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碰硬的创造增加中国自信

17.08.2016  11:38

  李杏

  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墨子号”的横空出世,是近日来科技界“刷屏”级别的大事,其“量子卫星”的身份异常闪耀,成为一个高亮关键词。量子论诞生至今已逾百年,曾经与相对论一道改写了物理学的面貌,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不同于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新世界。尽管已经不算年轻,但量子论依然是当今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前沿阵地,在大众概念中,量子更是一个近乎于“科幻”范畴的概念。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发起的这次“冲锋”,不仅是基础研究上的进展,更是把理论推向应用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颇为振奋人心的开拓性成果。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上带给世界的惊喜,其实并不止于个别领域的突破。从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到生命科学,中国的身影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这些科技尖端领域,在一些学科和项目上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就在前不久,中国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一系列成就,已经引起世界的强烈关注,曾经给人亦步亦趋印象的中国,在科技领域正在发生着让人期待的蜕变。

  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吹响了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从客观上看,这一宏伟目标的树立是有其现实基础的。但是,相比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展现出来的实力,科技界长久以来弥漫的一种“保守”情绪却没有相应发生转变。习惯于观望国外动向,没有勇气向尖端领域发起挑战,或者仅仅满足于不落后太多,连想也不敢想自己能站在前沿,这样畏首畏尾的风气,本质上是妄自菲薄,缺乏自信的表现。

  一谈到自信,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发展的自信、经济增长的自信。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确实没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但是,这种建立在物质财富积累上的自信,还没有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层面深入人心,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体现在这些行业的理想和追求上。

  中国应当对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自信,这不仅有眼前的骄人成绩为我们加油打气,更是我们对自身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作为大国的中国展现出的担当姿态。以“墨子”命名的量子卫星,让一位中国智者和他所代表的中国人探索未知的民族精神穿越千年时光惊艳了当今世界,如此匠心显然不只是复古情怀使然,更是意在亮出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雄心壮志,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