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巴彦岱》走进大学 讲述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

06.01.2016  09:48
200余名在校师生观影后纷纷赞叹电影用历史题材凸显现实意义。 赵雅敏 摄

  中新网武汉1月5日电 (记者 冀江彤 赵雅敏)1月5日,电影《巴彦岱》走进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南民族大学,200余名在校师生观影后纷纷赞叹,这部电影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真实反映了特殊时期新疆各民族一家亲的故事。

  该校学生朱琳说,第一次看到反映新疆维吾尔族题材的影片,人好景美感情真,影片用朴实的镜头反映出两个民族之间的情感,让人感动,“很想到新疆去看看”。

  《巴彦岱》讲述知识分子“老王”被打成右派下放新疆伊犁劳动生活的故事。从城市到乡村地域空间的转变,“老王”由最初的情绪低落转变为与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从而展现出民族一家亲的场景。

  正在该校读书的维吾尔族学生阿不都热西提告诉记者,虽然离开新疆有8年之久,但是看到反映家乡的影片由衷地开心,这也让我回家的心情更加急切。生活在新疆和田墨玉县的阿不都热西提从小就听爷爷讲述从内地来的汉族人和当地民众相处的故事。他说,影片反映出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新疆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这才是真实的新疆。

  据了解,2015年12月24日起,电影《巴彦岱》走进国家民委直属6所院校,目前该片已在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展播。

  中南民族大学机关工委副书记冉春桃说,影片艺术的再现了特殊时期维汉之间纯朴友情,片中所展现的故事情节对民族院校师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对高校民族团结以及各民族一家亲具有现实意义。

  中南民族大学类属国家民委,其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6000余人,是一所含文史经哲等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60多年来,该校累计培养了11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