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改革 新的跨越】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崭新开放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今天,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正在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内外联动性,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一个崭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从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50车商品,经过“中巴经济走廊”,首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出海发往中东和非洲。“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效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累计开行2000列的中欧班列,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充当着现代驼队。如果说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是一幅大写意,那么如今这幅恢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持续低迷,年均不到3%的低增长不仅无法为全球年轻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很多国家原有的社会福利体系也无法继续维系。“去全球化”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全球贸易增速跌至近30年最低,全球投资增速成为负数,处在深度调整关键期的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和增长议程。
从国际合作参与者到经济增长的引领者。“一带一路”倡议,为黯淡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短短三年,世界的反应,超乎预期。积极响应的国家地区和机构超过100个,和中国签订合作备忘录的国家超过30个,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超过50个,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地球村的共识。
“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向纵深挺进。重要技术标准、重大技术装备,优势产能走出国门,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开放提速,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在陕西跻身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之前,中国自贸区试点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从自贸试验区大幅扩容,到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从完善国际产能合作机制,到提高金融服务业开放水平。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十年间各经济体的开放程度正在不断下降。仅2015年全球新增贸易限制措施就达到创纪录的736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深化改革,中国展示给世界更加开放的胸襟。
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从“引进来”为主转为“大进大出”的新格局;中国的产业体系正在从国际经济分工协作的某个局部,跃升至与整个全球价值链重塑深度卯合的全流程再造;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格局不断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站上了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四年来,我国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千帆竞发。中国跃居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吸收外资连续2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关键是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今天,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行动中,“规则”和“制度”成为中国主张的两个关键词。
从旁观者、跟随者,到参与者和引领者,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G20杭州峰会上,中国直面发展难题,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引领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在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中国坚持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入篮”,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首次出现了“发展成分”;力促《巴黎协定》达成和生效,使全球气候治理踏上新征程。倡议成立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信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