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湖北越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图)

27.05.2014  19:07
图为正在演出中的湖北越调戏《琴房送灯》 王红 摄

  中新网襄阳5月27日电 (尚华珍 刘晓青 石文玉)近日,让戏剧界期待已久的湖北越调戏《琴房送灯》在襄阳豫剧团的舞台上公演。据悉,这是湖北越调沉寂75年后再现舞台的首个剧目,该剧目有望加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消失大半个世纪的“襄阳腔”再次唱响。

  作为一个古老的大剧种,湖北越调形成具体年代目前无文献可考。但据中国戏曲资料记载,明末期间,该剧种曾出现在鄂西北汉水中上游的襄阳地区,流行于现在的谷城、老河口、襄州区一带,且是现代京剧和汉剧的鼻祖。

  “两年前,湖北越调研究小组成立时,唯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尚在世的三五个会越调的老艺人,面对进入耄耋之年的老艺人,拯救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襄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任晓云介绍。

  1985年,襄阳市戏曲工作室(现市艺术研究所原名)参与了《中国戏曲志·湖北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的编撰工作,最后,形成《襄樊市戏曲资料汇编》一书。这也是对湖北越调的发展演变、表演行当、声腔结构、班规、礼仪等进行的第一次搜集整理。

  “当年那次搜集整理工作,对现在恢复湖北越调意义重大。当时,还有一定量的老艺人健在,从他们那里录制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任晓云说,如果没有当年那次抢救性保护工作,今天恢复湖北越调或许无从谈起。

  参与当年编撰工作的董治平老师介绍,湖北越调是外来戏曲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后的产物,它由汉水上游的秦腔、山陕梆子与襄阳地方音乐结合形成“西皮”腔,也叫襄阳腔,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湖北越调,至今滇剧艺人仍称“西皮”为“襄阳”。

  越调十个行当齐全、唱腔丰富优美、表演文武兼备、剧目题材广泛,所以民间又称大越调。越调之所以被广泛传布,越调表演艺人的真功夫是其魅力之一。董治平老师说,当年他们深入农村走访时,一些老人回忆越调剧目时,对越调艺人的功夫赞不绝口。

  “最后一个职业班解散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任晓云介绍,1939年日本轰炸老河口顺发戏院后,湖北越调最后一个职业戏班解散,其后一个业余戏班马家岗越调剧团断断续续活动了十多年后,于1966年春完全停止了活动。

  去年,谷城县曲剧团负责对湖北越调申遗保护并传承,目前已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申遗不是目的,申遗是为了保护。要通过申遗保护,必须得有东西呈现在舞台上,最终目的是让这个剧种得以恢复。”任晓云说,近三年来,湖北越调研究小组在唱腔音乐、舞台表演、剧目、脸谱等方面收集了大量资料,展开对其理论研究和舞台传承工作。

  对越调发掘保护的路还很长,该研究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抱着“倾尽毕生,耀其光辉”的决心。最近,他们在襄阳市京剧团紧锣密鼓地排练湖北越调传统武戏《王彦章摆渡》,两位主演武新民、续文发,作曲兼主弦范光珠都年近七旬,在简陋的剧场汗流浃背地一遍遍精心排练着。(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