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改善农村民生再谱惠民新篇

02.09.2014  10:33

网格服务“无缝隙”。石首市以村场为单位,划分网格310个,配备网格管理员327人、信息员2301人,实现310个村(社区)、13个农业场网格化无缝对接。

返乡农民“零待岗”。石首市310个村(社区、农业场)实名实地落实返乡农民工就业7591人,村平24.33人,占2013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7.64%。

乡村绿化“全覆盖”。石首市整合资金2784.4万元投入绿化造林,栽植绿化苗木59万株,建设34个高标准绿色示范样板村庄、8条主干公路沿线69个重点村40公里通道绿化样板路段。

这是石首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向全市人民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8月12日,石首市在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万”工作先进县(市)殊荣,实现了“三万”工作省级先进“四连冠”。

脚印践行蓝图构筑惠民工程

2013年12月,新一轮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在荆楚大地迅速铺开,地处鄂南湘北的石首正值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接任伊始,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确立了“从网格建设入手,打造平安乡村;从关爱服务入手,营造幸福乡村;从造林绿化入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动要求。四个多月来,驻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党心与民心和谐共鸣,三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农村面貌不断刷新。群众路线教育与“三万”活动的和谐演绎,让钟灵毓秀的“玉石首”,处处呈现出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说干就干,马上就干。石首市委常委会在充分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工作专班方案、兴办实事方案和动员培训方案,除将网格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规定动作完成好之外,确定关爱服务、造林绿化作为石首的自选动作,并分别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石首市委书记丁辉在全市“三万”活动动员会上说:“要善于落实,用脚印践行蓝图,抓落实就是落在快上,实在干上,干在成上”。“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就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市长夏锡璠掷地有声。

石首市迅速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丁辉任组长、市长夏锡璠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副书记涂勤学任常务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抽调18人到市“三万”办集中办公,组建了综合组、宣传组、资金项目组和督办检查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工作专班责任分工,落实工作经费30万元。其次,组队驻村全覆盖。从市直单位抽调976人组成267个工作组,进驻226个村、35个社区、4个农业场,加上省派驻2个工作组和荆州市派驻11个工作组共驻带45个村,全市实现了310个村(社区、农业场)工作组派驻全覆盖。

省、荆州市驻村工作组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带头践行“三万”活动,省供销社主任赵东风、省政府参事室主任汪梦军等带领机关干部到驻点村开展走访慰问、造林绿化等活动,督办农村网格化建设,确保了4月底所驻带村网格服务平台正常启用;荆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黄汉桥和荆州市直驻石首各工作组所在单位“一把手”均到联系村调研指导,访贫问苦、参加劳动,各项兴办实事全面完成。省、荆州市驻村工作组的“三万”工作均通过省市片区、荆州市检查考评。市“四大家”领导坚持率先垂范,经常到联系镇村指导督办“三万”活动。石首市委书记丁辉到新厂镇高家槽参加“三万”活动,对农村网格化建设、造林绿化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镇村干部群众一道具体研究探讨网格化和关爱服务、造林绿化等工作;市长夏锡璠到东升镇全面了解“三万”活动,与农户座谈,与网民沟通,对农民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和要求逐一回复。在各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干部投身“三万”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撰写调研报告300多篇,各工作组撰写民情日记2400多篇。

着力网格建设打造平安乡村

两步并着一步走,两年并着一年干。”石首专门成立“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周密部署,构建三级网格,提出“两步并着一步走,两年并着一年干”的口号,力争在“三万”活动结束时,全市100%的村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格,实现全市网格化管理城乡一体化、全覆盖。

石首市委副书记涂勤学多次召开“三万”活动工作会议通报农村网格化建设进度,强调农村网格化建设工作要求。市综治办于1月28日市综治委第一次主任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石首市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市网格化工作“五个到位”,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

除省财政扶持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224万元之外,石首市财政局另自筹资金共整合了500万元资金用于各乡镇办区、村(社区)网格化平台建设,各乡镇办区自筹10万元左右用于自身平台建设及今后维护、管理;各“三万”驻(带)村工作组出资5000元帮扶资金用于村级平台的维护、管理支出;各村(社区)自筹部分资金投入了平台建设、管理。所有网格化平台建设资金坚持专款专用。

石首市综治办结合城市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经验与农村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农村应以村为单位,一个村划分为一个网格”的构想。在此基础之上,15个乡镇办区、4个农业类局(农业局、水产局、林业局、畜牧局)成立了网格化管理服务所,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网格化建设工作;社区、行政村、农场、林场、渔场、种畜场等成立网格化管理服务站。目前石首市农村划分为310个网格,确定网格管理员327人,网格信息员2301人,实现310个村(社区)、13个农业场网格化无缝对接。

聚力关爱服务营造幸福乡村

石首市依托各驻村“三万”工作组开展入户走访调查,走访农户6.5万户,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277条,其中涉及三类留守人员(老人、妇女、儿童)生活困难占42%,涉及就近就地就业39%,涉及扶持自主创业10%,涉及养老医疗保障9%。

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增强就业技能,帮助返乡就近就地就业。全市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822人、创业技能培训817人,落实各项培训奖补资金290万元。组织市内11家规模企业提供34个生产车间作为实训基地,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引进北京华普亿方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创业培训实训室,千方百计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培训能力,小河口镇、横沟市镇、大垸镇等乡镇举办“月嫂”培训班,培训580人;为恒川服饰、永瑞电子等企业新进员工免费开展岗前培训692人。

