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80个主要湖泊37个水质差 南湖水果湖为劣V类

24.03.2016  19:58

  靠水吃水的江城如何念好“水经”?昨日上午,武汉发布2015年度《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武汉市水环境状况》和《武汉市水土保持公报》,详细介绍了武汉市去年用水状况、湖泊和江流治理、污水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情况。监测的80个主要湖泊中,有37个湖泊的水质处于劣Ⅳ类(四类地表水),而备受瞩目的巡司河和府河的水质则为劣Ⅴ类(五类地表水)。

  中小湖泊污染问题较突出

  2015年,武汉市对80个主要湖泊进行了监测,监测显示,水质达到Ⅱ类(二类地表水)标准的湖泊仅有2个,水质劣于Ⅳ类(四类地表水)的湖泊多达37个,比重占到了46.2%,不过其面积仅占监测湖泊面积的20.9%。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这主要是因为水质处于劣Ⅳ类的湖泊多为中小湖泊。

  记者注意到,南湖、野湖、野芷湖、外沙湖、水果湖、墨水湖、龙阳湖、青菱湖、烂泥湖等中心城区湖泊的水质均是劣Ⅴ类(五类地表水)。这位负责人解释,因为这些中小湖泊处于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净能力差,加上周边人口比较稠密,一旦污染就难以恢复。

  水质劣于Ⅳ类的37个湖泊都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甚至有的湖泊还处于重度富营养化,治理这些湖泊首先是要截污。2015年,武汉市对中心城区40个湖泊进行了逐湖拉网式排查,发现其中17个湖泊尚存273个常年排污口,周边的居民或者工厂直接将污水排入湖中。“有些排污口相当隐蔽”,武汉市水务局希望市民能够积极举报和监督。

  目前,武汉市水务局对发现的273个排污口进行了GPS定位,并逐一制定截污方案。至2015年底,中心城区12个湖泊共116个排污口实现截污,共减少入湖污水约8万吨/日。据介绍,今年武汉市计划将剩下的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不过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为“不少排污口处于城中村改造区域”。这位负责人称,完成截污后,再实行湖底清淤和生态修复等手段治理污染较重的湖泊。

  巡司河整治再度排上日程

  包括过境的长汉、汉江,武汉境内共拥有11条河流,而巡司河、府河(朱家河)两条河流的水质竟为劣Ⅴ类,令人忧心。

  巡司河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以前多次进行治理,但效果不佳。业内人士称,这是因为巡司河整治“重地上,轻地下”所致,整个巡司河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地下排污管网,导致相当一部分雨水、污水排入巡司河内。目前巡司河综合整治二期等工程已经启动,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也有望今年开工,夹套河骨干箱涵等重点工程正在前期工作,此外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将进行二期建设。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工程建成之后,将有效地解决白沙洲区域的污水处理能力,避免该区域的污水排入巡司河,巡司河的水质有望得到一定的改善。

  府河则是武汉市另外一条备受关注的河流,连续多年水质均为劣Ⅴ类。据了解,府河流经安陆、孝昌、东西湖、黄陂等地,最后在谌家矶流入长江。“府河流入武汉境内的水质就是劣Ⅴ类,上游存在多个化工厂。”该负责人称,武汉境内也存在着污染源,如少量工业废水偷排、农业灌溉后流失的土壤污源、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目前,武汉方面正在谌家矶进行管网改造,扩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染截流和治理,不过武汉市水务局希望武汉、孝感两地通力合作,共同治理府河。

  此外,据介绍,武汉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生产建设活动频繁,造成局部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加剧,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

  ■链接

  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劣V类水,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记者黄鹏程)

(责任编辑: 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楚天金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