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快递
14 年退耕还林 宜昌民生生态双改善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自贤、通讯员赵辉、柯晓宇)“我们一家原来靠种地,连饭都吃不饱,退耕还林后,不仅有国家补助、林果收入,农闲时还能打工,一年收入30多万元。”28日,秭归县中坝子村民韩永响掰着手指算账。据悉,秭归县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200多户。
实施退耕还林14年来,宜昌市新建林业特色产业基地85.5万亩,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48亿元。全市退耕农户户均增收7000多元,贫困人口减少了30%以上。
退耕还林不但改善了当地民生,还有效构筑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这些年来,该市投入建设资金26.1亿元,完成退耕还林178.8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亩数、土壤流失总量分别下降17%、44%、44%,宜昌境内长江输沙量下降80%。
目前,该市森林面积已经达到1779万亩,比退耕前增加了2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7%,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17.2个百分点,位居中部地区和长江沿岸同等城市、全省市州前列。该市先后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称号。“退耕还林工程成为我市投资力度最强,造林规模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范围最广,受惠群众最多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28日,全国推进林业改革座谈会在宜昌市召开,市长马旭明作典型发言时如是说。
高向雄:治水节水半世纪
图为:高向雄向记者讲述56年治水节水的“那些事儿”。
湖北日报讯 记者孟静 通讯员熊渤 柳万泉
卫生间里没有淋浴头,厕所装上节水阀。24日,记者在荆门市民政局宿舍见到了78岁的老人高向雄。从1958年修漳河水库开始,高向雄便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治水、爱水、节水56年。
火热青春献给漳河水库
1958年7月漳河水库修建时,高向雄是荆门县第三区烟墩乡团委书记。22岁的他上了漳河工地,在烟墩开挖渠首闸,妻子谢泽敏一同参建。两年后,夫妻俩又辗转到观音寺大坝。住茅草棚,睡树枝床,每天两班倒,干活12小时,从两公里外的地方挖土运土。为加快大坝回填速度,确保洪水到来之前大坝脱险,工人们大比武,大竞赛,结硬仗。
高向雄七天七夜没下工地,把被子搬来铺在工地上,困很了就躺着眯一会儿又干。4月初的一天,天突然下起雨,眼看运土的车排成数里长龙,上不能上,退不能退。高向雄把“漳河共青突队”的红旗一举,带领队员紧急集合,高呼:“同志们!跟我来!”60名男女青年不到半小时,将装土的车全部推上大坝。
1960年,高向雄夫妻在水库工地干活,6岁的女儿高梅英、4岁的女儿高社英在家由老人带,天天吃食堂端回的树叶稀饭,一病二饿,两个幼女先后夭折。为了漳河建设,高向雄家11间瓦屋,未卖一分钱,全部拆去修学校。水库建成后,从高向雄父亲到祖辈的坟墓都淹入库底。每到清明节,高老只能买挂鞭在水边放,以示扫墓。
路遇投毒捕鱼虾一夜未眠
漳河水库水质纯净,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结果显示,水质106项指标全部合格,多年出现有“水中大熊猫”、“水质优良生物指示器”之称的“桃花水母”。
2009年夏,退休后的高向雄回漳河探访老同事,途中发现库边有人将高效氯氰菊酯农药倒入漳河毒小鱼虾。“漳河水库是荆门城区42万人吃水的‘大水缸’,如果不制止,形成风气,后果不堪设想。”高向雄心急如焚,经过一夜思考,以个人名义向“书记信箱”写信反映,书记、市长分别批示,市里成立专班进行整治,终于把毒鱼虾之风打下去了。
节水渗透到生活中每个细节
“从我这一代人算起,家中从堰塘挑水吃了49年。1985年家属进城,才吃上自来水。因而,只要我看到水,就想起小时挑水摔跤的痛处,这种痛渗透到我的骨子里,节水是我终身不忘的事。”高向雄说。
他认为,节水不需重体力,不是高科技,只要动动手、弯弯腰,人人都可做到。
1993年,高向雄在市民政局分得一套新房,当时装的螺旋水龙头。3年时间,今天这家坏,明天那家漏。有次,他听一位老乡说不锈钢掰手龙头好用不漏水,一向节俭的高向雄当场掏出100多元,让老乡代买3个回来。
宿舍里卫生间,本来安有淋浴头,但高老觉得淋浴太费水,把它拆了,至今同老伴仍用古老办法,用盆子装水洗澡。他用洗菜、洗锅的水冲厕所,洗衣的水拖地,不知不觉中已坚持了21个年头。
丽日蓝天
湖北日报讯 昨日,武汉空气质量优良,从南湖远眺,蓝天白云,水天一色。(记者 杨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