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分类告别“一锅烩” 武汉践行生态文明推广垃圾分类

22.01.2018  10:14

  垃圾分类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1996年以来,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已探索20余年。今年,垃圾分类工作全市推广,首批试点将在全市87个街道、217个社区、811个居民小区等区域内展开。垃圾分类不再遥远。 

  垃圾“围城之困”倒逼“垃圾革命”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围城”“垃圾下乡”成为城乡发展的“痛点”。

  武汉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目前全市日产生活垃圾已突破1.2万吨。未来几年,生活垃圾量的增长与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垃圾处理,一般有收集、运输、转运、处理4个环节,而垃圾分类是优化垃圾处理链条的重要环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缓解末端处理能力不足,提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作为全国46个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之一,我市目标明确:至2020年,确立“干湿分类为基础、节点细分为补充、回收利用为导向”的分类投放系统,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系统,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系统,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系统。

  这是建设“三化”大武汉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必然选择。

  到那时,我市将实现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社区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显著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垃圾处置前中末端持续发力打消民众顾虑 

  今年,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及反复调查研究,《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炉。事实上,早在1996年,武汉就有零星的居民小区在实行垃圾分类。

  可由于末端处理设施不完备,分类收运体系未建立,导致居民在家中的垃圾分类成了“白搭”。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成效并不理想。直至2013年8月,武汉首次以行政区为范围在东西湖区展开试点。

  经过三年探索,东西湖区已在全区的八个街道20个小区、61家机关事业单位、18所学校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覆盖人群约7万余人。从运行情况来看,居民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实现了预期控制目标(<0.8kg/人天),垃圾送往填埋厂、焚烧厂的数量相继减少。

  与以往的推广不同,东西湖区除了鼓励市民参与到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工作“前端”中来,也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中端”转运能力和“末端”处理能力,从清洁楼改造、运输车辆配套、终端分类处理入手,加大投入,打造全程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如在“末端”垃圾处理方面,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将分门别类进入不同的处理厂进行处理,打消了部分市民“分了类又打包处理”的顾虑。

  结合现有经验,我市还将不断提升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处理能力。其中,规划到2020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规模达到4400吨/天,干垃圾处理能力规模达到13700吨/天。同时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千子山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

  提高居民积极性是成功推行垃圾分类关键 

  “这袋是厨余垃圾,单独放;这袋是牛奶瓶、塑料罐,放可回收垃圾”,每天早上8点,家住万科四季花城的李先生就会提着不同的塑料袋下楼倒垃圾。时时处处按类把垃圾分好,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居民投放完垃圾后,小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按照垃圾袋上的二维码给居民计算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居民就可免费获得生活用品。

  “实施垃圾分类,不能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头热’,居民积极主动配合是重要一环”。小区管理者聂咏梅认为,依靠每个家庭的习惯来形成对整个社会的约束,比直接宣传发动更为有效。

  眼下,相当一部分试点小区已经开始着手措施的建立,来吸引居民参与分类。部分小区已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定时定点督导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登记积分、发放奖品。还有小区则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在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居民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参与垃圾分类及积分活动。

  为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我市还将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引导志愿者、社会组织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宣传、指导和培训等工作,监督和指导市民进行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并不遥远”,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武汉都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案,相信通过“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意识的建立,传统的垃圾收集与处理方式,将在我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