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营养标签算“零食营养”
宝贝们都爱吃零食。日前,一份《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在这份指南中,水煮蛋、低糖无糖燕麦片、全麦面包饼干、松子等坚果都成了孩子可每天食用的健康零食。 “零食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吃,关键是要选对。”昨天,武汉多位营养专家透露,零食是营养配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儿童零食消费调查显示:
孩子最爱吃薯条、炸鸡柳和糖果
据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7%的儿童每天吃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吃果冻,9%的儿童每天吃薯片,每天吃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每天吃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
协和医院营养科曾经对近千名小学生进行了零食消费问卷调查,近9成的孩子每天都会吃零食。在孩子们最爱吃、经常买的零食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羊肉串、炸鸡柳等油炸食品;糖果蜜饯类。孩子们最喜欢喝的饮料依次为:碳酸饮料、奶茶酸奶、果蔬饮料。在回答“根据什么挑选零食”时,原因依次为“看广告”、“附带好玩的玩具”、“被食品颜色、造型和包装吸引”。
“零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孩子肥胖的罪魁祸首。”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忧心忡忡地说。
有专家认定的《指南》
蔡红琳指出,如果把零食构成假设成一个金字塔,那些普遍受孩子欢迎的零食都在金字塔的塔尖,如薯片、薯条、糖果、曲奇和各种软饮料。这些零食含高热量、高脂肪、高糖或高盐,必需的营养素含量却很低,根本不宜经常食用。
在《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专家们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3个级别,推荐给孩子和家长。那些“原汁原味”的食物,如水煮蛋、豆浆、新鲜蔬菜水果、纯牛奶及纯酸奶是建议每日食用的。
“这份指南说得简单点,就是给孩子选择新鲜的、天然的、没有经过深加工的,低油、低盐、低糖、少淀粉的食物。”蔡红琳表示,淀粉类零食进入身体后会迅速消化吸收,转化为能量和脂肪贮存起来;含糖量高的零食会带来高能量,诱发肥胖,增加成年后的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盐食品对肾功能发育还不完全的孩子来说,会增加肾脏负担。
还有反式脂肪酸,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儿童成年后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联系。
限制食用的零食
每周不超1次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每天多次)
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牛奶、蒸或烤制的红薯、不加糖的鲜榨果汁、各类新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未经加工的核桃、瓜子、花生等坚果等。
适当食用的零食(每周1-2次)
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巧克力、牛肉片、火腿肠、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海苔、果汁含量30%的果(蔬)饮料等。
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糖果、炸鸡块、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奶油蛋糕、方便面、火腿肠、罐头、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果冻、速溶奶茶等等。
看营养标签计算“零食营养”
如果孩子非要吵着吃零食,那又该怎么办呢?蔡红琳有三个小窍门:食物成分越纯越好,保质期越短越好,尽量选择儿童配方。
蔡红琳表示,挑选零食时,可先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如果食物添加剂列表上有很多你看不懂的化学名称,建议别买了。
“粗粮饼干和杂粮饼干,本身是健康零食,但是它口感不好,消费者不会喜欢。为了增加口感,生产者就会在里面添加脂肪类物质,比如黄油等,看起来很健康的饼干,里面的脂肪含量很可能达到30%-40%,变成了不健康零食。”蔡红琳提醒说,妈妈们在选择时一定要看看后面脂肪和钠的含量。这两个含量越低,食物越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来计算零食的营养,学会科学地给孩子吃零食。”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主任、国家高级营养师孙光夫透露,给孩子选择零食,一定要选择高“INQ”的零食。
他解释说,营养素密度就是营养标签上蛋白质nrv%,能量密度就是能量nrv%。这个指数大于1就是“低能量,高营养”的好零食,如果等于1就是能量和营养平衡的食物,如果小于1就是不健康的零食。“有了这个公式,妈妈在给孩子买零食时,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比如特仑苏纯牛奶,它的营养素密度是6%,能量密度是4%,营养质量指数是1.5,大于1,是健康零食,可以每天食用。丹麦皇冠曲奇,它的营养素密度是10%,能量密度是25%,营养质量指数是0.4,小于1,是不健康的零食。乐事薯片,它的营养素密度是2%,能量密度是8%,营养质量指数是0.25,小于1,也是不健康的零食,应该限制食用。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