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水”上风景如画
(潜江市水务局)水利建设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未来发展。近年来,潜江市在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水利建设如一幅幅美景,绽放在全市各地。
风景一:打通美丽潜江水动脉
畅“会呼吸”的河
水利建设是农业的根基。为完善水系,提高防洪能力,去年该市共完成投资1.6亿元,实施了东荆河倒虹吸水资源配置、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高场南闸整治项目、上东干渠水利血防、中小河流田关河整治一期工程、张义咀泵站和龙湖河闸新建等16个水利项目,共完成投资1.6亿元。
去年5月8日,东荆河倒虹吸工程正式通水,开创了潜江治水史上新纪元;兴隆灌区以河畅、水清、景美为目标,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对兴隆河、沿堤河和百里长渠7公里河段实行综合整治,小农水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小河流整治达到高潮,内垸防洪排涝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有效解决了各地灌排死角和防洪排涝问题,大小工程在洪涝大旱中发挥了重要的减灾作用。
去年6月,水利部正式确定该市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根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基本思路,全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编制完成了《潜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先后实施了老新、渔洋现代生态水利示范片和兴隆河水利风景带建设。
风景二:民生水利为民生
活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
当前,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步入村村通时代。2014年,全市共完成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铁匠沟片区扩网工程、后湖管理区天新关庙扩网工程、田关水厂扩网周矶三期工程等3处工程,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
解决农民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掀高潮,既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更加重视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着力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建设中,该市对市镇村三级主要河渠进行了大规模疏浚,计划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现已完成土方1200万立方米,其中市级工程分区对新运粮河、新干渠、通城河、幸福电排河、罗潭河等进行了高标准疏浚固堤,镇级工程已全面验收,“家门口”工程正在逐步推进,在建水利项目水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全市灌排条件和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市水务部门狠抓防汛调度和抗旱保水。对堤防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重点险工险段现场落实了整险度汛方案。并针对全市虾稻共作等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抓好调水服务,保证水质水量,并成功战胜了去年7、8月份全省特大干旱,对园林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及镇处主要河渠的水体进行了有效置换。
风景三: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放工程建管“红利”
当前,在张金、浩口、后湖等地,中小河流整治正稳步推进,共完成清障除障工程14处,疏挖衬砌渠道18.6公里,修筑防洪墙1.8公里,新建堤顶公路4.2公里,新建桥梁3座,完成渠道绿化工程5处,新修整治涵闸15处,共完成了总工程量的60%以上,预计今年9月底可完工。
作为省水利厅唯一审批权下放试点城市,该市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审批制度为先导,制订出台了《潜江市水利工程项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问责机制,全市先后组织专家审核通过了兴隆灌区及泽口灌区(潜江部分)2014年度项目实施方案、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设计变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项目和水系连通试点运粮湖、老新、龙湾等项目区实施方案,呈现出项目审批更快捷,内部管理更规范,实施方案更科学,项目建设更高效的特点。
去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发了《建立河(湖)长制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潜江市委书记、市长及其他9位市领导亲自担任市级重点河湖的河湖长,水务、环保、林业、农业、国土、交通、文化旅游、住建等多部门项目资源和沿线镇处行政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同时,全市有条不紊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激发着水利建设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