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做一个温暖的人

04.03.2017  02:01

记者:严航

人之为人,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也不是兀自发问,而是根植于心的度量衡,是外化于行的道德律。

近来发生在武大人身上的几件事,恰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几种可能。如春日里流淌的一泓清泉,澄澈人心,又温润如玉。

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让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在今天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三月是个越来越温暖的季节,我们为那些温暖的人点赞,也一起努力做个温暖的人。

 

藏生之家

藏族阿爸”杨昌林的感人事迹,许多人并不陌生。他四十年如一日,关爱藏族学生,帮助学生近万人次,将自己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于这项事业。用行动树立了爱心助学的榜样,书写了民族大爱的感人事迹。

今年春节前夕,80岁的杨昌林一如既往地将260名刚来武汉不久的藏族学生聚在一起,自费8293元请他们吃年饭。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好帮手——女儿杨红梅,走进了媒体的视线。

其实,这个爱心事业的传递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了。那一年,杨红梅的母亲德吉阿妈去世,她离开前的最大心愿是,藏族大学生的“”不能散。杨昌林父女两人一直履行着承诺,杨红梅从妈妈手中接过接力棒,在每次聚会中“掌勺”做藏族特色美食,并运用新媒体手段和学子们一起策划各种联欢活动。

1965年,29岁的杨昌林从武汉体院毕业,“”到去西藏阿里工作的指标。在那里他认识了藏族姑娘次仁德吉,结成连理又生下杨红梅。杨红梅虽然出生在西藏,但并没有长期在那里生活,她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爱上了西藏。

1991年,杨红梅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志愿到拉萨从事金融工作,1997年因为需要照顾父母返汉。1992年弟弟杨红兵武大毕业后志愿到阿里地区成为援藏干部,至今仍扎根阿里。

一家人凝心聚力,代代相承,生生不息,为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盲人导读

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河。20多年从未间断,150多名武大师生持续接力,为盲人周顺导读大学物理。用声音做眼睛,点亮周顺的理想世界。在科学殿堂中,周顺艰难又执着地摸索前行,他将多年来的学习感悟编写成教辅书籍,将于近期出版。

故事要从1990年代说起。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995级学生毛卫东是周顺的第一个导读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卫东结识了到处请家教学物理的盲人周顺,为他探求真知的精神打动,主动提出义务为其辅导高等数学和经典力学。而辅导的方式,就是一个读,一个听。“他很善良,给我读书特别认真。”2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两人早已失去联系,周顺仍牢记着第一个将他带入物理学世界的领路人。

毛卫东将周顺的事迹告诉了时任院长熊贵光。为了让周顺学习得更加便利,熊贵光提议让授课老师戴个麦克风,由坐在前排的学生录音,作为周顺的学习材料。如此,周顺成了不进教室的“旁听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毛卫东”加入导读队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形成了一场默契的接力赛。直到2003年,学院党支部正式设立“周顺导读”项目,每周末都会有学生上门义务为周顺读书,用有声的语言呈现一个多彩的物理世界,周顺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

20年来,陆续有150多名武大师生当过周顺的导读者,他们中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博士生,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等学院的学子也热心参与。

 

医者仁心

2月23日晚,在8000米高空的机舱内,30岁的湖北鄂州旅客戴某突发心脏疾病,生命危在旦夕。紧急时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教授沈吟站了出来,沉着施救,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在她的建议下,飞机迅速返航,年轻的患者这才转危为安。

回忆当时的情景,沈吟说,“没想别的,一心只想着救人。”而经历了生死劫难的患者戴某,念念不忘的,是飞机上那一双温暖的手。

沈吟高空救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39岁的沈吟,是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视网膜眼底病的临床和科研。自2010年从美国回国,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以来,她始终以医者的职业荣誉感、学者的强烈使命感和师者的社会责任感,躬身力行坚守在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教书育人的一线。

沈吟说,自己要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意义的“四有”青年:有能力、有实力、有视野、有情怀。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她始终秉承“一切为病人 为病人一切 为一切病人”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天职,用爱心和仁心温暖患者,以人性关怀赢得患者感恩和尊重。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