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诚信缺失的“雾霾”何时消散

10.12.2015  12:37

无论见与不见,电商诚信缺失的问题都在那里,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忽略回避,但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全面显现出来。而且问题如同气球,气越充越多,如果得不到疏解,终有一天会爆炸。假若长期忽视诚信,终有一天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双12”即将来袭,不少消费者又开始关注各大电商的促销商品。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报告显示,93款“双11”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五折以下)、销量相对多的商品中,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9款价格有所下降,“超四成商品价格促销后不涨反降”。

即便做好了思想准备,面对“超四成商品价格促销后不涨反降”,依然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再联系到中消协公布的其他数据,比如不少电商的五折商品、“限时促销”商品价格实际上是先提价、再打折,面对“双11”买到的商品,又会有多少人要“剁手”?

“伪打折”泛滥,电商诚信缺失不是新问题,也不能说今年特别严重,但出现这么高的几率,依然让人难以接受。自有“双11”以来,“伪打折”问题就从来没有绝迹过。舆论一直在关注,监管部门一直在提醒,有关电商一直有表态——特别是近年来,电商们表现出了一种与不诚信决绝的态度,可现实依然沉重,问题触目惊心。

回顾电商发展,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行业有着这样的发展速度,也没有哪一个行业得到这样的关爱。人们愿意相信,电商代表着创新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哪怕存在些许诚信上的瑕疵,也应该得到宽谅,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有关诚信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更何况电商发展的确改变了消费方式,方便了生活。可是,无情的现实给了无情的答案,今年“双11”超四成商品的“伪打折”,再一次伤害了人们的心。

不管对于哪一行业,诚信问题都不是小问题。对于电商而言,诚信更是生命所在。其实相较于实体商业,电商行业有着致命的缺点,但在“一窝蜂”下,在有意无意之间,这些缺点被回避了。无论见与不见,有些问题它都在那里,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忽略回避,但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全面显现出来。而且问题如同气球,气越充越多,如果得不到疏解,终有一天会爆炸。假若长期忽视诚信,终有一天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不要以为这一天遥不可及。追溯电商创造一个消费时点,不仅有电商自身的努力,而且有着实体商业的“不争气”。有人感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商业依然活得很好。原因很简单,人家实体商业争气,真正做出了样子。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现在国内的实体商业也在求新求变。如果有一天实体商业实现了商业模式的转型——不仅有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实惠的价格,再加上消费模式的转型——消费者不再简单追求实惠,电商还会有现在的风光吗?

或许一些小电商可以没有危机感,但作为平台的大电商一定要有清醒认识。不能说这些年来电商平台没有付出努力,最起码消费者听到了不少口号,也看到了一些动作。但今年“双11”“超四成商品价格促销后不涨反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电商平台做得还远远不够,距离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距离公众期望,还隔着几条街。在关键问题上,电商平台不能犯糊涂。

以“伪打折”为代表的诚信缺失问题,是笼罩在电商头上的雾霾。不解决这个问题,电商迟早要付出惨痛代价。不诚信问题为何始终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即时、有效的惩戒,造成了“投机者有利,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当前,很有必要根据浮现出来的问题对不诚信电商乃至平台追责,以惩戒倒逼诚信春风。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