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留守老人多彩生活填空巢 当志愿者建舞蹈队
图为:女儿美国待产,64岁的魏女士忙着为即将出世的外孙准备衣物
图为:刘幼清在网吧巡查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余瑒 摄影:记者胡九思
随着一些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或是移居国外,城市里出现了与子女相隔遥远的“留守老人”群体。
因为年龄、语言、生活习惯等问题,留守老人们无法去国外与子女团圆,与农村的留守群体不同,城市里的留守老人们大都没有孙辈在身边。等待电话、视频,翘首企盼孩子们归国探望,成为留守老人生活的关键词。
牵挂儿孙的同时,许多留守老人也在不断给自己解压,让空巢生活充实起来,甚至学会抱团取暖。
女儿美国待产 准外婆国内忙着准备
今年夏天,64岁的魏慧华忙着为即将出世的外孙做包被、织背心,给待产的女儿准备营养品。再过一阵,她将飞往美国,迎接9月中旬出生的外孙。
2009年,魏慧华的独生女儿出国读书,去年,女儿毕业后找到一份跨国公司会计师的工作,魏慧华与丈夫郭先生专程飞到美国参加了女儿的毕业典礼。魏慧华说,女儿刚出国时,自己和老伴格外牵挂,怕她在异国他乡吃苦,直到女儿结婚有了依靠,两个老人才觉得放心。
女儿小时候的衣服都由魏慧华亲手制作,如今,她又给即将出世的外孙缝制家当。虽然力不从心,但她执意戴上老花镜,眯着眼穿针引线,“这是我做外婆的一点心意”,她脸上满是即将“升级”的骄傲。
魏慧华每月退休工资约2000元,她准备的婴儿衣服、鞋袜、包被等就花了好几千,“商场买的,都是挑的好牌子”,她还去市场挑选大袋最贵的黑木耳和莲子,准备给女儿炖汤,“她不让我多带,说唐人街超市都能买到,但哪有国内的好咧。”
魏慧华说,女儿一心想出国深造,虽然不舍,但她支持女儿远行追梦,“以后我们越来越老,但尽量不给孩子拖后腿。”
独子移居国外 两老决定住进养老院
下个月,硚口的周婆婆将和老伴搬入汤逊湖畔一所私立养老院,在打听、考察半年多时间后,两人才选定这家养老院。
周婆婆今年71岁,老伴张爹爹74岁。2002年,两人的独生子张先生带着妻儿移民至加拿大。周婆婆和老伴留在武汉,住在一间不足7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一家人远隔重洋后,周婆婆夫妇先学会用MSN,后又学会用QQ视频聊天,靠这个与儿孙们联系,“我们不太会电脑,有时候还要喊同事的孩子过来教。”
转眼儿子一家出国已经12年,因为身体原因,老两口不便搭乘长途飞机,至今也未去过加拿大,只能盼着孩子们多回国看看。因为工作忙碌,儿子一家曾回来过两次,然而,“上大学的孙子已经不适应武汉,待不了多久就想回那边。”
今年2月,周婆婆得知她家所处地段即将拆迁,老两口着急了,“如果拆迁了,还要去买房、看房、跑装修,我们这么大年纪,哪里忙得过来?”
两个老人商量再三,征求儿子的意见后,决定一次性拿出拆迁款,用这笔钱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决定后,他们咨询了多家公立、私立养老院,儿子也赶回武汉,查看这些养老院的居住条件后,才与其中一家签定协议。
周婆婆告诉记者,养老院一室一厅的住宿费为1900元/月,水电费、物业管理费、餐饮费等另算,入院时缴纳8万元押金,每年能分得8000元利息抵扣住宿费。目前,两人正在整理行李,变卖无法带走的家具、电器,看着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周婆婆垂下眼,神情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