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居藏寨 一个可以让你彻底无语的地方
文图/勒克儿(勒克儿微游甘孜之二)
所谓彻底无语,是不知道你该说什么才好。
自驾某地,拍照、写游记、分享,对普通游客,是整个旅行乐在其中的各种自选动作,对旅行自媒体人,那可是自我约束的规定动作。川西金川梨花自驾行,走的第一站就是丹巴(详见游记《中国版资格吃货:为吃一条鱼自驾绕路400里!》。任何人旅行到了丹巴,不去甲居藏寨、美人谷等于白来。俺去了,但是,整个自驾行,码字三四万,修图五六百幅,发表文图10多篇,都是说金川,而且轻轻松松,但对于丹巴,木有只言片语哪怕一张图片的表达。
这不是故意冷落,是纠结万分后无话可说。
能说啥呢?
自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后,“甲居藏寨”几乎年年月月日日占据着各种媒体各种攻略各种自驾线路的头条。现在,你自要敢问度娘“甲居藏寨”,如果有心脏病,那得先躺会儿,因为,用中文对美的各种最高级形容词堆砌成的文图大山,只要你敢打开页面,它们瞬间排山倒海般向你迎面扑来,如果猝不及防,绝对吓死人!
还能说什么呢?你想说的,无数捷足先登者已经穷尽浑身解数把什么都说完了;你想拍的,估计这10多年间,从大金川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的那片土地,不知承受了多少长枪短炮经年累月的地毯式轰炸和全天候定点“清除”。更遑论,全世界最先进最霸道的照材,在此间已经进进出出10年,各种大片已经使大众几乎“审美疲劳”。
所以,这些天,一直很纠结。对甲居藏寨,既然去了,不说点啥,情感上过不去;想说点啥,要么鸡汤文,要么百度文。
但,这不是俺的风格啊!
最终,为自律,硬着头皮,决定剑走偏锋,说点小时候,俺与甲居藏寨的渊源——
所谓渊源,是俺的启蒙在丹巴一个乡的村小。那时,是随父母地质找矿从西藏转战甘孜州,在丹巴落脚,家属基地在丹巴县一个叫佛爷岩的地方,距离县城不太远。刚到丹巴时,俺3岁,严重小屁孩,直到7岁启蒙,才对丹巴有了依稀记忆。最深刻的三件事,一是有天穿着老爸从上海给俺买的毛料背带裤很得瑟,与小伙伴肖华在云母矿山玩耍,把厚厚的云母当梭梭板,从高处梭下速度相当快,很刺激,乐此不疲,后果是屁股上出现俩大洞,最严重的后果是,屁股差点被老爸打成八瓣。第二,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在藏民叔叔阿姨家中被当着宝贝宠着。第三,与第二雷同,差别是,每天过铁索吊桥上下学,都是认识不认识的藏民大哥哥大姐姐背着过的桥。
那村小当时属于哪个乡,得确不记得了,只记得村小在一座铁索吊桥的对岸。每天,老爸骑自行车送俺到铁索桥桥头。那桥摇摇晃晃,桥下大渡河咆哮,俺不敢单独过桥,都是当地藏民送自己孩子时,背着我过的。尤其放学时,几乎都是当地藏民背过桥后,直接弄上他们的马,一路奔跑到他们家,教喝酥油茶,吃糌粑,与他们的儿女们一起在山坡上嬉戏,然后他们骑马送俺回家。据父母后来说,那时,汉人在当地属于“少数民族”,藏民很喜欢像他们一样的外来汉族人,更喜欢汉族娃娃。
对那村小地址的确认,直到2015年6月。那是参加阿坝州60周年庆取道丹巴时,看见那桥,唤起儿时的记忆。用GPS定位,显示那桥的位置三个可选项:甲居藏寨,川地402地质队,丹巴云母矿。可见,那村小,应该是现在的聂呷乡所辖范围。后据老妈证实,402队当时的钻探和坑探工地,就在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甲居藏寨对岸。
是的,闻名全国的丹巴白云母矿床、丹巴杨柳坪铂镍矿床以及寨子垶铅锌矿、二朗铅锌矿……就是父母所在的402地质队发现并探明的。
俺从2015年6月发现并探明的,是儿时几乎在甲居藏寨藏民家里混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居藏寨是俺的第二故乡。
既然是第二故乡,那必须得说点什么。好吧,既然出身地质世家,就说点有关丹巴的地质。
几十年前的记忆,俺对丹巴地质地貌的印象绝对是穷山恶水,地质术语就是垂直切割很深。就拿402队佛爷岩家属基地来说,别以为基地一定是个平整的宽阔大院,那时的基地,最多四周用木板高高矮矮围起,住的都是钉子钉的木板木棍框架,四周和房顶是用牛毛毡或者篾席挡风那种及其简易房,即使这样,很多还需吊脚,因为平地不够啊。比如我家房正中间,就有一块隆起很高的岩石,这个我记忆最深,因为那岩石正好适合俺趴着撅着屁股挨打。再看丹巴县城周围,高山交错,千沟万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渡河下切的河槽上与陡崖上,沙岩裸露,怪石林立,偶有山鹰掠空而过,时有乌鸦嘶鸣,声极凄厉。尤其大渡河两岸的高山,状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冷不丁看一眼,你会不寒而栗。
这是人眼平行视觉的丹巴。
这是网友“76年生”新浪博客里的老照片。博主是76年生于丹巴云母矿山。这照片他没写说明,估计是全家福吧。从这照片看,俺对丹巴“穷山恶水”的形容,总算有图有真相。
这是 “76年生”描述的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丹巴县城一角。
————————————————————
但是,当人们有一天突然面对世界地理权威杂志刊登的法国SPOT卫星拍下的丹巴县卫星影像图时,人们惊奇地才发现,这里居然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最独特的地形地貌”!那时,是2000年元月——科学的卫星俯瞰视觉揭示,整个丹巴就是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大梅花!
