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群星】在创新团队中成长

22.01.2015  19:07

实习生:吕蕾

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环境和学术氛围,想不出成果都难。”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近日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作为团队核心中最年轻的一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过教授感触颇深。

 

张过(右)与李德仁(中)、龚健雅(左)院士合影

29岁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实验室,35岁当选为教授,36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7岁被评为珞珈青年学者,担任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张过在团队中快速成长着。

 

人生理想

1996年高考选专业时,张过笑称自己当时只看到了“摄影”二字,却忽视了后面的“测量与遥感”。进入陌生的专业学习,一步步走来,由对专业的不解转变为喜欢。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实现是他成长的助推剂。

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国家重大需求做贡献,体现出人生价值。”这是张过非常看重的一点,也正因为如此,2005年博士一毕业,他就加入了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

在团队的工作,能够让我积极为国家做出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及时将预测情况送到灾区前线。夜以继日的辛劳,张过和其他成员一样,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地质遥感调查能够为国家派上用场,也更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

2006年开始,他参与了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研制,为解决卫星在上空“看得清、看得准”的问题,他和团队成员反复研讨、论证方案,经过无数次修改,终于在2012年卫星发射后一周完成了精度报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自主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的精度测试,该卫星精度全面满足1:5万测图精度,填补了中国在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路走来,取得的成果让张过兴奋不已,他将理想装进背囊,走上了卫星测绘研究的漫长之路。

 

宽松氛围

              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往往较长,很多研究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团队带头人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院士也尽力不为成员定指标、放压力,给予充分宽松的氛围。

              即便全年没有产出显著科研成果,年终考核时,团队还是会对年轻人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不让大家产生后顾之忧。张过坦言:“任何科研机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并不大,最终什么因素决定能否出成果?我认为就是环境因素起关键作用。

团队还强调,权威不一定都是对的,年轻人也应当有发表言论的机会。研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个人研究思路与权威不一致的情况,李德仁得知后并不否定大家的想法,而是叫大家通过实验结果来说话。回忆起这些,张过非常感动,“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束缚,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表达意见。

在良好的环境下,张过和他的“小伙伴们”频频出成果——针对我国卫星几何精度指标设计的理论难题,团队设计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程精度达到5米的方案,实现了我国1:5万比例尺测绘图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在整个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张过担任了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应用系统总师助理。张过和同伴反复推敲,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最终完成了设计方案。

 

团队协作

测量遥感是一个满是数字的世界,而在张过看来却并不枯燥乏味,他觉得,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被别人应用和认可,就是一种快乐。

我研制的软件能在高清行业使用。”张过介绍,通过软件,大量的数据就转化成为在微博、微信上转载的精美图像。这些数据还结束了我国远程武器导引完全依赖国外的历史,实现了国产雷达卫星数据从定性使用到定量应用的变革。

提起这些成绩,张过觉得与团队协作攻关密不可分——

团队领导根据个人的方向进了分工,张过所处的摄影测量属于前期的基础研究,后期还有专门的小团队负责数据的获取、处理与运用,职责分明,环环相扣。

团队中老师的不断指导,成员们的相互分析、讨论与验证,让张过解决了细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测绘卫星设计、高精度几何处理和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同时,团队领导还鼓励年轻人积极加入项目研究,并对他们不断引导,将学术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项目评审时,也尽量将年轻人的名字前置,带动他们更快前进,积极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

谈起对未来的展望,张过信心满满,“下一步我想研究干涉雷达卫星。”他还打算从静态遥感向动态遥感方向拓展研究,让遥感技术在更好地服务政府与军事部门的同时,进一步走向大众,为百姓造福。

(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