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东港湖5年吞噬1.5万亩田地 湖岸线不断崩塌
湖北日报讯 记者易建新 通讯员万东方 栗新发 实习生乐桂芳 熊昱
东港湖位于监利县尺八镇东经113°3’14"北纬29°39’34"
水域面积5.85平方公里
○平原冲积型遗迹湖
○我省少有的镇辖湖
长年以来,千湖之省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减甚至消失,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呼吁的一大热点。但有一个湖却是例外,面积越来越大。它就是监利县尺八镇的东港湖。
去年12月末和今年6月中旬,记者带着好奇,两次前来踏访,都没有找到它准确的湖岸(堤防)线。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距上次采访不到半年,它的湖岸线又拓展了十几米。也就是说,面积又悄然增大了。
湖泊面积不断缩减,令人忧虑当属正常;可是湖泊面积不断增大,应该是让人欣喜的事情,却也让人发愁。这有些让人不解,也很反常。原因何在?——湖岸不断崩坍所致。
习惯性崩岸
田地五年减少1.5万亩
“2009年,国家对东港湖周边土地进行勘测,计有5万亩。5年下来,减少了近1.5万亩。”尺八镇党委书记朱书培深表忧虑,“沿湖的10个村支书和村民,每年都来诉苦,我应接不暇,经常被折腾得寝食不安。”
东湖村村支书郭金落把记者带到崩岸最厉害的九组村民一排住房前,指着湖中的几根电线杆介绍,它们是前年年底才栽在岸边的。记者发现,其一半已没入水中,以目测估计,离湖岸至少十米开外。
习惯性崩岸的危害不仅是当地土地面积的缩减,而且经常威胁到老百姓住房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对此,临湖的村民都有深刻而恐怖的记忆。“涨水的时候,风大浪急。一到晚上,湖水冲击湖岸的声音在耳边‘轰轰’作响,仿佛有人敲墙,感觉房子都在摇晃,让人不敢入睡。”东湖村九组村民郭月星想起来还后怕,“后来,为了安全,只好把屋拆了,搬到别的地方。”同组村民郭金华今年也终于下定决心把房子从湖边搬到岸上:“原来离湖不到5米,发大水的时候,水经常漫到屋里,挺吓人的!”
刘庙村书记刘国平介绍,近些年,临湖居住的村民,面对东港湖每年崩岸2米多的推移速度,不少居民已经搬家或正在准备搬家。
也有少数人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辈子的家园,还有前些年刚盖了大房子的,一时不舍得拆,怎么办?为了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只好自己动手,在临湖的房前屋后,请来亲朋好友筑堤——于是,记者在湖边看到了一家一户用水泥修建起来的“堤岸”,不高,三米左右,很结实。更有人别出心裁,将“堤岸”不断加高,与自家的二、三楼阳台连接,打造出一个个别致的“亲水平台”,也算东港湖独有的一景。记者站在郭双红家的亲水平台上,见其平台下的芦苇、茭白和各种杂草一片葱绿,郭一家人在阳台乘凉聊天,其时天空碧畅,湖风徐来,竟别有一番滋味。
养殖与灌溉
难以调和的冲突
作为全省少有的镇辖湖,东港湖的主要职能是灌溉周边乡村的5万多亩农田,可实际情况是,承包人养殖与农田灌溉的矛盾常常无法调和,导致承包管理者与村民时常发生冲突,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枯水季节。四大家鱼的养殖,需要一定的水位,水深低于2米左右,鱼长的慢,产量低。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筑堤蓄水。一边水蓄得高高的,给湖岸造成很大压力;一边是农田干旱,农民怨声载道。“政府对行政边区内湖泊的调蓄失去控制,无能为力。”朱书培两手一摊,“老实说,东港湖对本区的社会经济没发挥什么作用,它就是一个鱼池。”他希望有关方面可否考虑将管理协调的职能下放到镇里。
刘国平介绍,2011年夏天干旱,村民田里干得冒烟,有少数村民自己架起小型泵站,从湖里往田里抽水。渔场马上来人,要把他们赶走。“那一年双方打架斗殴上百次,有很多人受伤。”“东港湖不能再搞养殖!”监利县水利局局长吴爱清认为,东港湖作为一个过水湖,要充分发挥它调蓄灌溉的主要职能。
养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水生态的明显下降。监利县环保局科长李道文介绍,过去东港湖的水质好,养的螃蟹底白面青,味道鲜嫩,销往浙江等地,比市场价高出3倍,供不应求。“螃蟹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现在的水质,很难存活了。”刘庙村的村民证实,承包者为了给鱼催肥,还派人派车到外地拉来一车一车的鸡粪,投入湖中。
陪同采访的省湖泊局干部华平建议,每个湖泊都要有自己的明确定位,东港湖的定位就是“灌溉”。“在满足这个功能的大前提下,才能考虑发挥其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