地质专家们对此亦惊叹不已。他们的解释是,丹巴是梅花状的旋扭构造。旋扭构造虽然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如大家熟悉的星际涡状星云、大气层中的气旋、水体中的漩涡,但地学中的旋扭构造却并不多见。丹巴梅花状旋扭构造是一个直线半径至少为30公里的宏观构造形态,只有从卫星像片上才能看到全貌。受地球地应力压性结构面、张性结构面及扭性结构面等三种不同性质结构面的影响,地球表面岩石圈非构造性破裂一般均以五角形或六角形两种多边形特征出现。仿佛是上帝垂爱于丹巴这块神圣的土地,恰巧赋予丹巴旋扭构造五条应力释放带,刚好形成一朵盛开的大梅花。而丹巴的甲居、布科、大桑、大寨、小巴旺、邛山、梭坡、蒲角顶、中路等村寨,恰好都在这朵大梅花花瓣中央附近。
这特么也太神奇辣!
看来,《中国国家地理》的评选,眼光忒狠毒!
下面,是偶一枚卡片机“到此一游”款图片,权当给至今还没去又准备去的朋友抛匹砖。略渣,将就看。
昨天从成都—石棉——丹巴,500多公里奔波,晚上到的,住在318自驾营地宾馆(丹巴城外,距离甲居很近,仅几公里)。翌日没起早,很悠闲吃完早餐,9点钟到的甲居一号观景台。阳光虽好,可是顺光,没啥好说。建在悬崖上独门独户的这家,估计曝光率是最高的,因为它处在在一号观景台最佳位置。
处在半山腰的两家寨楼。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
这是处在较高山坡上的一个可接待游客的藏寨楼。
嘉绒藏人背东西,不像汉人用双肩,而是用双臂的肱二头肌。以前背水背柴火,现在背
孩子,都这款式。
甲居藏寨的水果树,不像金川村庄那样成片栽种,而仅在自家房前屋后象征性种植几颗。为什么不多种植?估计水果树在这里只开花不结果或者结果不理想。这,只是个人猜测。
“甲居”,藏语说的意思是“百户人家”。这藏寨资料介绍有141户。它们从大金川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寨楼星星点点,掩映在绿树丛中。
在甲居藏寨最高处(有人居住的寨楼上)瞭望卡帕玛群峰一角。这山的峰顶,看上去很像刃脊。
这老奶奶的家,就处在整个藏寨的较高处。从她家在往高出走,肉眼能看到的寨楼已经没几处了。
藏区的藏族人分为康巴、安多、白马和嘉绒人。他们各自的寨楼式样是有区别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屋顶,嘉绒藏人的屋顶四周都有四个用白石垒砌的“尖尖”。
知道什么是高原红么?这个乖娃娃的脸蛋儿就是教科书。
甲居的寨楼一般都占地约200平方米,一般三层,总高15米左右,均为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他们在局部做了一些改良,但这些改良很轻微,基本没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
藏族风韵。
甲居藏寨的这些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底屋大多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
这不是传说中藏狗,而是杂交的宠物犬。和城里家养的宠物一样,见者陌生人一样狂吠,但给东西吃,一样贪吃的模样,甚至还会前双爪搭上你身体讨好。
嘉绒藏人和羌人均奉白云石为最高天神。这种习俗叫做白石崇拜。
这个寨子的花基本只有两种:李花和桃花。很多人区分不了梨花和李花。这是梨花,它与李花的区别是:梨花每朵都有花梗,看上去更大朵,花蕊颜色深,略带点红,开到快谢的时候几乎变成胭脂红。
李花是春天最小清新也是很小家碧玉的花。与上图对比一看,就知道它与梨花的区别了。它看上去有点像樱花,细细碎碎,朦朦胧胧,簇拥得一片洁白,但花瓣没有豁口,花蕊、花瓣、叶子都很细小。
