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快递

28.07.2014  10:46


登记淘汰黄标车 引来好多热心人

业内提醒 查看上门人员介绍信及比对表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刘闪 实习生王敏)登记提前淘汰黄标车,有多个电话要求上门。昨日,武汉车主胡女士反映无法识别黄标车回收人员的身份。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提醒,拆解企业在派人上门时,会持单位介绍信及比对表。

   胡女士介绍,按照黄标车提前淘汰办理流程,先在网上进行登记,随后会有拆解企业上门回收。谁知道此后她接到几个电话均自称是“拆解企业的员工”。让她担心会被骗子所骗而蒙受损失。

   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回应称,车主成功注册登记之后,武汉市环保局会对车辆进行排放标准的审核,确定为黄标车之后,会按就近的原则为车主分配拆解企业,并发短信通知注明拆解企业的全称。拆解企业在上门时,会出示单位介绍信及车辆信息比对表,以证明其身份,车主可仔细查看。回收企业办理完所有相关事宜后,会转入辖区政务中心环保窗口审核,并发短信告知其政务中心的全称,车主可凭相关证明到政务中心办理申请补贴。

丹江口登记清理网箱养鱼

 

    湖北日报讯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在即,为保一库清水北送,7月中旬开始,丹江口市率先启动清理取缔丹江口水库网箱养殖行动。图为该市均县镇工作人员与养殖户核对登记实物指标。(记者 黄中朝通讯员 王东 摄)

打造美不胜收的武汉后花园

——黄陂区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纪实

 

图为:世外桃源

 

图为:农村新居

 

图为:生态乡村

 

图为:土家风情

 

 

图为:绿野乡村

   湖北日报讯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

   黄陂,东襟武湖,西屏双峰,北倚木兰,南枕长江,2261平方公里,113万人口,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生态最好的城区,拥有森林面积104万亩、湖泊水面38.6万亩、7个4A级风景区,被称为武汉的“后花园”。

   古有黄陂十景,今有木兰八景。土家风情锦里沟、万亩杜鹃云雾山、千年名胜木兰山、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2013年,武汉市黄陂区接待旅游人数1007.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0.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5%和50.55%,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称号。

   去年11月份以来,该区全面启动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整地造林,积极推进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半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区已完成造林2万亩、新开发产业基地2万多亩;栽植各类苗木230万株;150个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张公堤江河文化公园、西郊公园绿化、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岱黄公路绿化升级改造正式启动;环木兰湖生态绿道、景区景观林改造、城区绿化和街乡绿化等工程陆续展开。

   4月份,全省绿色示范乡村建设现场会在黄陂举行。以“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奋力进取,黄陂区创建林业生态示范区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理念新高度

   群众身边增绿,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区委、区政府重视,主要领导认识到位是成功的关键。

   黄陂区区委书记胡洪春指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建设是百年大计,要舍得投入,把黄陂这个武汉的“后花园”建成武汉的天然氧吧、绿色屏障,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保存一片清新和绿色。

   他更进一步谈到:“树苗种在地上,长得出来,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乡村绿化作为绿满荆楚行动的重要抓手,能得到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是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稳固执政基础的政治工程。

   黄陂区区长吴祖云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为抓手,让黄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绿色决定生死。该区上上下下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理念:“无绿不美”的价值观、对外开放的形象标杆、生态旅游的灵魂、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美丽黄陂,绿色先行。生态建设,林业是主战场。

   上下同心抓创建

   黄陂区委明确要求,全区必须以优异成绩完成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该区人大将《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作为今年一号议案办理。

   黄陂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及街道、乡镇也分别成立相应机构,实行领导包山头、包地角,责任到人。

   该区林业局成立工作督导、技术服务、规划设计、信息联络、苗木采购“五个专班”,每个专班任务具体,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做到目标、任务、责任、制度、考核机制“五明确”。

   该区绩效办将生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年度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实行“三结合”:与“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建设相结合、与整村推进建设试点村相结合、与“三万”活动相结合。

   该区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审批,农业局负责做好农田林网绿化规划,水务局负责做好沟渠、塘堰、河旁的绿化规划,交通局负责做好农村道路维护,林业局负责调剂绿化苗木、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审计,财政局负责项目以奖代补资金保障。各部门按职能分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劲往一处使。

   该区各街道、乡镇把绿色乡村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分类指导,因村而异,不搞一刀切,根据不同标准赋予不同的创建任务。

   精彩纷呈示范村

   黄陂区今年重点建设150个绿色示范乡村,其中,按照东西南北分为四条环线,高标准打造40个绿色示范村;全力打造环景区及岱黄、川龙、巨龙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绿色通道;完成800亩破损山体复绿任务。

