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改革 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0.2%

15.02.2016  18:57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6.4万人,解除矫正49.8万人(含符合条件特赦的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全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一直处于0.2%的较低水平。

  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先后就“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制定社区矫正法”提出明确要求。

  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姜爱东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自2003年以来,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和全面试行,于2014年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经过近13年的发展,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不断加强,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不断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姜爱东说,社区矫正继承了我国原有管制、缓刑、假释等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对非监禁刑罚执行措施的制度性重构,其制度内涵更加丰富,执行措施更加全面。它融监督管理、教育矫正与社会适应性帮扶为一体,有利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特别是社区矫正工作规模的扩大,使得非监禁性刑罚的功能发挥更加充分,优势体现更加明显,初步形成监狱与社区矫正工作互相衔接、相辅相成的刑罚执行工作新格局,符合中央“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的改革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刑罚执行资源,科学有效地执行刑罚,提高刑罚执行的专业化水平和执行效率。

  据介绍,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的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定期报告、走访、外出审批、居住地变更审批等监管制度,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失控。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符合收监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提请收监执行。进一步丰富教育矫正内容,创新分类分阶段矫正、心理辅导、个案矫正、社区服务等方式,提高教育矫正效果。充分利用城乡社区、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资源,调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促进社区矫正社会化。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司法厅(局)经所在省(区、市)、兵团编办批准设立了社区矫正局(处);98%以上的地(市、州)和97%以上的县(市、区)单独设立了社区矫正机构;全国共有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8.3万人,社会志愿者69.0万人;全国已建立矫正小组67.2万个。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进和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在贯彻落实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将日益显现。

  北京等地组织过有关社区矫正的社会专项调查报告显示,社区群众普遍认为,实施社区矫正制度后,社区的安全度得到了有效提高。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相关组织参观了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