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常态下的新消费

13.12.2014  20:11

  长江日报评论员 付小为

  昨日,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不仅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中央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即将到来的2015年,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定下总基调,因而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总体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历年来的基本范式,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过去一年经济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从具体内容上看,会议全面分析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以此深入阐释经济新常态。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常态特征分析的第一项,消费需求被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

  会议指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

  应当说,提升消费需求的经济序位,并不是一个突然的转向。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与出口、投资一样,始终处于经济命题的核心区。相对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环境及政府支出的后两者,消费可以说是稳定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由于与购买需求、购买意愿紧密相关,它又是三者中最难在外部经济“刺激”下立竿见影,某种程度上,这也造成了国内消费需求相对疲软的局面。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消费不足的问题尚不突出,但当全球经济陷入持续困境,中国经济需要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剂就显得格外重要。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问同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消费不起来,在今天来看,这可能是个伪命题。无论是被李克强总理点赞的“双十一”消费时点,还是今天正在上演的“双十二”抢购潮,数据不会撒谎。即便有人认为这些是电商共同缔造的网络营销神话,但一次次刷新的全球最大单日交易额,足以说明国人的消费潜力。它同时确立了一个基本趋势是,这些跟着互联网一同迈入消费时代的庞大人群,会构成与实体店消费族群等量,甚至超越后者的“新兴消费群体”,这一现象既不同以往,也不同于其他消费大国。换言之,与其追问为什么不消费,不如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这其中的一些问题,会议其实已经提及,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在结束基本生活品的蜂拥追逐式消费后,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更好的消费品质,它涉及到市场上下游的方方面面,对应着不同的情形和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购大潮之下,如何保证网上销售商品的质量监管,这显然不是某一家或某几家企业有能力完成的;又或者对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理解,放之于产业升级来看,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升级,确切而言当是以国内消费者需要为导向的升级。只有充分认识消费和需求的复杂性,才能让消费成为真正的经济驱动力。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