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读物少 校内 “小作家”写书给大家“看”

23.09.2014  12:17

  盲校学生在翻阅课外读物。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梁爽 刘丰)“我们也是宝贝,点滴的成长都觉得津津有味,可当我们长大才知道,父母不知道哭过多少回……”昨天,记者在市盲校找到10岁的甘文俊时,他正和同学们排练朗诵和唱歌。本周六,他将和小伙伴们登上《中国好声音》的巡演舞台表演。

  记者的到来,令孩子们兴奋异常,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们的世界相对封闭,太需要和外界交流了。

   最爱的书籍几乎是同一本

  “同学们能不能讲一下,平时你们都阅读过哪些书籍,最喜欢什么书呢?”听到记者提问,一个孩子抢答:“我喜欢《成长快乐小暑假》、《小水晶》!”另一个孩子也说:“《成长快乐小暑假》!”孩子们七嘴八舌:“《成长快乐小暑假》、《中国盲童文学》!”……

  奇怪了,为什么几乎是同一本书?甘文俊说,盲文读物很少,很多书翻来覆去地看,书和封面散架了,盲文的“点子”也平了。

  在盲校能找到课外书的地方,是一楼的图书角。记者数了一下,这里的课外书只有40多本,也就是说平均5个盲童才拥有一本课外书。盲校老师李炜说,有个同学特别喜欢书,就把借的书带回寝室,结果找不到了。因为感觉太对不起别的同学,他伤心得大哭起来。

   别的小朋友讲的故事我不懂

  盲童们之所以对课外书格外珍惜,不仅因为书稀少,还源于他们与外界交流过程中的失落感。甘文俊说,他经常参加朗诵比赛。在舞台上甘文俊很自信,但在舞台下面,他却觉得很孤单,“别的小朋友讲的故事我都不懂,所以没办法和他们交流。

  虽然,有声读物很容易在网络上下载,但有声阅读却不能代替文字阅读。老师李炜说,孩子们要理解语言文字的优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必须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小作家”自己写书给大家“

  今年10岁的雷美君,是甘文俊的好朋友。她几乎每天都要去图书角翻一下书,学校里的童话书她早就看完了,没有书看怎么办呢,她就自己编起了童话故事。

  “有一天,熊奶奶在地里摘了一颗卷心菜,她刚拿起小刀,要切卷心菜的时候,突然听到卷心菜说起话来……”这个故事是雷美君的“得意之作”,名字叫《会说话的卷心菜》。

  雷美君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至今,她已经写了十来本书,每本书里,至少有3篇故事。她说:“我编书的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就算学校没有书,我们也可以自己创造书。

  甘文俊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不妨碍他灵巧的双手弹出优美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