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1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广东江苏北京居前三

01.03.2017  15:42

  中国社科院2月28日举行201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动能培育研讨会。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

  一、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构成。

  在过去的十一年里,我们已经逐渐构建完善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尤其是最新一部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我们根据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指标的设计上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我们还是按照原来比较习惯的做法,把它分为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区。  

   上游去评价结果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福建、湖北、河南。  

   中游区是第11到20位,分别是重庆、安徽、四川、辽宁、湖南、河北、江西、内蒙、吉林。  

   下游区是第21位到31位,分别是陕西、海南、广西、山西、贵州、黑龙江、新疆、宁夏、云南、青海、甘肃、西藏。  

  2015年和2014年相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0个省、区、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排位上升了2位,河南、江西、安徽和云南均上升了1位。1个省区市排位没有变化。排位下降的有8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辽宁,排位下降了5位,黑龙江下降了3位,其他的四川、湖南和陕西都下降了2位。内蒙古、甘肃、青海也都下降了1位。

  2014-2015年期间,个别省份的排位出现跨区段变化,其中河南由中游区跨入上游区,前进了2位,辽宁由上游区跌入中游区,下降了5位。中游区和下游区没有省份的排位发生跨区段变化。

  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总体态势

  从31个省份的得分升降来看,全国有23个省份的得分出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上海,增加了3.03分,其次是浙江、江苏、重庆和福建,都增加了2以上。另外有8个省份得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黑龙江,下降了2.16分,其次是宁夏、新疆、辽宁和陕西,得分下降幅度也都比较大。

  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15年为39.8分,与2014年相比,上升了1分。

  从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发展势头来看,东部地区仍然保持领先势头,总体综合竞争力比较强。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在不断攀升,比如在排位前10名的省份中有湖北省和河南省,分别排在第九和第十位,中部崛起的韵味越来越浓。

  总体来看,2014-2015恩年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影响下,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出现了缓慢上升,反映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以上就是我这份报告的简要介绍,其他相关内容由本书执行主编黄茂兴教授介绍。

   执行主编黄茂兴:  

  我们总结了过去11年有两点。

  第一个方面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竞争力发展特点,对31个省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一些指标体系做了一些微调。比如说在今年,我们的开放,特别是1.0、2.0和3.0的自贸区,如何反映,我们做了一些补充和调整。比如说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竞争力的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指标当中,根据我们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来不断微调指标体系,包括财政金融、知识经济方面,我们一方面保持指标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基本判断。

  第二个方面,每年蓝皮书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围绕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开设一些专题。比如说今年的专题就是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2017年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我们今年的蓝皮书把国家经济的主线嵌入到这本皮书的研究当中,设置了五大方面的专题。

  第二,评价与比较。全国31个省,四大区域和四大区域内部竞争力的表现情况怎么样,从东中西还有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还是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年当中也表现非常突出,东北的分数是整体负的增长,下降幅度是很大的,这反映出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态势。从GDP的增速,西快东慢,综合实力来讲,东快西慢这个格局还是没有改变的。

  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十个省来看,基本上排在前十名的,前八名比较稳定。东部地区河北和海南,一个处中游区,一个处于下游区,除此之外前面八个基本都稳定在上游区的前八位,应该说综合竞争力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力量都势均力敌了。

  中部地区的表现比较前沿了,综合竞争力的排位除了湖南有下降,其他的省份都是上升的。而且我注意到,在最新的评价当中,中部的省份,湖北和河南都挤入了上游区,其他的省份,安徽和湖南处在中游区前列。中部崛起的战略立见成效。

  西部地区两个格局,上升的,重庆这两年经济发展势头还保持得比较好,其他的省份地区保持稳定也占了一半,下降的也差不多一半。总体来讲,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排位,除了重庆、四川之外,区域中游区的大部分都在下游区,这也是西部地区跟东部地区的差距,一方面是得分情况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东北地区,辽宁和黑龙江都下降得比较大,除了吉林上升了一位,辽宁和黑龙江是全面下滑。刚才前面两位领导也都提到,跟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吻合的。

  这11年我们总结的情况来看,省域竞争力的排位,特别是前十位的,上游区这些基本上都稳定在前十名。特别突出的是重庆,在过去十年当中,重庆是不断上升的。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辽宁,过去十年相对来讲竞争力还比较稳定在上游区末位,但是这两年是直线下降。

  下游区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西部一些省份大部分处在下游位置,特别提出黑龙江,黑龙江这十年当中波动的幅度比较大,波动式下降,其他的省份主要还是聚集在下游区的位置上徘徊,总体排位比较稳定。

  这31个省在全国的得分情况,非均衡性比较明显,大部分省份集中在30-40分之间,50、60分的是个别省份,大部分都是30到40。

  省域竞争力9个二级指标,其中包括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从这些指标的评价结果来看,客观体现了各个省宏观经济调控的水平和能力,我们根据11年的研究发现,关联度最高的是各个省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宏观经济竞争力,包括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包括政府作用、经济结构调整竞争力等等,它的关联系数是最高的。除此之外,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和软环境的竞争力对一个省的竞争力提升也至关重要,比如说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都对各个省竞争力的影响比较大。

  一个省的综合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推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重要驱动力。广东和江苏两个省一直在角力,产业竞争力越高,综合竞争力越强。除此之外,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福建都基本上反映出综合竞争力越强,跟这个省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能力密切相关。

  在这个评价当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突出的反映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建设,中部的发展势头越来越显现出来,反映出我们整个国家战略的成效和作用越发明显。

  这是我的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媒体专家和朋友们对我们这本书的支持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