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儿子拿了21个数学大奖 爸妈做了什么?
陈骊文(左)和郑滕飞(右)。(记者 郝也 摄)
两个小升初“牛娃”家长谈家庭教育
每年小升初,众多家长为孩子的升学发愁焦虑的时候,也总有人能特别超脱。最近不少家长都在忙着为孩子制作“小升初”简历,“牛娃”们一大长串的竞赛获奖履历总能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清点两位“牛娃”小学阶段获奖证书,石鼓路小学六年级的郑滕飞课外获奖证明有57项,列了满满4页纸;琅琊路小学五年级的陈骊文,仅从2012年11月到2015年2月间得到的课外数学获奖证书就有21项。“牛娃”的小学是怎样度过的?两位妈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们的家庭教育经验。
陈骊文:
“跳级”获得世少赛全国金奖
陈骊文是典型的“数学牛娃”。他的简历中,专门整理出了“理科获奖证书”的一页,列出从2012年11月到2015年2月间得到的数学获奖证书,共有21项!什么世少赛、智力大比拼、希望杯、“走美”、时代之星……家长们心目中的小学重量级获奖证书,全部都是一等奖,还有好几项是一等奖第一名。
他现在才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奥数比赛,他还是第一名!在今年2月举行的世少赛全国总决赛上,他获得特别金奖(第一名)。
顺从兴趣 课外培训适可而止
“我们给孩子学奥数,是顺从他的兴趣!”这是陈骊文妈妈最先强调的一点,很多家长会对“奥数妈妈”产生妖魔化印象,但她在学奥数上从来没有逼过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奥数,但恰好陈骊文喜欢,我们是顺其自然。”
陈骊文接受能力强、学东西快的特点,从一年级就表现出来。幼儿园里他没有提前学计算,一年级的口算比赛,跟一些提前学过的孩子比,他就是第一名;二年级时接触了一些奥数,觉得有兴趣;三年级开始去培训机构系统学习;从四年级开始,他就在培训机构组织的数学竞赛中获最高奖,从此越学越有成就感。
课外学奥数,陈骊文一周上两次课,一节课是数学基础,一节课是竞赛培训。这在学奥数的孩子中,算上得少的。有的孩子一周四五节课,南京所有奥数名师的课全都要上到,课上得很多未必有效果。
在这过程中,陈骊文妈妈所起的作用是“小心呵护孩子的兴趣”。刚开始学奥数的时候,她也会看儿子的数学课本,一起讨论数学题。她从不在孩子面前埋怨“奥数怎么这么难!”因为她自己也真心喜欢数学,觉得解决奥数题是一种智慧的享受。
参加一系列数学竞赛,陈骊文都是在培训班报的名。什么时候有什么竞赛,培训班都会通知他们这些数学尖子生参加。“既然孩子能从中得到乐趣,就让他去参加吧!”
利用寒暑假 学会一种新爱好
记者和陈骊文妈妈聊天时,陈骊文就捧着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在看,最近他特别迷历史,《上下五千年》、《史记》都看完了。小时候,他还爱看动植物故事、小说、科幻……
吃完晚饭的时间,他不是用来看书,就是做一些数学竞赛相关的练习,休息的时候弹钢琴、弹吉他——看书、练琴、学数学,对有的孩子来说是课外的负担,陈骊文却说成是“晚间休息”。
他喜欢看球赛,是个足球迷,看球赛时会把声音放低,然后自言自语,给球赛配解说词。他还是钢琴、游泳、吉他、围棋的爱好者,他喜欢利用寒暑假时间,学会一种新的爱好,一段时间内对一种爱好着迷。
妈妈由着他去学,不干涉,也不提要求,“玩得开心就好”。
能学很多课外知识,妈妈认为“课内学习轻松”是主要原因。琅琊路小学下午三四点放学,作业也不太多,陈骊文晚饭前基本就能完成。
一边陪孩子一边忙工作
晚饭后的时间,陈骊文妈妈很少看电视,不是陪孩子就是加班忙工作。陈父是军人很少在家,母子两人就安静忙自己的事情。
儿子在低年级阶段,她经常“陪公子读书”。那时学校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要求家长签字。口头作业孩子容易马虎了事,她每天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
比如预习课本,她要让儿子在预习后,把课文读一遍给她听,她会纠正他不对的读音,把生字词圈出来,再组词。所有要求背诵的段落,她都严格落实。考试之前,她不让儿子临时抱佛脚做很多练习,会提前几天让他把课本重温一遍,做复习提纲。
现在陈骊文的复习已经养成习惯,自己会做复习提纲,注明重点和易错点,还用图表形式理清知识脉络。
低年级花了工夫,到后面家长就省心了。四年级以后,妈妈不再管陈骊文学习。但她仍然会陪着儿子度过晚间时光,有时自己看书读报,有时打开电脑加班。母子各忙各的。
儿子遇到不会的奥数,依然会求教老妈,她会耐心和他讨论,上网找寻答案。有些题讨论不出结果,她就让儿子去问老师,再回来教她。
所获部分奖项:
数学
2014年11月,第五届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个人亚军、金牌
2015年2月,“世少赛”全国总决赛六年级组,特别金奖
2014年12月,智力数学大比拼(数学)六年级组,一等奖
其他
2014年6月,鼓楼区“学习之星”
2014年7月,全国新课标英语等级测试五级优秀
2014年5月,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六年级组全国一等奖
2015年2月,南京市少年“科学小博士”综合测试一等奖
特长
钢琴、吉他、围棋、游泳、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