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育不会把人改造成工具

19.08.2014  12:32

  美国作家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宁愿终日沉迷于肤浅的电视节目而拒绝阅读与深入思考?3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愈发严重,而且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今日的中国年轻人沉迷于大众传媒,更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愈发习惯了娱乐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将这一部分不占少数的人称之为“思想肤浅,精神萎靡”是不过分的。谁该对此负责?我们的教育制度首先应担责。

  有言道:“教育的意义在于改变人们娱乐的方式。”这是说教育不仅是要赋予人专业技能,更要从根本上培育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只有大多数人拥有了健全的精神、深刻的思考以及创新的意识,整个社会才可能真正腾飞,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长远的良性发展。

  为什么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在培养一个人的精神趣味与创新能力时遭遇失败?又该从何处入手去改革?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人性本身的三种心理需求,并以其能否得到满足,作为评价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友爱关系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和创造的需求。人天生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独立生存,必然要与他人产生关系。与他人的友爱、互助的关系,是每一个人近乎本能的需求与渴望。除此之外,人还是一种有思考能力的动物,有着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这便是求知的需求。更进一步,人还希望参与到对这个世界的改造中去,以自身的智力为这个世界产出新的思想、发明等等,这便是创造的需求。所谓人性的健全程度,就体现在一个人的这三种需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现行的教育制度之所以失败,就因其不以人的内在的合理需求——如友爱、求知、创造等——为出发点,去保护并发展这些需求,而是用外部的框架与标准去强行改造人,在使其获得某些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其“离轨”思想进行“纠正”,而使之适应于社会默认的文化与价值规范。如此一来,教育便不是使人向上跃升而成为精神健全的人性的存在,而是使其向下服从于现代社会的工具性存在。

  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只教授标准化、体系化的知识,而漠视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升学视为头等大事,功利地一味重视成绩,盛行丛林法则式的竞争-淘汰机制;学校作为一个封闭体系,与外部社会几乎完全隔绝,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缺少对社会的实际认识,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改变此种现状,亟待进行理念层面上的教育变革: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友爱、求知、创造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为主要途径,根本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精神健全的人。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对理想中的中学教育有以下若干设想:

  首先是多元而自由的教育空间。在这个理想学校中,没有死板的教学规定,每个老师都可以采取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教学地点、时间、进度安排都可以因老师而异,而不必采取统一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会被限制在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他们通过不同理念、风格的老师教学,收获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相应地,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不仅是选择学习风格,也选择学习内容。原有的固定学分要求被学生为自己设计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所替代。书面检测、分数评定等统一的标准化要求都将被削减,代之以每位学生及其老师自主采用的学习检测方式。这一切将有助于学生更高效、更有兴趣地进行学习,宽松自由的环境也将激发他们创新的活力。

  其次是学校与社会之间开放性的互动。学校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与社会隔绝的孤岛,而是开放性的学习场所。为什么教育者必须是职业教师?我们完全可以请社会中的律师、医生、警官等不同从业者,到学校来为同学们传授知识,不是一次性的讲座,而是制度化的合作。学生也会走出校园,在不同的工作场所进行社会实践。他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不同于书本的知识与理念,更有着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他们将意识到,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上,更是来源于生活并将回馈于生活,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所应用的,这会激发他们真正的学习欲望。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遭遇许多失败,而试错-改进机制正是创新的本质,失败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是学校内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要想让学生们获得健全的人格,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师生间不再是传统的尊卑关系,而是平等、相互学习的关系;同学之间不再是惨烈的竞争与淘汰,而是成为合作性的学习共同体。除了满足人天生的对友爱关系的需要之外,合作性的学习也是更具有实际价值的。

  正如哲学与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就个人而言,肉体的诞生之后,人的诞生过程仍在继续,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正是诞下自己的过程。这种诞生,即是指精神的发展,它是以对友爱、求知、创造等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为途径的。教育则应当是一种助产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这些需求,并使之得到满足和维护。唯有如此,一个人才可能真正“诞下”,其内是独立、健全的精神与人格,其外可以卓有成效地相互合作,为社会贡献创新思维的力量。这种从“”出发的新教育观,必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江学勤 刘周岩)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