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李乃蔚: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11.11.2014  09:57

  著名画家李乃蔚 记者彭年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郭振兴)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李乃蔚,目前正在进行水墨画《李自成进京》的第四稿,画作长5.3米、高2.7米,所绘历史人物达170人之多。这幅作品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重点美术创作工程”,将被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对于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的这句话,李乃蔚体会深刻。昨日,他在汉口寓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脱离了人民,自己就不可能创作出《山菊》、《银锁》、《生日》等一批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的作品。

  在美术界,李乃蔚以传统中国画技法、材料表现写实人物著称,这些写实人物的题材大多来自他在长阳山区采风体验生活所得。

  1995年,长阳隔河岩水库开始蓄水时,李乃蔚到水库所在地中坪山区采风一周,吃住在山民家。他记得在一对老年夫妇家借宿,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一碗青菜、一碟咸菜、一碗米饭就是一顿饭。生活清苦,但山民们的热情与乐观、淳朴与勤劳,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拍摄了大量创作素材。

  有一天,他沿着崎岖小路往山上攀登,看到青山绿水的怀抱中,一位土家老太背着背篓,依石而憩,手拿一束野菊花。这令人悸动的画面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次年他据此创作了《山菊》,同样的场景,表现的却是这位土家老太年轻时的风姿。

  《银锁》同样是赴长阳体验生活的收获。这幅作品把人物肌肤的微妙变化、周遭物品的细部结构,塑造得精准传神。2000年,《银锁》参加日本的现代中国美术展,日本人竟不相信这是一张中国画——中国画不可能画得如此写实,他们不认为中国画能达到这个极限,甚至用手去摸《银锁》的材料,看究竟是不是纸本,是不是中国画颜料。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对《银锁》大为赞赏,称“这幅画表现力不亚于法国十八、十九世纪的肖像画”,“凭着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法画出了当代中国工笔人物新的风范”。

  《银锁》之后,李乃蔚的《清音》、《归云》、《生日》等一批作品,多以山区人物及生活场景为素材。有人开玩笑说,长阳土家族是李乃蔚艺术创作的“福地”。李乃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离开人民。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李乃蔚感慨:自己多年的实践表明,优秀的文艺离不开人民,艺术要扎根基层,为人民创作。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