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贫困农村建楼花20余万 多半要负债(图)
从湖北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政府出发,沿S338省道一路盘旋,不久便来到虎坪村。这里属于秦巴山区,村落多分布在半山腰,要不是路边零散的一幢幢两层小楼,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无人居住的村庄。
“这个季节,大部分人都在外地打工,村里剩下的是‘386199’部队。”村支书雍根稳半开玩笑地说。
都出去打工,为啥还盖楼房?“有房才有家,没房子,不就没根了嘛!”雍根稳说。
临近中午,空荡荡的村里有了几位回家做饭的村民,不一会儿,便隐没在楼房里。
农民建房投入多少?农民负担多重?记者进行了调查。
空置的“标配楼”:
盖房子是头等大事,全村185栋砖石房,常年一半都是空的
在大山里,虎坪算是大村。全村505户,2038人,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省道沿线2公里,错落分布着185栋砖石结构的房子,多为楼房。再往山里走则发现,半数以上的家庭还住在土坯房里。
“山上尽是些石头,也种不成庄稼,人均只有7分地,年成不好的话,糊口都难。”村委会主任计从沛说,全村现有218户贫困户,其中特困户100户。
村里去年底统计:全村常年在外地务工的近800人,几乎囊括了除上学之外的所有青壮劳力。传统务工地为河南灵宝、三门峡等地的金矿、煤矿,还有陕西西安的建筑工地。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开始去广东和江浙一带打工。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人就陆续出去打工,都是你带我、我带你的,一走就是一个小团队,慢慢地村里就富起来了。”雍根稳所言的“富裕”,不过是“温饱不愁、生计不忧”,主要指标还是“有没有盖起楼房来”。
雍根稳说,原本住在深山里的村民,凡有点办法的,都搬到公路沿线来了。公路边的房屋,多是三间两层的楼房,镶嵌着白晃晃的瓷砖。
这种楼房,几乎成了鄂西北山区农村建房的“标配”,这也是一户人家在村中的财力、地位象征。
“出去打几年工,挣的钱都攒下来,回家建房子,不建房子咋娶媳妇儿嘛?”计从沛说,盖房子是山里人的头等大事,村里很多年轻人十几岁便外出打工,用多年的积蓄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因为盖不起房,全村30岁以上的单身汉还有50多人。
这些年,随着打工经济高涨,村民盖房的需求也随之攀升,村民王孝友、张伦贵等人拉起人马,组建了一支建筑队,专为村民们盖房。“那几年,每年都有二三十家盖新房或改造旧房的,还有人家去了乡镇上买房子,真红火。”计从沛说,村里三间两层的“标配”楼房,就是这支建筑队的杰作。
然而新房建起之日,往往也是空置之日。“一般都在年节结婚,小两口摆了酒,过了年,就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老人住在老房子里,这近300平方米的新房,可不就得闲着。”计从沛说,全村的楼房常年有一半都是空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