甲居藏寨半山腰,寨楼与寨楼之间有时隔匹山,要串个门啥的,步行的话得走老半天。好在这寨子道路修的蛮好,家家都有摩托车之类交通工具。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每年春节前夕,寨房主人们都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煎制成白色染料,精心涂染寨楼墙面。
嘉绒藏人每年刷外墙的习俗也有例外,那就是家里有老人去世的,为了纪念,三年不得刷外墙,屋内的一些图腾画之类三年内也不得重新描绘。
嘉绒藏人穿衣方面汉化趋势很腻害,但女人头上的头帕和装饰永远不会变。
嘉绒藏人是以农耕为主的藏族人。
独门独户的甲居藏楼一瞥。
组团方式的甲居藏楼。
甲居藏寨一角。
政府对甲居藏寨投入了不少钱。整个村寨俺大概走了一遍,组团寨楼与另一组团寨楼之间,大多有这样的水泥路面,通车,只是很窄,但道路在某处有较宽阔的地方,以便会
车。
俯瞰独门独户的藏楼。这户人家的藏楼就是很标准的嘉绒藏楼,共三层,如果算上顶上的那很小的四方小屋(应该是储存粮食的地方),就4层。
这家藏楼是整个甲居藏寨有旅游接待能力的一家,叫甲居三姐妹。甲居藏寨从最高处到一号观景台附近,有日窝藏寨、甲居三姐妹、桔日藏寨、扎瓦措、星级藏寨、岁妹、长命富、常青、郑列文、拥忠贝母、仁真等10多家,具有当地政府颁发的具有旅游接待能
力的资格证书。
甲居三姐妹家的二层,整个屋子顶上到四周墙壁都被藏式装潢画包围,很有特色。
尤其这屋顶天花板的这幅画,画功之精湛,令人叹服!而且每年春节前还要对它重新描
绘一番,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是很大滴哦。
接待我们的是三姐妹中的一员,好像是二姐吧?她名叫拉尔布拉姆。席间,她专门给大家介绍甲居藏寨以及嘉绒藏人的特点。回到成都,有关甲居藏寨的十万个为什么,俺还曾电话采访过她,本篇图片的很多说明,均来源于她的介绍。此时,她正在唱藏歌,音色很美,很好听的,引得大家饭都顾不得吃,争先录制。
这是他家改良过的藏餐。
这是嘉绒藏人们称的包子。这包子包的方法却是汉人们传统包饺子的方法。馅是酸菜腊
肉,很有特色。
甲居三姐妹家的藏楼,底层已经不是藏寨传统牲畜专用的了,她们把这底层改造成了酒
吧。
看看,甲居三姐妹家的酒吧,装饰得很有特色并且很到位。因为电话采访了拉尔布拉姆,她知无不言,但最后提出一个要求:“哥,你写文章时,记到把我电话写上哦,算是对我接受采访的酬劳哈。”为兑现承诺,请大家拿笔来记一下:拉尔布拉姆,手机号
码:13568289025
这是拥忠格西家二楼墙壁上的各种游客留言。
这是拥忠格西家二楼墙壁上贴的告示,很有味道哦。他家房屋竣工请客吃饭,请了好多帮手,粗数了一下,光是帮手就有91人!
请客吃饭请了91个帮手,个个都称“师”,添饭洗完都是“师”,看来嘉绒藏人待人接
物很是客气哈。
拥忠格西家客房。据老板娘说,住这里,380元一间,但包一日三餐。算算,俩人,也不算贵。————————————————————————————————————
自驾川西,奔赴丹巴途中。这是瓦(康定瓦斯沟)丹(巴)路一段。此路沿途都有水电站的工地,有些路段是土路,路面不是很坑洼,但灰尘很大,小轿车一般都能通过。
我们入住的是这家汽车旅馆。他家虽然在丹巴城外,但停车巨方便,尤其自驾车队车辆很多时,停车方便应该首先考虑。既然是汽车旅馆,这里不仅停车方便,而且可以自己
洗车等。
318汽车旅馆的饭菜味道还是很巴适的。
凉拌折耳根是俺的最爱。
他家的黄金大饼是特色。
这是内蒙来的驾友专门带来的酒,送给小伙伴品尝。对四川人而言,这酒的味道呢倒是一般,但酒瓶太有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