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身边好人】学长学姐帮帮团

12.12.2014  19:02

学生记者 赵海燕、马烁、苏靖尧

什么,还没有问学长学姐问题?你out了!

找个学姐做靠山,大学从此无忧愁。”一位网名ross325的高三学生在微博上写道,得到不少评论赞同。

如今在大学校园,找学长学姐帮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最近,“学长帮忙体”“学姐帮帮团”的大热又不知激起多少学弟学妹对热情有加的学长学姐的向往之情。那么,如何有效得到学长学姐的帮助呢?看了本文,也许你会有所收获——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做有准备的人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能够有幸与直系研究生学长合作写论文,对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的马晓燕来说真是个从天而降的“甜馅饼”。据与她合写论文的学长介绍,马晓燕是一个有准备的人。

她在自己的本科阶段很认真地输入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自学计算机语言、熟悉各种数据处理软件等,对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正是如此,让我很乐意和还是本科生的她一起做事情。”研究生学长如是评价自己的合作搭档。

      马晓燕觉得只要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去提高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才无愧于自己的大学。可见,能够得到学长的青睐,的确需要一个长期改造自己的过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研究生程俊表示自己经常遇到学弟学妹们问考研辅导方面的问题。他说:“总是会有一些学弟学妹问一些很简单的傻瓜问题,或者是遇到解释了很多遍还是不懂的情况,既浪费时间和话费,又会让我很恼火。

所以,程俊建议,咨询之前最好先查一些资料,有充分准备,避免出现重复、无效率的事情。

 

交流是门艺术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直接打电话,怕打扰学长学姐上课;发邮件咨询,又担心时滞问题;参加交流会,现场等待的人太多。选择合适的咨询方式,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也是种挑战。

我比较喜欢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让彼此更了解对方想获得的信息,还可以挖掘出更多内容,增加亲切感。”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本科生王明说。

王明认为,短信或者邮件可能会敷衍性地回复对方,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提不出中肯建议。“面对面提问就显得很主动、真诚,我也会给出更多建议。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级的李晓然比较倾向于用邮件沟通。她认为发邮件可以给予她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重点问题,从而详细回复,还可以避免双方时间“撞车”的问题。彼此发送友爱的邮件,在李晓然的眼中是最理想的咨询方式。

另外,学院或班级会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经验分享会等,一些考研、保研、出国交流会甚至座无虚席。“可以认识许多很牛的学长学姐,跟他们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文学院2012级的孙立说。

不过即将工作的程俊同学表示,他很少参加交流会,“集体的交流效率太低,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疑惑。

 

要知道帮什么

水利水电学院2012级的吴韩在学长的帮助下,顺利地在高等数学期中考试中取得93分的好成绩。“真的很感谢学长,每周晚上抽出时间辅导我学习,把原来害怕的数学变得有意思起来,让我大学第一次考试考得很好。”吴韩说。

相比于吴韩,也有不少同学不知应当从学长学姐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帮助,甚至被“强制推销”了。“开学时不少同学来推销英语报纸,还有社团扯着介绍。”开学的“惨痛经历”让基础医学院2012级的邓琳倍感纠结,“什么都没帮上。

与之呼应,新生入学时各个社团纷纷推出“新生指南”,对新生生活进行指导,泥沙俱下免不了一些“消极观点”。新闻与传播学院夏琼老师就认为,所谓的学长根本不能等同于老师,“老师能教授的东西,高年级的学生都能会吗?

在历史学院推行“学长制”的该院学生会主席宋承俊坦言,“由于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某种程度上会带来矛盾,只能说总体上利大于弊。

需要什么?帮什么?不仅需要学长学姐来思考,也需要学弟学妹的甄别。测绘学院2011级姚畅列出了他认为应当向学长学姐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生活资讯、专业问题、就业指导等等。

 

浓浓人情,乐在其中

拖着重重的书包回到宿舍,一盒巧克力和一些地方特产意外地出现在2011级潘芸芸的桌子上。开心之余,潘芸芸更想知道谁这么慷慨,扫过桌面的书籍,发现原来是学妹把自己之前借给她的书还了回来,顺便带点小礼品表示感谢。

收到学弟学妹的礼物对于潘芸芸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喜欢交朋友的她说,“我只是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些复习资料或者建议什么的,也没做什么,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还记得给我送小礼品,虽然很难为情,但实在是盛情难却呀,有时候还被室友们误认为是我秘密男朋友赠送的礼物呢。

得到及时的帮助,学弟学妹们自然喜不自胜,而作为学姐学长,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对他们来说也是种幸福。“有时是不经意间的帮助,却奇妙地产生意想不到的开心。”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张黄平感慨,“这就是所谓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编辑:肖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