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快递
农业部在汉紧急召开研讨会 寻求中华鲟保护对策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麟、通讯员曹淼)2013年,中华鲟尚未监测到自然繁殖,给在地球存活了1.4亿年的中华鲟种群敲响了警钟。17日下午,农业部在汉紧急组织国内中华鲟保护专家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召开中华鲟保护对策研讨会。
研讨会上,来自中科院、农业部、水利部、中华鲟保护区等单位的专家们分析,长江水体污染、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传统产卵场日益升高的水温、长江水流速度、经济发展对产卵场的“割让”、船只渔网的误伤、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减少等因素,都对中华鲟的繁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鱼类学家曹文宣等专家大声疾呼:“严重的污染和过度捕捞让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我们已经失去了白鳍豚,不能再让中华鲟重蹈白鳍豚的覆辙。”
曹文宣等专家建议,中华鲟保护已迫在眉睫,在未找到中华鲟没有自然繁殖原因前,必须首先保护产卵场地,恢复中华鲟自然产卵条件,并全国性普查中华鲟资源,建立样本库,同时设立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期,加强对整个长江鱼类的保护。
渣土堆上三环线 车辆驶过尘飞扬
雾霾天,不文明施工还在添乱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源
连日来,武汉持续雾霾,一些不文明施工,则进一步加剧扬尘污染。
最近,有读者反映,本应成为绿带的三环线却成了一条“灰带”,主路上渣土肆意堆放,隔离带内只现黄土不见绿植,施工路段尘土满地无人清扫。干干净净的车开上三环线,下来就成了“泥猴”。
三环线上
渣土堆随处可见
18日下午,记者驱车从天兴洲长江大桥驶入三环线。在汉口桥头与谌家矶大道交汇处看到,桥面挖开了一块,尽管周边支起围挡,但砂石等建筑材料就露天堆放在桥面上。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门前路段,应急车道上堆放着两堆渣土,其中一堆没有用防尘网覆盖。岱山村路段延绵数公里的隔离带内满是黄土,没有栽种绿色植物。长丰桥汉阳收费站附近,隔离带路面破损百余米,黄土裸露无人清理。三环线北段和西段路边的林带,叶片布满灰尘,供氧除尘效果堪忧。一路上,不时可见未安装车顶的渣土车无盖超高装载,并以超过80公里的时速疾驰。
记者在岱山村路段见到有两台铲车正将堆放在路中间的渣土铲进隔离带。操作员介绍,有的路段隔离带是新修的,栽种植物前先要往里面填充泥土。为了提高效率渣土车都是一次性跑好几趟,运来的土直接堆在路边,再用铲车往隔离带里填。记者询问为何不给渣土覆盖防尘网时,操作员表示,渣土堆不了多长时间,填进隔离带后,园林部门就要来种植物,感觉没必要铺防尘网。
那么渣土在填进隔离带后,是否能够立即种上植物呢?岱山村附近的居民说,有的隔离带已经填好了一个多礼拜,也没看到谁来植绿。湿润的泥土早已干燥,两边车来车往,灰尘漫天飞扬。
在三环线三金潭立交桥和姑嫂树立交桥之间的路段,记者看到园林部门正往隔离带中栽种绿色植物。一名工作人员说,给隔离带植绿要动用数十名园艺工人、一台运送植物的卡车、一台洒水车,还要占用一股车道。工作日三环线车流量较大,为尽量不影响交通,一般选择非车流高峰期或周末施工,进度较慢。他说,植绿前,应该用防尘网或防尘布遮盖隔离带,这样不仅防止起风扬灰,还可减缓水分蒸发以便于植绿。
市民期盼
施工也要讲文明
本月15日至今,武汉市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污染状态。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武汉市PM2.5的污染源,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工地和道路扬尘。PM10则主要源于工地施工、渣土运输以及道路清洁不力。
早在2010年,武汉市政府就颁布了《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工地必须自制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配备保洁人员负责除土;裸露泥土在1个月以上的,应用简易植物绿化覆盖,不足1个月的,应采取防尘网覆盖。
但在武汉市三环线附近,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2月,武汉市提出对三环线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一条长91公里、平均宽度1.5公里的生态绿带,为江城供氧、降噪、除尘。
遗憾的是,一些工地不文明施工,如今三环线绿化带却成“光灰带”。
家住后湖的张女士上下班需走三环。她告诉记者,买车以来洗车的次数屈指可数。“对我们经常走三环的人来说,洗车就是花冤枉钱,洗得再干净,开20分钟就脏得不成样子了。”张女士说,三环线把城区围在里面,如果三环本身就脏兮兮的,它怎么能起到保护城区环境的作用呢?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努力冲刺创建文明城市,三环线的施工是不是也应该讲讲文明?
绿色决定生死——五峰重构发展格局观察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周冰 记者唐宜贵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支持五峰发展现场办公会,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围绕生态保护重构发展格局给予肯定。
绿色决定生死。五峰的实践证明,绿色是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标准、发展的路径。
莫让五峰变“无峰”
独岭、摩天岭,漂岩、千丈岩……五峰全境皆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32座,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山高、闭塞。到2009年,五峰经济总量才2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7000万元。
但五峰也有明显优势:全县人均林地0.8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居全省各县市之首;矿产、林特、水能、旅游资源丰富。
前些年,五峰尝试发展铁合金、纸厂、矿粉、黄磷、水泥等高能耗企业,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2009年,五峰被国家列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试点,属于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长吕学锋说:“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绿水青山。如果在我们手上将这个巨大优势也丢了,五峰成了‘无峰’,子孙要戳我们的脊梁骨。”
格局重构破困局
“穷在财政,弱在工业,根子在交通,我们的发展格局必须重构。”五峰决策者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上下认同。
他们以“绿色”为主色调,敲定五大发展平台:县城迁建、工业园区、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生态农业。
关闭包括本县财税大户黄磷厂在内的所有涉矿企业,迁走污染严重的水泥厂。
跳出五峰,借地枝江,创办民族工业园,发展珠宝、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县内组建非木产业园,打造特色产业加工链。
把茶叶发展成支柱产业,控制茶场制茶用柴,鼓励以电代柴、以煤代柴。仅去年,五峰就削减林木采伐3.29万立方米。
新县城定位为“具有土家茶乡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不砍树,能致富
五峰拥有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后河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502处。
2012年,五峰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长乐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
五峰开始打造全域旅游“双核”平台:柴埠溪+新县城,带动长乐坪、仁和坪;后河+老县城,带动采花、湾潭。
“不砍树,能致富”的保护与发展共赢之路越走越宽。
确立“提升绿茶、复兴红茶、拓展保健茶”的茶业发展战略,经济与生态效益大增。
建设“全国五倍子第一县”,建成基地4.7万亩,新建倍蚜虫人工养殖基地5万平方米。
发展以五峰特有珍稀绿化树种红花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今年已经达到5000亩,全县花卉苗木基地达到12000亩。
新县城茶文化街区、青岭岗茶园、牛庄香葱基地、傅家堰烟叶基地、长乐坪蔬菜与仁和坪特色苗木基地,都成为观光好去处。
“生态红利”效益初显。去年,五峰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亿元。
县委书记陈华日前受邀在北京介绍经验时说:“在五峰投50亿元搞工业,就可基本解决当前的困难。但10年后,拿500亿甚至更多,也买不到今天优良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