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打造“志愿服务之城“正当时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9日电 (涂玉国 杨泽文)“感触很深,启发很多。”28日,在湖北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会上,省内各市州等近百名代表参观了襄阳市施营社区、白云人家、东风社区、市儿童福利院后,纷纷发出感慨。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襄阳市出台了15个文件,建立了3本台账,形成了13个品牌项目,招募了近60万志愿者,其中注册的志愿者高达53.16万,成立了4400多个志愿者服务分队。这些数据显示,该市打造“志愿服务之城”正在缓缓开启。
从星星点点到繁花满园
襄阳市志愿者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是单独、零星的个体,真正有规模、有组织地发展壮大,并形成气候,主要还是近5年的事情。”襄阳市文明办副主任龚学先说。
2003年,在“非典”疫情突来之时,襄阳市团委公开招募了8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襄阳火车站建立了旅客健康登记站,在 45天时间内,共为28万多名旅客进行了健康登记,受到上级表彰。
2005年,襄阳市妇联在湖北省率先发起并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和农村“留守孩子”结对子,解决学习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更多的志愿者,是以民间、草根的形式在襄阳大地萌发、成长的。
2002年10月,59岁的襄阳市政协常委运建立,发起并成立了“绿色汉江”环保志愿者组织,这是襄阳最早注册成立的志愿者组织。
12年来,3000多名“绿色汉江”环保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汉江两岸,行程近7万公里,为 20多万人(次)进行了环保知识培训,先后撰写了《汉江襄阳段水污染调查报告》等多份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运建立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省首届“十大慈善公益之星”等称号。
“绿色汉江”环保志愿者组织的迅速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民间志愿者组织发展。
2004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车队司机李秀桦等人,发起并成立了旨在保护民间文化的“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立至今,先后拍摄图片数万幅,整理民间文化历史资料30余万字。他们制作的DV纪录片《漳源纸事》获得第29届东京JVC录影节优秀作品奖。
2006年,出租车司机张做东发起并成立了“做东爱心车队”,专门免费接送孤残老人、高考学生。
这种自发成立的志愿者组织,如一颗颗星星,照亮了人性的光辉。
蝶变来自于2009年。
2009年,襄阳市成立了由17个部门组成的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市文明办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科,具体负责协调指导志愿服务日常工作;通过“党员带社工、社工带志愿者”的方式,调整成立了由文明办牵头的市志愿者协会,下设40多个区域和行业分会,并组建了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构建了“总队—支队—大队—服务队”四级组织体系。
志愿者工作开始由民间自发行为,变成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社会服务体系,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之路。
为了更好地募集志愿者、更好地服务志愿者,推动志愿者快速发展,襄阳市建立了全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集信息发布、组织管理、志愿者注册、项目管理、群众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率先实现了志愿者网上实名注册认证,形成了志愿服务组织认证和网络实名注册相结合的综合注册体系。
襄阳志愿服务网的建立,激发了市民争当志愿者的积极性。目前,襄阳市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达到53.2万名,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2%。
如今,襄阳市培育了一大批志愿者组织:襄阳义工群、七色花志愿者、周末义教小分队、笑颜义工、新闻帮帮团、爱心顺风车队……这些志愿者组织就像一朵朵鲜花,开遍了襄阳,为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吹送着爱的清香。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当志愿者组织在襄阳遍地开花时,引起了襄阳市领导的深思:如何让这些花儿常艳呢?
襄阳市采取示范引领、激励促进、机制保障等办法,培育了志愿者生长的沃土,推动了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
在示范引领上,襄阳市财政分三年投入200万元,在城区选点建设50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按照标准化要求,统一配置相关设备、场地等,今年9月,首批25个社区示范站基本建成使用。
在激励促进上,创新推出了志愿者星级认证激励办法,建立了志愿者服务时间认证评星制度,对服务时长达到要求的星级志愿者,在同等情况下给予就学、就业、住房、交通、信贷、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先待遇;连续8年开展了“襄阳十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对优秀志愿者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在媒体上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志愿者组织资金短缺曾是制约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主要“拦路虎”,襄阳市一方面对重点志愿者组织实行拨付工作经费、购买公益项目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人身保险、选拔培训、交通补贴等费用保障。2011年,湖北百盟投资集团出资300万元建立“襄阳市善行义举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目前,该基金已列支40多万元,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给予扶持,对优秀志愿者及组织进行奖励,对生活困难的志愿者进行帮扶。
党委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得这些萌生于民间的志愿者,由自发变成了自觉,由松散变得紧密,由零星活动变成了大规模的活动。在全市涌现出了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运建立,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舟曲抢险勇士王修锋,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10年义务帮扶患病同学的坚强女孩张贺婷,“最美90后高中生”张文驰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
点滴爱心汇成爱的江河
志愿者的大量涌现,使襄阳市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群众的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儿、说文明话蔚然成风,出现了扶贫帮困、救灾济难、邻里互助、家庭友爱、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在襄阳市所有重大文体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志愿者默默奉献的身影。2013年,在襄阳市举办的“隆中对·创业与人才”活动暨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中,市文明办征召了300多名志愿者,为活动提供了接(送)站、指路引路、资料发放、礼仪等服务。志愿者默默奉献、不计报酬、始终微笑的文明形象,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赞赏不已,提升了襄阳形象。
一些社会难题,也因为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得到有效破解。襄阳义工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福利院孤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发起了“周末爸妈”、“爱之翼”助教等一系列公益项目,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他们的带动下,湖北文理学院成立了“周末义教小分队”,开展了周末下乡支教活动;襄阳民间义工协会推出了“爱驻夕阳温暖老人”助老活动、火炬助学活动,关爱老人、关心孩子。
还有更多的爱心父母主动到农村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志愿服务。据统计,近5年来有3500多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安抚、教育指导等活动,解决这一社会难题。
在城市生活中,文明交通引导员、社区志愿工作者、道路指引员、便民服务修理员……无数志愿者,用爱心和奉献,使城市变得更美好。
“一个志愿者,就像一滴水,但千千万万个志愿者,汇聚起来,就变成了爱的海洋,这些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郭忠说,“正是众多志愿者无私的奉献,使襄阳这座古城,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