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下南极夜(组图)
摄影:张然、李航 文字:张然
天宇明净,金风送爽,珞珈山一抹青黛,樱园顶华灯辉煌。10月28日晚,武汉大学首次校园文化原创展《向南,向南!武大人在南极》闭幕会举行,这也是学校首次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天台举办文化活动。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鄂栋臣教授及中心师生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负责人等与会。师生雅集,汇聚一堂,共享珞珈山下的南极之夜。
巨幅冰山照片、滚动播放的南极实景视频、憨态可掬的企鹅标本、猎猎招展的旗帜……栩栩如生的现场布景,将观众带入南极冰雪世界。
此境唯独珞珈有,青山星月伴琴音。师生们用中国传统艺术表达对武大南极人的敬意。
▲万林艺术博物馆天台的“南极之夜”
《向南,向南!武大人在南极》展览9月17日至10月28日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由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承办,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支持。学校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特色资源,结合我校学科优势,以师生人物为主线,以南极科考为主题,梳理并展示了我校30多年南极科考的历史和成果,呈现了一个集学科成就、科普教育、艺术摄影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校园文化原创展。
▲《向南,向南!武大人在南极》展览独具特色
这是我校着力涵育博物馆文化、打造文化育人平台、传承创新优秀大学文化的又一重要实践。展出六周时间,受到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国庆黄金周期间,连续4天单日访客突破6000人,累计参观人数7万余人次。无数观众被武大南极人的事迹感动落泪,很多人激动地写下“我要报考武汉大学”“我要去南极”等留言。该展还受到了来自中国高校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地方博物馆等社会各界的巡展邀请。
▲《向南,向南!武大人在南极》展览吸引众多参观者
情系南极,薪火相传,璀璨年华,自强不息。武汉大学学生迄今共有45人次参与南极科考。他们彼此扶持,相互鼓励,漂洋过海抵达地球的尽头,用燃烧的青春在白茫茫的南极荒原烙下坚实足迹。武汉大学大学生南极科考团队,让求学岁月绽放别样亮丽,浇铸出一个属于武大学子的不朽传奇。他们的顽强和坚毅,昭示着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后继有人。
▲武汉大学大学生南极科考团队接受“点赞杯”
“南极科学考察的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当问到“参加南极科考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张保军深情地说,南极科考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很快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学生考察队员代表张保军接受访谈
创造一流,凝聚合力,彰显卓越,无愧时代。30余年59人次参加33次南极科考,武汉大学教师南极科考团队迎着极限挑战,谱写华章。他们不畏艰险,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上空;他们砥砺奋进,将“武汉大学”铭刻在中国南极科考史册。他们弘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铸就了团结奋斗、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团队精神,创造出具有鲜明珞珈特色、广泛社会影响的南极科考文化。
▲武汉大学教师南极科考团队接受“点赞杯”
“坚信一个人才辈出、成果累累的武大极地师生团队,将犹如一颗令人瞩目的星星,始终闪耀在祖国的极地上空。”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庞小平教授,代表全体武大南极科考教师,感谢学校对南极科考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表示将心怀感恩,励精图治,不断接力,谱写新的辉煌。
▲教师考察队员代表庞小平接受访谈
导夫先路,美誉铸成,华发丹心,矢志不移。鄂栋臣是武汉大学南极科考第一人、中国极地测绘的开拓者。从1984年参加中国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起,先后七次远征南极,四次赴北极并曾到达北极点考察。是全国唯一一名同时参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建站的科考人员,被誉为“中国南极测绘之父”。他身体力行,倡导、凝练并升华了“爱国爱校、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献身科学”的武汉大学南极科考精神;他精心培养和带领团队,弘扬极地科考文化,滋养现代大学精神,持续书写着卓尔不凡的珞珈风华。
▲鄂栋臣接受黄泰岩颁发的“点赞杯”并发表讲话
鄂栋臣号召全体武大极地人,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发扬南极科考精神,将武汉大学南极科考事业和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不断做大做强。
▲熠熠闪光的“点赞杯”属于他们!
诗情流溢,乐韵未央。由武汉大学古琴文化研究所统筹,江柏安教授和张元俊、易栋等老师创意策划,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致敬武大南极人,辉映珞珈南极夜。
▲一曲唢呐《欢庆》开启庆祝氛围
▲教工模特队表演的武大老建筑特色服饰秀引爆高潮
▲为本次展览量身定做的现代舞《南极之光》压轴全场
据悉,学校将继续以特色学科为内容、以师生人物为主线,在每年开学季推出更多校园文化原创展,更好地发挥大学博物馆育人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新生入学教育、新职工岗前培训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相结合,不断传承创新优秀大学文化。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