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蓝天关键在于摸清污染源头

14.01.2015  05:46

                                                          (图片来源百度)

      秋冬季节,雾、霾在一些地区频繁现身,引来不少百姓的骂声。但从科学的角度讲,雾、霾是骂不走的,蓝天显然也等不来。治理空气污染、留住蓝天,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看来,要有效治理雾、霾,关键在于摸清污染源头,厘清各类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程度,建立排放清单。
  排放清单是一种污染物溯源的方法,它的数据来源于对各种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控,常被称为是“笨办法”。比如要给出某市交通污染物的排放清单,要把该市所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路段,然后从监控中调出每段路面上的车流量、车速等信息,放到特定的交通污染物排放模型中计算,就可得出路面上机动车的实时排放情况。
  “研究污染源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很活跃的一个领域,而最近十年,从关于排放清单全球研究发表情况看,中国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贺克斌说,尽管是“笨办法”,但排放清单可以更加明确各源头对雾、霾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在治理中实现“指哪儿打哪儿”。
  当然,目前我国对污染源问题的研究仍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据贺克斌介绍,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布第一版污染源的排放系数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了减少源清单不确定性、提升质量并将其用到环境污染评价、环境影响规划等领域的程度,解决了源分类、源测试、源排放模式和源的不确定性分析等四大核心问题。
  贺克斌认为,对污染源的研究在中国难度很大,存在多种障碍。“现阶段中国的工业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排放源,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最落后的技术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工艺过程中,不同排放源都在往大气中输送不同成分,要详细区分难度很大。另外,我国是现在国际上技术更新最快的区域之一,比如我国发电技术和电厂污染控制技术的环保标准等越来越严格,而排放清单并未随之更新,可能有诸多地方误差较大。”他分析说,“其他的难点在于,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现在的排放污染源清单编制与环境部门的数据统计来源之间存在脱节,缺乏可用于城市的清单等。”
  贺克斌表示,地方对污染源数据没有清晰掌控,这是国家雾、霾治理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应尽快建立预报预警应急减排工作机制、制定多污染物减排技术路线图、建立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减排机制及进一步加大重点污染源关键污染物减排力度等,还要做好污染源解析,并注重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的研发。
  贺克斌主持的《基于“大气十条”的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效果评估》结果显示,结合现有措施以及强化的减排政策,京津冀区域可将一次PM2.5、SO2、NOx、NH3和VOCs等污染物的排放在2012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35%、40%、40%、20%和30%。针对“大气十条”和京津冀三地发布的配套计划,他带领团队将具体治理措施参数化,构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将污染物削减量与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贺克斌介绍道:“我们针对京津冀地区采用高分辨率模式分析,将工业排放源、交通排放源、居民排放源等分析出来。”
  贺克斌提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法。“2010年的时候,城市间的交通和卫星城的建设基本上连成片了,形成区域性污染,有的城市从单个城市角度出发称其某种污染物排放已经减少了,但在多种排放量上升的情况下,单一排放量下降,对一个区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整个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都在上升,个别城市的个别指标下降不能扭转整体局面。”他认为,所谓协同控制,就是各项病症要搭配着治疗,比如京津冀“联防联控”可以成为“联发联控”,发展共赢,发展和减排联合在一起寻找共赢机制。
  当然,“现在最基本的工作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污染源的数据基础”。目前,贺克斌带领团队设计了一批排放清单指南,正在培训全国多个城市组织力量自己编写排放清单,逐渐使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和科学治霾、精准治霾有效结合。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