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驶上高速路

08.06.2017  11:11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包克  丘剑山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5年来,湖北以改革之手点燃创新引擎,释放资源集聚效应,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从2011年的1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27.73亿元,5年翻了9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4000家,实现3年翻番;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16000家,保持中部第一。
  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2月,湖北技术交易所完成了今年首单科技成果挂牌交易。华中科技大学宋恩民教授研发团队的3项发明专利,在该所科惠网上挂牌,以700万元的价格成交。
        据了解,科惠网致力于在企业与科研人员之间搭建成果转让的桥梁,在省内17个市州、100多个县市区以及4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建立了分中心、工作站。截至目前,已采集我省各类科技成果及国内外专利1500多万条,可转化交易的成果7万条,真实有效的需求5000多条,入驻的技术专家近6000人。
        在武汉工程大学,由徐慢教授带领的陶瓷膜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组专利,作价2128万元,入股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公司。学校依照相关法规,将此次收益的90%即1915.2万元奖给了研发团队。这是《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通过后,该校首次将九成以上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给研发团队。徐慢介绍,因为持有他们的专利,该公司将在全国率先实现碳化硅陶瓷膜量产。
        “这些激励政策是前些年难以想象的!”多名高校科研人员表示,湖北人才济济、科研成果丰富,但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时间长、手续繁杂,从实验室走进市场,总是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大量的科技成果因此成为纸上专利。
        创新的磅礴力量从哪里来?如何将湖北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省委、省政府将“创新湖北”作为“五个湖北”建设的关键,先后出台30余项政策文件,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框架,持续为科技创新创业清障搭台。
        2013年初,我省制定出台了《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23项具体举措。  同年底,按照“实惠归个人,荣誉归学校,利益归社会”的原则,大胆碰触体制“天花板”,率先在全国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2014年6月,“科技十条”实施细则发布,应用型科技成果不再作为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取消成果转化中的行政审批程序,研发团队可获77%-99%的收益。改革步伐之大,引发全国关注。
        此后,“科技创业十条”、“新九条”、《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接连发布,降低初创企业成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初创企业,推动一大批科技人才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一线,让荆楚大地涌动创新创业潮。这些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性政策,被国家相关立法草案和文件吸收采纳,科技部批准在湖北布局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
  “纸上财富”加速变现
  “一位大学教授,可以救活一家企业。”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学军说。
        4年前,因为生产的钻头最大钻深只能达到500多米,缺乏竞争力,汪学军的公司几近倒闭。经省科技厅和黄冈市科技局牵线搭桥,他结识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程晓敏教授。
        按照程晓敏的技术,该公司生产的钻头钻深一跃升至1000米左右,拥有了国际竞争力,一举打破国际垄断。“上世纪70年代,国内要用40吨黄豆才能换回美国一个小小钻头。如今,我们的钻头也能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汪学军自豪地说。
        在“科技十条”出台前,湖北工业大学成功进行成果转化的少之又少,科研人员参与创办的公司仅3家。“科技十条”出台后仅半年,该校教师便新增注册了20余家科技型企业。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徐保明原来有10项发明专利锁在学校保险柜里“睡大觉”,改革后全部转让,其中4项还漂洋过海到了尼日利亚的中国工业园。
        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远不止这些。据华中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为武钢解决智能电网问题,3年时间就节约电费1.2亿元。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改变了我国中高端齿轮减速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为抓好落实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2015年3月,湖北启动实施了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采取定向、间接、有偿投入和市场评价方式,大力推进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应用转化、已应用成果向更多企业扩散。计划在3年内,通过“市场评价”和“定向、间接、有偿”方式,组织3000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省内企业转化扩散,实现市州县全覆盖,带动社会投资过100亿元。
        2015年,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共组织科技成果1248项在省内转移转化。其中,49项重大科技成果共获得创投注资6.1亿元,在省内首次实现商业化转化应用。去年,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共组织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55项,其中,武汉光电工研院的金属零部件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1000万元的价格完成转让,武汉奋进公司和湖北航特公司合作实施的“轻合金重力铸造自动化浇注示范项目”多项指标媲美进口产品。
  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
        有了政策环境和平台,但一些“隐性难题”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往往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和承接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完善;省内兼具投资实力和意愿的企业总数不多,一些企业受限于自身实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具备承担成果转化失败风险的能力;社会资本逐利性强,风险投资‘不熟不投’,对刚走出实验室、尚未完成产品化开发的成果,投资意愿并不强。”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4年,中航工业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准备进行“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并向省科技厅寻求支持。恰巧,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多年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机器人产品,但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在市场竞争中远不及进口机器人。
        在省科技厅牵线搭桥下,两家企业迅速展开了对接,但航特公司却并未第一时间做出决定。“投用一条生产线需要花费600万元的前期投入,对于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投资,万一打了水漂怎么办?”该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刘海滨坦言。“有风险不可怕,我们来共同承担。”在得知企业顾虑后,省科技厅人士第一时间赶到航特公司,表示愿提供科技攻关经费,支持两家企业联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浇注机器人。当年8月,航特、奋进两家企业联手申报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省科技厅给予该项目200万元资金支持。现今,两台鄂产工业浇注机器人成功投入应用,浇注合格率达99%,已供应至神龙、奔驰等国内外汽车厂,合格率达99%,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
        为破解科技企业特别是创业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我省坚持“专业化、前端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完善基金运行机制,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和创新要素向创新链上游聚集。截至今年1月,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财政投入近7亿元,参股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子基金20只,子基金总规模达45.31亿元,初步形成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叠加效应、拉动效应和放大效应,促进了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