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琴合奏书香满城 宜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13.01.2015  11:02

  奋蹄马年步步高。2014年是宜昌文化强市的丰收之年:4月,湖北省“全民读书月”活动在宜昌启动;5月,宜昌荣膺“中国诗歌之城”桂冠;11月,宜昌喜获“中国钢琴之城”美誉……

  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三张闪闪发亮的宜昌城市文化名片,不仅彰显了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个性,提升了城市软实力,更是宜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虚功实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精神文化支撑的一个缩影!

  吟诗赋词,世界“爱上宜昌

  有一首歌词《江河恋》,打动海内外听众;有一首诗歌《宜昌情书》,让世界爱上宜昌。“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一代文豪郭沫若笔下的宜昌——驻足三游洞,读骚人墨客的千古绝唱;徜徉乐平里,品泥巴腿子的吟诗雅兴,山水之城宜昌,因水而兴,以诗为盛。

  2014年的端午之夜,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暨端午诗会在宜昌举行,宜昌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成为国家级诗歌大奖——“中国屈原诗歌奖”永久颁奖地。

  “诗歌之城”的荣誉,让市文联主席周立荣更是夜不能寐。他回忆说,早在去年,市委宣传部就要求文化、文联等部门超前谋划,打造“中国诗歌之城”。

  打造“诗歌之城”是建立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之上的。宜昌是诗祖屈原的故乡,中国汉语诗歌的源头;宜昌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名人的诗歌多达4000多首;宜昌涌现了“农民诗人”习久兰、“码头诗人”黄声笑以及刘不朽、毛子等一大批近代、现代产生影响的诗人;秭归骚坛诗社、当阳长坂坡诗联社、长阳诗词协会、葛洲坝诗词学会等众多诗歌组织活跃在田野民间……

  深厚的诗歌文化背景,活跃的群众文化基础,打造“中国诗歌之城”恰逢其时,一个个实招次第实施——

  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服务,文化、文联等部门联合上阵,邀请海内外知名诗人严辰、公刘、余光中、骆文、范曾、流沙河等来宜昌考察,感受诗歌之城的无穷魅力。

  遴选各个历史时期吟诵宜昌诗歌的《诗意宜昌》集成(上、下卷)公开出版发行。丰富多彩的诗赛、诗会此起彼伏,吟诵唱和,方兴未艾,凸显出宜昌诗歌文化实力、活力、魅力。

  市委宣传部数次组织人员进武汉、到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中国诗歌之城”成果……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冉锦成告诉记者,宜昌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为把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落到实处,坚持打三峡牌、念巴楚经、唱地方戏、走特色路,铸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中国首个“诗歌之城”落户宜昌就是证明。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凡华深有感触地说:走进宜昌就是走进诗歌里的城市,宜昌获“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当之无愧!

  琴动五洲,文化名片传扬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伴着一曲挥洒珠玉的《长江之歌》的优美旋律,中国音乐家协会将“中国钢琴之城”牌匾授予宜昌。

  钢琴之城,是宜昌今年获得的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全球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宜昌造”。宜昌有着全球最大的三角钢琴专业生产工厂,具备年产8000台三角琴及8000台高档立式琴的生产能力,产品除内销外,还远销德、奥、英、美、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连续四届成功举办的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是宜昌实现“中国钢琴之城”梦想的强力抓手。

  本来,钢琴音乐节由企业出资、企业主办,是一种纯企业行为,但企业2006年提出打造“中国钢琴之城”的愿景,让市委市政府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钢琴不仅是产业,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象征,做好协调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钢琴演奏是一门高雅艺术,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

  于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文化部门,组织企业将200多台钢琴免费送进社区、学校、文化场所;会同团市委、三峡大学招募钢琴志愿者双休日进社区普及钢琴知识、传授弹奏技艺;评选钢琴十佳社区,开展各类钢琴音乐比赛活动,从社区、学校钢琴比赛到万人“”动宜昌活动;邀请国际一流、中国顶级的钢琴大师来宜昌展示钢琴魅力,并走进社区学校互动交流;突出钢琴文化惠民,今年的20多场演出活动全部实行免票……

  如今,越来越多的宜昌百姓开始接受和喜爱钢琴,宜昌各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均开设钢琴课程,拥有专兼职教师1269人,在校钢琴教育普及率达100%;从事钢琴教育培训的机构4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人,正在学习钢琴的琴童约2万人,懂得钢琴弹奏的“钢琴人口”约8万人,市民拥有钢琴量近5万台。

  9月26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在组织专家考察、听取专家意见后,报中国文联备案,正式授予宜昌“中国钢琴之城”称号。

  书香盈袖,涵养大城气质

  4月,喜讯传到宜昌: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阅读指数排行榜,宜昌排名全省同类城市之首。由此,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出席的湖北省全民读书月活动在宜昌启动。

  “书中自有黄金屋”。近年来,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打造“宜学之城”、“读书之城”,向世人展示宜昌文化强市、沐浴书香的独特魅力。

  这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典型:在伍家岗区隆康路日新里小巷里,年过8旬的退休党员王秀英正在“王秀英工作室”里整理书籍。她开办的励志书屋,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校外之家”。孩子们放学后,来这里看书学习,已经成为他们每日的必修课。

  市文化局局长王永平介绍,宜昌通过建设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平台,有效服务市民阅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亲子阅读“童阅”绘本馆是以0至6岁孩子家庭为单位创办的活动专区;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专区是为年轻读者开启的新型阅读模式;“书香公交”是市民流动的阅览室;三峡文化讲坛是普惠全市读者的文化惠民品牌;在深山旮旯,有图书丰富的农家书屋;田间地头,有手机阅读的新型农民;务工在外,有异地借还的流动读者……

  如火如荼的读书活动背后,是宜昌注重文化惠民、打造读书之城、建设文化强市的信心和决心。党委政府倡导、专家学者指导、社会各界支持的全民阅读工作格局在宜昌已然形成。“深入开展‘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活动”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市委出台了打造宜学之城专项方案,明确提出打造读书之城的目标。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对全民阅读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站在服务发展大局的高度,积极推动并保障了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说,近年来,宜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打造“读书之城、宜学之城”目标,大力构建公共阅读服务、数字阅读共享、社会阅读组织网络平台,广泛开展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家庭等系列活动,培育出农民阅读节、社区读书室等特色文化品牌,极大丰富了宜昌全国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为宜昌在全省率先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和智力支撑。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