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载帮扶 真情暖乡民——湖北省政协帮扶房县工作纪实

12.09.2015  10:03

  一张蓝图管到底

  一茬接着一茬干

  暖阳下,房县化龙堰镇竹房城镇带沿线的古城村、化龙村、西街村和长望村,中药材基地里随处可见药农忙碌的身影,规模化的核桃园像绿色的绒毯覆盖着一座座山丘,穿梭其间的果农用勤劳的双手勾勒着一幅幅美丽的劳作图景。

  如今,4个村村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来源,生活富足。这些变化是省政协12年来倾情帮扶的一个缩影。

  12年前,按照“驻村抓乡带县”的对口帮扶总体要求,时任省政协主席王生铁把房县门古寺镇会子营村作为扶贫联系点,启动了省政协帮扶房县的工作。

  12年间,历任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宋育英、杨松,深入房县视察调研,听取房县发展规划,帮助厘清发展思路,积极帮助争取项目和资金。

  古城村支部书记邢武广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以前盖房子想咋盖就咋盖,地里想种啥就种啥。工作队来了以后,帮我们制定发展规划,实打实帮扶,我们村的变化一天一个样。

  这些年来,无论工作队员怎样调整,工作队始终一张蓝图管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咬定目标不放松。

  特色产业示范带动

  甘当“富民引路人

  2011年,化龙堰镇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竹房城镇带建设中心镇,省政协工作队和镇党委镇政府一起谋划,确立了以古城村为中心点、以省道沿线4个村为示范带的“一点一带”城镇带建设五年规划,制定了以“发展产业、改造民居、治理环境”为重点的帮扶规划,列出了“办好十件实事,实施九大工程”的帮扶清单。

  三年鼎力帮扶建设,古城村面貌焕然一新,容纳102户的仿唐风格古城小区、整洁亮丽的高速路搬迁小区成为竹房城镇带建设的样板小区。古城村先后荣获省政府授予的“宜居村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狮子岩村养殖大户张根发高兴地夸工作队是“富民引路人”。他说:“现在我养了200多只山羊,每年赚的钱比在外面打工多得多,老人、孩子都照顾得好好的。

  当“羊倌”、发“羊财”,是省政协让村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来源的具体措施之一,房县山羊产业由此蓬勃发展,目前全县饲养山羊达96万只。

  2011年,工作队来到古城村,省政协常务副主席范兴元要求工作队员积极帮助药材加工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如今,古城村引进药材加工企业,实现了连翘产供销一条龙,发展连翘、桔梗等药材基地2500亩,被评为全县“特色产业专业村”。

  经过实施产业示范带动,化龙堰镇建成10个专业村、培育100户专业户,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成为全县闻名的核桃示范镇、药材大镇、蔬菜专业镇。

  从以前的土坯房、泥巴路,到如今的活动广场、健身设施,古城村的罗大姐对新小区居住环境赞不绝口。这就是工作队努力在改变镇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办实事取得的效果。

  建水厂修路亮乡村

  真心实意解民难

  2014年元月,新一届“三万”工作队入驻,省政协主席杨松亲自参与驻点村劳动,在与当地农民座谈中得知,高桥、汤峪、桃园、长望4个村饮水困难,当即部署安排,以尽快解决饮水安全难题。

  经省政协多方协调联系,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601万元,用于兴建水厂,工作队员从打井定位、井管选择、设备选购,到成井质量监督、水质水量化验、设备安装和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等,都全程监管。今年4月,水厂投入使用,清澈的自来水接到了家家户户。

  高桥村出口道路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堵在全村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短短100米道路要绕过几户民房,两个90度急弯,道路狭窄,视线不佳,大车过不去,安全隐患突出。在工作队与镇村干部工作专班努力下,道路改造工程终于上马,目前施工进展顺利。

  在“洁万家”活动中,省政协“三万”工作队号召和带领村民开展了一场“祛斑美容、亮洁乡村”活动,驻点4个村共清理垃圾100余吨,清理河道沟渠10公里,新配置垃圾桶400个,修建垃圾池8个,购置垃圾车2辆,绿化植树近3万株。

  在多年的帮扶工作中,工作队始终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真心实意解民难。

  工作队每年2次对特殊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让困难群众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工作队员陆勇军第一次到化龙堰镇,就独自跑遍了全镇所有中小学,主动捐资1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让贫困师生感受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暖。

  2003年到2015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省政协工作队带来的暖流,一直在房县人民心窝里涌动。(沈政轩)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