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驶上信息化快车道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工程、技术分项通过专家初验

09.06.2014  12:34


  ◆中国环境报讯 见习记者徐丽莉

  “现在,业务部门一天也离不开项目(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建成的专网,各市、县每天都要通过专网上传大量数据,领导每天都要看数据生成的报表,并且(河北)省环保厅每个月都要召开三四次视频会议。” 河北省环保厅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石头说。

  那么,李石头口中的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究竟是什么样的项目?这个项目有何神通?

  近日,历时4年多的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简称信息能力项目)工程、技术分项通过了专家初验。记者也前往验收会现场,一探究竟。

   构建三纵八横系统架构

  项目基本建成了三纵八横的系统架构,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储存、管理和应用能力,为实现重点污染物减排的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为了确保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削减10%这一约束性指标的完成,环境保护部提出了建立“三大体系”,即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并获得国务院批转。

  为了加快“三大体系”建设,2007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实施4项能力建设项目:一是国控重点污染源(占全国主要污染物工业排放负荷65%的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项目;二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提高污染源现场采样监测专用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三是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项目,加强国家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核查能力;四是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提高环境统计基础和信息传输能力。

  信息能力项目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在环保系统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制订或修订环境信息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信息传输网络,配备环境统计计算机和安全设备,建立数据库、数据交换、地理信息系统和减排应用平台,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和环境统计业务系统,以提高数据传输、储存、管理和应用能力,为实现重点污染物减排的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通过4年的项目实施,信息能力项目在环境信息网络覆盖与传输能力、环境数据交换与存储管理能力、环境业务应用支撑与整合集成能力、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能力、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项目基本建成了三纵八横的系统架构,三纵为标准化体系、安全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八横为环保业务专网、系统软硬件平台、减排综合数据库平台、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减排应用系统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比如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环境统计管理系统、减排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等)、减排综合门户。

   方便环境信息上传下达

  一张覆盖“三层四级”的环保业务专网,一条打通各业务部门的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通道,基本满足环境保护业务数据传输和政务应用的需要。

  在以往的环保工作中,环境信息都分布在各自的系统里,不仅环境保护部各业务处室包括各地的系统和技术标准都存在差异。各地为了报送数据,还要将数据进行转换,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人力消耗,而且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信息能力项目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环境信息的上传与下达问题。

   一张网”贯通四级

  “网络建设是环境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环境管理和业务数据的上传、下达,应用系统的运行和推广都需要“一张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支撑。”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说。目前,这张“三层四级”的环保业务专网连接了环境保护部(含派出机构、监测总站、监控中心、评估中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含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控中心、省级评估中心)、389个地市环境保护局(含市级监测中心、市级监控中心)和2771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为环境保护的业务运行、数据传输、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等各类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网络平台。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介绍,去年3月1日,环境保护部政务信息报送系统正式部署在“一张网”上运行,“全国162个政务信息报送单位通过这张网报送政务信息,不仅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传输安全等级。

   一个通道”打通各业务部门

  依托于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专网,建成了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也就是“一个通道”,可以理解为“一张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把需要上传、下达的环境数据“打包”,通过安全、可控的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到各级用户的手中。

  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能够实现面向所有环境管理基础数据传输和交换的需求。也就是说,“一个通道”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的数据传输技术平台,既能服务于污染源到减排综合数据库的数据传输,实现环境保护部减排综合数据库与省减排综合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也为环境保护部和省级环境保护厅(局)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设施。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的环境统计、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等通过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上传到环境保护部,并储存到数据库中。

   软硬兼施 上传下达变通途

  “‘一张网’和‘一个通道’实现了各级环保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基本满足环境保护业务数据传输和政务应用的需要,也成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级政府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程春明说。

  目前,全国环保电子公文远程传输系统、全国环境信访信息系统、环境保护部值班管理系统都通过“一张网”和“一个通道”来传输政务信息。

  2012年全国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中, 正是靠“一张网”和“一个通道”,数据实现了从县级直达环境保护部,有力地支持了环境安全检查工作。

   化解环境信息集成共享难题

  一个环保系统协同工作的平台、一套使各系统共享的数据标准、一个集纳基础数据的减排综合数据库,使得环境信息基本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共享服务。

  以往,由于平台不统一、技术标准不一致,导致数出多源,当环境事件发生时,无法及时调取数据做出决策。信息能力项目建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个平台”包罗万象

  信息能力项目建成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理解成各类环境业务系统总 “容器”。基于这一“容器”,信息能力项目建立了统一的信息门户、业务组件、开发组件、排污系数、基础代码等通用性功能组件和服务,

  “为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整合集成提供了统一的底层支撑和服务,能够大幅度提高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效率和整合集成效益,有利于实现环境管理业务协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徐富春告诉记者。

  目前,“一个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整个环保系统协同工作的平台,环保系统重要的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已经逐步集成到平台中,基本实现了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一套数据标准统领各大系统

  以往,不同的业务系统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以至于系统无法集成,这就凸显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统一规范和科学的标准体系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说。

  信息能力项目结合已有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一套标准”。信息能力项目完成了27项标准规范,其中行业标准颁布了11项、技术规范16项。环境保护部科技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说,项目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出台了一批与环境信息有关的标准,在带有环境保护部标号的24项信息化标准中,信息中心完成了15项。

  这些标准是保证各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个库”集纳各类数据资源

  在以往的环保工作中,环保数据散落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并且存在数据不唯一的问题,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无法及时调取有效的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信息能力项目建成了“一个库”——减排综合数据库。

