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大力扶持壮大虾稻产业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
一粒粒普通稻谷,经过脱壳、打磨、分拣、包装等工序,变身为一袋袋晶莹剔透的大米,装箱上车,发往全国各地。
包装袋上,“水乡虾稻”4个字被“刻意”放大。潜江巨金米业公司董事长李广斌自豪地说,虾稻售价超过一般稻米价格10%,去年产值过亿元,这是市场对“虾稻”品质的认可。
所谓虾稻,是稻田养虾模式中,与小龙虾相伴而生的稻米。
潜江“虾稻共作”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面对着被村民抛荒的成片稻田,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支书刘宝权突发奇想:何不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充满智慧的民间创造力,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
“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充足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生物肥;水稻收割后,秸秆还可还田,培肥地力。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虾与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和提升。”潜江市农业局局长王维说。
数据最具说服力。去年,稻虾连作面积达35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均收益4000元左右,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4倍。
种养效益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在潜江,如今“一地难求”,土地流转租金最高达1亩1200元。
扶持壮大虾稻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潜江市鼓励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建“虾稻共作”基地。财政每年拿出1200多万元,对实施“虾稻共作”改造的农田,按每亩4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
潜江虾稻产业已形成集科研、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节会招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硬支撑。
小龙虾市场火爆,一直以来,农民重“虾”轻“稻”,虾稻品质虽好,却被当作一般稻米出售,潜江市适时提出“虾稻”和“稻虾”双轮驱动的战略,做大“虾稻”产业。
华惠春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稻田里,分别插着不同编号的品种指示牌。“从120多个稻谷品种中,研发筛选出两三个适合虾稻共作的品种进行推广,实现高产、优质和抗病有机结合。”联合社理事长杨斌说。
据了解,联合社探索“联合社+合作社+基地+收购仓储加工+产品销售”的运作模式,建立“虾稻种养”高标准农田2.8万亩,开展虾稻新品种试验推广。
目前该市涌现出5家“虾稻”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万吨。“优质、生态、无残留”的生产理念,也融合到品牌宣传、包装设计中。虾乡食品公司、喜颂集团、江汉油田粮油加工厂的“虾稻”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进一步拓展虾稻共作的发展空间。(胡琼瑶 徐思弘 朱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