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面 控住点 封住边 石首市积极构筑“扫黄打非”立体防火墙
近几年来,石首市持续开展湖北省“扫黄打非”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根据石首市地理位置和出版物市场特点,创新工作举措,逐步实施“管住面,控住点,封住边,构筑‘扫黄打非’立体防火墙”的工作构想,“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健全“扫黄打非”工作机制,管住面
石首市通过建立完善“扫黄打非”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扫黄打非”工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化市场的通知》,石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组长李平同志亲自带队调研“扫黄打非”工作,为省“扫黄打非”示范县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石首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印发《石首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与各成员单位分别签订“扫黄打非”工作责任状,积极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发挥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扫黄打非”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扫黄打非”,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员职责范围,实现“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
二、实行经营单位分级管理,控住点
石首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31家,为实现对经营点的有效管理,石首市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台账,实行一户一档,分类分级管理。一是建立管理台账,实行一户一档。为掌握出版物市场和印刷企业经营现状,组织新闻出版广电、工商、城管、文化执法等成员单位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各类印刷复制企业、出版物集中销售场所、游商摊点主要分布区域管理台账和市场检查管理台账,实行一户一档,分类有序。二是采取网格化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对全市执法人员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经营单位明确并公示执法责任人及联系方式,落实监管责任,填写巡查日志,根据执法情况及时更新管理台账,确保管理台账实时有效。制定责任追究制,将监管责任与工资奖金挂钩,严格问责。三是实行分级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将各经营单位按照守法经营情况,分为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做到日常监管有的放矢,提高监管效能。
三、探索湘鄂边工作协调机制,封住边
石首市与湖南华容、南县、安乡三县相邻,素有“湘鄂门户”之称。为加强区域间联防协作,扫除边界地区监管盲区,有效封堵4县市间非法出版物流通渠道,石首市依托《湘赣皖鄂四省新闻出版发展合作协议》,与湖南华容、南县、安乡三县积极磋商,达成《湘鄂边县(市)“扫黄打非”联防协作协议》,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四县市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区域联防封堵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互递通报机制;加强案件协查,建立案件应急联动机制,共同构筑湘鄂边“扫黄打非”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