃品种“Z5z6”,通过意大利 JINGOLD S.P.A 公司,正式获得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CPVO)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于1995年成立,是专门实施欧盟植物品种保护相关法规的机构,负责审查及授予在欧盟成员国有效的植物新品种权。
陈庆红告诉记者,2013年团队与意大利 JINGOLD S.P.A 公司签署了品种权授权使用协议,该企业拥有“Z5z6”在除中国之外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推广权。双方约定,首期授权10年,在欧盟地区推广1000公顷,按照每公顷支付650欧元品种权使用费,共计67.25万欧元。
陈庆红介绍,“Z5z6”是团队育成的优良猕猴桃新品种。因其果大质优、适应性强并高抗溃疡病而受到世界猕猴桃主产国的青睐。
专家介绍,猕猴桃属共有54个种、21个变种,但用于商业化栽培的主要为中华猕猴桃种下的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两个亚种。据悉,这是中国的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第一次在欧盟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我省猕猴桃新品种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Z5z6”已在智利、阿根廷、南非、日本、韩国先后进行品种权保护申请,并完成了相关的保护文件手续。
“国内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这是我们的优势。”陈庆红表示,近年来,省农科院猕猴桃团队十分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力争为猕猴桃走向世界贡献更多湖北农科力量。(孟静 鄂农轩)
责任编辑:蔡佳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