石首市召开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座谈会330场次,举办劳务交流、专场招聘活动57场次,所有乡镇均组织举办了劳务对接交流活动,为企业和返乡农民提供劳务对接平台。元月22日至24日,石首市人社局组织工作专班在岳阳火车站、汽车站设立亲情接待站,安排10辆专车免费接送石首籍外出人员276人返乡过年并召开返乡就业交流会。荆州市纪委工作组把“三万”活动驻村所在地桃花山镇80名返乡人员带到荆州开发区参观企业,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全市先后收集本地168家企业1.8万个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援助92名就业困难留守人员实现就业。为鼓励各类人员创办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扶持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家政服务业创业。全市为6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提供创业贷款180万元,并对就业困难、新增自主创业的人员,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后,给予每人2000元的创业补贴。对从事微利项目、自筹资金困难的个体经营人员,只要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规定,均给予资金扶持。全市共为498名符合条件的创业对象提供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2490万元。东升镇董家剅村4组村民李国云返乡后投资500多万元,承包鱼池140多亩,流转农田50多亩,牵头组建平强蔬菜合作社,发动社员种植野生红花莲藕300亩、“湘妹子”菜苔100亩。

给力造林绿化建设美丽乡村

沿着省道221线进入石首,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意和浓浓花香,一排排挺拔的乔木整齐矗立在道路两旁,鳞次栉比,一片片玲珑的灌木依次扎根于民居周边,琳琅满目,这是我市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实施“绿万家,惠万民”工程结出的丰硕果实。

抓好“三万”活动自选工作,石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绿万家,惠万民,努力建设山水园林玉石首”的战略部署,为全市人民描绘了“乡村绿化一年成林、两年成绿,三年成景”的美好愿景。

石首市委全会决定:2014年,市政府将拿出24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绿色示范乡村建设。这是一种气魄,从吃饭的钱中拿出6.9%搞生态建设;这更是一种情怀,为了让石首人民呼吸上纯净的空气,让40万农民享受园林式环境,在有限财力中列支抓造林绿化。林业部门站出来了,他们从兴林抑螺、低产林改造项目中挤出280万元投入乡村绿化;“三万”工作队跟上来了,他们给每个联系村投资1万元购买树苗。

全市干部群众挥锹铲土、挖坑运墒,纷纷投入绿化乡村的行列;桃花山镇伯牙口村仅3月10日一天就上了272个精壮劳力,年逾古稀的村民袁新民也加入了植树的队伍;3月11日一大早,市“四大家”领导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轻车简从,赶到桃花山镇李花山村开展义务植树;一波又一波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绿化村庄、美化家园的热潮在石首大地上此起彼伏。各地积极栽植樟树、桂花、红叶石楠等绿化树木,299个村庄全面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新格局。

全市突出通道和中心村庄两个重点,提高苗木标准,强化培育措施,成片植绿,见缝插绿,努力打造以通道绿化为线、以村庄绿化为面的“线面结合”乡村绿化新格局。在通道绿化方面,结合地形特点,选用大树种,坚持大规格,整齐布局,分带绿化,营造了162.7公里沿路绿化景观长廊,构建了“路相通,树成林,绿成景”的乡村绿化新骨架,过往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竞相欣赏道边路旁的绿色美景;在村庄绿化方面,突出乡村特色,设计多树种、推广多模式,分类施策,错落有效,建成了297个绿色示范村庄,打造出“路在林中、村在绿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乡村绿化新形象。

全市乡村绿化建设的开展在改善全市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地方以生态休闲为主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增进了各地农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的信心。桃花、小河、天鹅洲部分村民争相完善游乐设施,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全市“绿万家”活动的成效,正如桃花山古井口村民吴兆群所言:“绿万家”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生存质量,真正实现了“惠万民”的终极目标。

各乡镇办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维方式,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绿化建设新模式、新机制。久合垸乡利用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招商引资创办了以心语林生态科技园为核心的生态园林基地,建设苗圃和展示平台1500亩,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绿化的新模式;小河口镇利用道路宽阔的优势,引入民间资本,采用修路补林利益共享的措施,建成军调线、神郑线16.5公里绿化风光带,形成了苗圃经营与绿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新理念;桃花山镇立足坡缓地多的优势,实行分层管理,镇级负责苗木供应,村级负责苗木栽植及管护,建成了3000亩九李生态桃园,形成了镇村联动的绿化建设新机制。这些绿化模式和经营机制的注入,有效解决了乡村绿化因财力有限而引起的投入不足和因利益束缚而引发的管护难问题。全市涌现了小河口镇合兴村农民争相领养绿化苗木、高基庙镇王家咀村农民争相投劳栽植苗木、笔架山办事处易家铺村农民争相筹资绿化庭院、久合垸乡农民争相发展绿化苗圃等生态建设先进典型。全市绿化建设与绿化产业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乡村绿化长效机制已然成型,必将促进“生态石首、美丽家园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

说“农民话”,把“乡情”、“民意”摸清搞透,做“农村人”,丢掉官气、承接地气,干“农业活”,做“土专家”、“田秀才”,帮群众挺直“腰杆子”,帮群众填满“钱袋子”,帮群众丰富“饭桌子”。正如市委书记丁辉撰文时强调的那样,我们不要送物资、送金钱时群众三天的兴奋,只要送温暖、送感情时群众一生的牵挂。坚持“亲民情怀”,与农民朋友水乳交融,一轮又一轮“三万”活动,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农村发展浪潮。“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回应了农民朋友的期盼,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活动有尽时,发展无穷期。走亲民路,强惠民基,创富民策,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新农村,石首将永远砥砺奋进,高奏农村改革发展的“进行曲”。(记者车荣华  特约记者孙颖  王林  易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