   在现有绿化水平的基础上,推动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向森林提升、向生态转型、向自然发展。注重森林景观多样性、生态功能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以乔木树种、乡土树种为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阔叶树种、彩叶树种。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不同村落特点,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模式,做到一村一品,各具特色。

   六指街建民村绿色浸染,鲜花盛开,鸟鸣啾啾,白鹭在村旁林子里出没……整个村落宁静而又美丽,恰似人间仙境,仿佛桃花源中。生态家园建设与环境整治双管齐下,造就了这个村边、田边、水边、路边“四边”景观绿化类型的美丽乡村。

   前川街顺河村位于318国道两侧,栽植楠、樟、柳、桂、银杏、紫薇、棕榈等,设置花坛护栏,形成线状景观绿化类型。

   王家河街章华村具有园林绿化传统,村民在庭院内建水榭亭台、园林绿地,这次在古树之下又新增了红叶石楠、栾树、紫玉兰、樱花、金边黄杨、金森女贞、兰天竹等树苗,形成了苗木绕湾的生态宜居类型。

   高顶村挂网复绿、蔓藤拉网复绿、缓坡造林,修复破损山体105亩,麦冬、紫穗槐、爬墙虎、凌霄花等蔓藤植物长势良好,形成生态修复类型。

   还有新生村的生态产业型、新华村的苗木基地型、东风村的乡村休闲型,刘咀村的改建结合型,绿色示范乡村各具情态,精彩纷呈。

   典型引导,示范效应,推动着该区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向纵深开展。

   据了解,该区计划近三年内实现总体目标: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3年增加2个百分点。林地绿化率达98%以上;森林蓄积3年增加12.5个百分点;建设358个绿色示范乡村,达标率为60%以上;林地保有量80.067万亩,只增不降。

   科学规划布新局

   积极参与竞标遴选,在全省创建项目竞标演讲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名次后,该区切实履行职责,真抓实干。

   加强顶层设计,编制生态发展总体规划。北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中部发展茶叶、花卉苗木等绿色生态产业;南部建设绿色通道、生态长廊;全力做好湿地资源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着力做好城镇绿化,推进新农村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在规划布局、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产业发展、法规政策上实行“五个定位”,构建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品生产、支持生态建设政策、维护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

   机制创新保投入

   乡村绿化位于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8项重点工程之首。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档次,三年见成效”的思路,该区出台了2014年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建设任务、内容及建设标准。“乡村绿化政府扶持,基地造林市场为主”,本着这一思路,该区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该区政府安排绿色示范乡村建设专项资金67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重点建设达标的绿色示范村每个奖励60万元至100万元,一般绿化的绿色示范村每个奖励20万元至40万元。

   长轩岭街12个绿色示范乡村全部建成,栽植苗木5万余株,绿化面积200余亩,打造千平米以上绿化广场5个、小游园6座,总投入资金950万元。

   该区财政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每年在2亿元以上,今年投入林业各项绿化重点工程总体计划资金达4亿元以上。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建设。武汉乡域传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六指街建民、建设、新生、新华、新联5个村组流转土地6900亩。如今水泥路两边栽植着硕大的银杏树,坡地上满是整齐划一的新树林。该公司负责人李凯介绍,公司将投资3亿元,用3到5年时间在这里打造一个现代都市农业园。

   通过基地造林、乡村绿化和各项绿化重点工程的实施,黄陂区每年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建设达10亿元以上。

   美丽家园自己建,村民踊跃建言献策,投资投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群众捐资350余万元,投工投劳2万余个。“党的政策好,政府办好事实事,我们农民百分之百赞成、欢迎!”长轩岭街短岭村50多岁的村民周柏生直言直语。

   一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层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已经形成。

   管护到位保长远

   “携手打造生态家园,并肩共创文明村风”、“美丽村庄是我家,建好管好靠大家”……黄陂乡村墙上的口号标语,令人感觉到,生态文明的理念正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的心中。

   这样的观念潜移默化,人们就会形成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

   “草为德者绿,花为善者红”、“树木成荫多好看,乱扔垃圾是添乱”、“手下留情,脚下留青”、“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这些乡村新栽树苗处,除了乔木、灌木上挂了管护责任人的牌子外,笔者留意到,竖立的警示牌情调高尚、文辞优美,让人赏心悦目。

   造林绿化“三分栽,七分管”。巩固绿化成果,管护到位,是绿色示范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黄陂区实行村规民约和绿化管护制度,将每一棵树、每一片林落实到户到人。村里与责任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管理职责,新栽树木全部实行挂牌保护,标明树种、数目和管理人,确保成活率,让绿色长在,绿树长青。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