  减排综合数据库平台整理集成了部分环境质量、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自动监控、生物多样性等基础数据,并开发制作了一系列数据集产品(数据集即数据元目录,是列出并定义了所有相关数据元的一种信息资源),设计了数据资源的获取、发布以及申请定制等共享与服务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共享开放的环境基础信息资源体系。

  那么,“一个库”包括哪些数据?据了解,“一个库”不仅整合了环保系统环境业务数据,而且根据污染减排工作的需要,整合了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等外部数据共享资源。

   内外兼修 实现环境信息集成

  “一个平台”和“一个库”集成了信息能力项目新建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环境统计业务管理系统、环境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还集成已有的一些业务系统。部分省级平台例如河北集成了包括自动监控、排污申报、排污收费、三同时管理、电子公文、行政审批等13个自建的业务系统。

  程春明介绍说:“‘一个平台’和‘一个库’基本覆盖了环境保护业务的重要信息系统。现在的平台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环境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共享服务的能力,为信息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地方志

   信息能力项目“繁衍生息

   信息能力项目在各地也有许多应用创新之处:

   四川看两张图说话

  在项目基础上,四川省实现了全省硬件设备、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系统安全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维。

  为了理顺了网络拓扑关系,理清了软硬件设备状况,四川省环保厅还绘制了两张图——《四川省环境信息网络运行图》和《四川省环境信息设备运行图》,不仅有助于运维工作人员快速判断故障,也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直观教材。

   北京里应外合武装信息化

  据了解,北京市综合数据库已经与北京市法人库、工商库相关联,落实了环境保护部污染源编码标准和代码管理。基于项目数据标准,统一了数据采集渠道,形成了污染源排放清单一套数。基于项目的数据共享机制,落实了北京市数据共享管理办法。

   河北平台集大成者

  河北省作为试点省份率先完成新建“四平台、三应用、两运营、一认证”的整体集成,并实现了与河北省自身建设的13个系统的集成,是集成自建系统最多的省份。

   河南高招确保数据准确

  河南省积极探索建设环境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在项目基础上,对重点污染源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环境执法、总量减排、监测监控、污染防治等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有效整合,相关数据已经用于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核定等业务。

  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河南省环保厅监控中心对重点污染源的站点站房安装有运维视频监控系统,只要有人进入监控区域,视频系统会自动采集视频数据,每5~10秒生成高清图片,并自动传输到省、市监控运行平台,每天技术人员将对所有监控传输数据进行人工审核。如果发现问题,工作人员会及时备案上报,有效杜绝了数据被私自篡改的可能。

   江苏一平台囊括天地空

  江苏省建设了“1831”生态环境监控工程,集成了全省重点污染源、水质和空气自动站、辐射监控点等多项业务数据,在环境监控、信息公开、环境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1831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的有机融合,大到城市,小到街道的任何环境信息都可以在地图上呈现。

用户说

   业务处室对系统的应用

   环境监察局排污收费处副处长刘伟

  信息能力项目对环境监管业务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项目强化了基础能力建设,比如全国环保四级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其对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上传和下达充分保证了自动监控数据的一致。

  第二,项目完善了数据标准体系。信息能力项目进一步规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共享。

  第三,数据库的建设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对于未来移动执法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现有的平台和应用为今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和移动执法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晓宏

  信息能力项目对环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首先,日常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比如在以往的环评工作中都靠纸质文件进行受理和批示,并且现场办理耗时较长,自从系统建成后,现在项目受理和办结都实行了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通过专网,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项目,而不至于在一两年之后再了解项目,有效地防止了重复建设和违规审批。

  第二,评估能力建设有了提升。以往,与地方进行沟通的方式只能是现场会议,通过系统建设,我们做了一套会商系统,现在很多项目都通过这一系统进行项目沟通和审核。

  第三,通过项目建设,获取了很多项目建设经验,对于我们即将建设的环评基础数据库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北京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陈海宁:

  从北京的实际应用来看,首先项目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规范了标准,使得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有路径可循;第二,为地方环保信息化部门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的人才,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做了人才储备;第三,信息能力项目对各个区县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推动作用。

  从对未来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义来说,北京将以信息能力项目建成的平台为依托,建设京津冀和周边地区信息共享工作项目的实施平台。

博览馆

   信息能力项目主要业务系统

  ★功能: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为建立环保系统内部数据传输、交换与汇交的信息通道提供基础软硬件支持,实现能力建设项目新建应用系统和已有系统的数据传输与交换。

  ★应用:截至2014年5月,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已累计传输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统计、建设项目管理等各类业务数据约26亿条,累计数据量为276GB。

  ★功能:数据管理综合数据库可以提供一体化集中式数据存储、管理、整合、应用和分析等功能,提高数据标准规范化程度和可用性。

  目前,减排综合数据库平台整理集成了部分环境质量、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基础数据,并开发制作一系列数据集产品,设计了数据资源获取、发布以及申请定制等共享与服务工作流程。

  ★应用:减排综合数据库平台对总量司发布的2010和2011两年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的12910家企业进行了编码,并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提供的企业相关基本信息确认,保证唯一性、准确性的信息。

  同时完善12910家国控企业基本信息,关联各类监管业务数据,建立起一批示范性污染源档案。

  ★功能:基于环境空间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共享服务需求,减排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服务”的方式,为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环保空间信息、专题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处理、应用功能模块、模型模拟计算和环保应用专题系统等服务。

  ★应用:平台集成了“天地图”服务、Google地图服务等,可以将基础地图数据与专题地图数据进行叠加,实现服务聚合再发布。

  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环境与统计业务系统等多个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实现了一平台多应用的统一协同模式。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