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电网灾后重建“补短板” 释放全省用电潜力

15.09.2016  15:38

  今年入梅以来,湖北连遭6轮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多条供电线路停运。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累计出动41万余人次、车辆8万余台次,以最快速度抢修并恢复供电,确保220千伏以上主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一般受灾地区供电恢复“不过夜”。

  灾后重建中,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强化“补短板”,持续加快推进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让湖北电网更加坚强。

  实施机井通电释放全省用电潜力

  9月9日,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丁湾新村泵站,随着供电员工为一台新增的250千伏变压器送电,汩汩水流从泵站口流向1100亩农田,乡亲们灾后恢复生产有保障了。

  8月31日,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把农网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组织实施“机井通电”工程。

  此前,国家电网与省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机井通电”工程合作协议,提出到2017年底建设改造3.39万个机井的供电设施,估算总投资45.01亿元,受益农田近1000万亩。

  在襄州区,以往农民机井灌溉基本靠柴油发电机,灌溉1亩地年需152元。而机井通电灌溉后,每亩地年需仅42元,可节约110元。目前,襄州区已装设变压器56台,近6万亩农田将受益,节约逾600万元。

  今年,湖北省已下达配网项目投资170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长度2.4万多公里,新增配变容量105万千伏安。

  配网改造持续释放全省用电潜力。8月以来,湖北电网在灾后连续8次创历史用电负荷新高,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最高达3084.4万千瓦,名列华中第二、全国第十,其中武汉地区最大用电负荷达1038万千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三。

  依托科技创新智能电网省时增效

  “杆塔基础完好,没有受到洪水冲刷影响。”洪灾期间,在武汉府河旁,肆虐的洪水淹没了220千伏阳李一二回线75号铁塔基础,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防汛应急分队万菲乘坐冲锋舟靠近铁塔,拿出自主研发的“水下探视仪”,把摄像头伸入浑浊的洪水中,肉眼看不清的水下铁塔基础,其红外图像在液晶屏幕上一目了然。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研发的“水下探视仪”,已在全省电力检修运维系统配备,具备照明、内窥功能,还可获取红外线及紫外线图像,给洪水侵袭线路特巡添加了水下“千里眼”,还可在日常检查中准确记录相关信息,便于后期监测。

  经过暴雨洪水洗礼,如今全省一线电力职工的手机上都安装了一款“奥维地图”导航软件。打开软件,每一基杆塔在地图上的位置清晰可见,并可以形成前往这座铁塔的导航路线图。

  该软件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利用奥维互动地图APP开发,填补了专门为输电线路研发导航软件的空白。软件不仅像“眼睛”指引方向,还可实现运维人员的实时互动和定位,使巡线员工抵达目标现场的时间缩短一半。

  依托水下探视仪、三维地图、无人机等科技装备,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开展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特巡6312人次,恢复受灾地区137座变电站,及时发现处置194处危及电网设备运行的灾害险情,为全省防汛保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不计成本代价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7月14日,牛山湖分洪后,要降低梁子湖水位只能靠樊口泵站抽排到长江,为之供电的110千伏樊口变电站也一直满负荷运行。

  8月11日上午,运维人员测温发现1号、2号变压器低压侧接头“发高烧了”,最高温达80.5℃。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立即组织抢修人员制定降温方案。当天上午11时,该公司现场加工6根通风管,通过带电作业,成功建立通风循环系统,1小时后成功“退烧”。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运检部孙智跃介绍,该公司近年来投资2917万元对樊口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将变电站总容量由原32000千伏安增加到63500千伏安,翻了一番。今年4月,还投资180万元备用了一台8000千伏安变压器、三台开关柜,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樊口变电站90%的用电负荷都是用来保障泵站排涝使用,相当于是公站专用,且执行的是农业排灌电价,低于电网企业从发电厂购入的上网电价,从成本核算上来说对于电网企业很不划算。“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不计成本、不讲代价,积极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全省排涝电量同比增长50%以上,需要承担大量的电费交叉补贴。此外,该公司累计投入铁塔、电杆、电线电缆、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及防汛救灾工器具等应急抢修物资约3.4亿元。(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祝科 王欣)

  链接

电力保供仍有薄弱环节

    输电线路防洪标准有待提升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处长马建国认为,经过这次特大洪水检验后,湖北省输电线路还需提升防洪设防标准,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对水面净空距离要按100年一遇洪涝灾害水位考虑,220千伏及以下线路对水面净空距离按50年一遇洪涝灾害水位考虑。此外,位于湖区、蓄滞洪区的杆塔,应安装可视化在线监测装置,实时掌控线路运行状况。

  今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与气象、地质部门开展深度合作,绘制以县区级高精度洪涝、山体滑坡、城区内涝风险分布图,用于指导线路及站房日常运维、巡视、技改、大修等工作,确保在暴雨等灾害爆发时期,电力保供“扛得住”。

  期待配电站房“地下改地上

  部分开发商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往往将小区配电站房设在地下室,因暴雨洪涝造成长时间停电的问题十分突出。7月6日,暴雨导致武汉市南湖和光谷地区119台配电变压器被淹,23个小区停电。其中有45台变压器在地下,抢修困难。部分小区因地下配电房渍水无法抽排,停电长达10余天。

  武汉供电公司曾要求开发商配套修建地上配电房,但开发商不予配合。目前武汉城区共有2037座配电设施位于地下,均不同程度存在渍水隐患。供电公司逐年加大运维和改造投入,增设防水墙、封堵孔洞、抬高设备基础,但治标不治本。“地下改地上”每处配电站房需投资120万至200万元,但选址难以落实。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呼吁,建议由政府部门协调各方诉求推进整改,让供电设施“地下改地上”。对新建小区特别是地势较低地区应从规划源头把关,在小区地面为供电设施留出足够空间。

(责任编辑: 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