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贸区涌现多个全国第一
今天,是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两周年。
作为湖北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两年来,湖北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推进金融体制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示范。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湖北自贸区两年来的可喜变化。
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约9.6%,净利润14.89亿元,同比增长约17.4%……
3月22日,位于武汉自贸片区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经营业绩再创新高!”长飞光纤副总裁闫长鹍欣喜透露,长飞光纤在光纤、光缆以及光纤预制三大主营业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长飞光纤,只是武汉自贸片区“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产业集群的一个代表。
2017年4月1日,全国第三批7个自贸区挂牌,只有湖北自贸区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
两年来,随着自贸区改革创新红利的释放,全球高端产业加速向武汉、襄阳、宜昌三大片区聚集,119.9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涌现多个全球、全国第一。
武汉片区 :
添彩中国“芯、屏、端、网”
在光谷左岭大道上,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我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已量产;华星光电6代柔性AMOLED-t4项目的关键技术开发与验证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尺寸面板产品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武汉天马第6代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生产线二期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这条8公里长的大道,因为集聚着湖北“芯屏端网”相关产业,被称“黄金大道”。
去年7月举行的外交部湖北推介会上,作为6家代表“湖北水平”的企业之一——长飞光纤现场展示了一根光纤可容纳135亿人同时通话的奇迹。
“扎根自贸区,聚焦光纤光缆,在这一领域贡献湖北力量。”3月26日,在光谷大道9号的长飞光纤公司内,闫长鹍透露,满足高速传输需求的新型光纤,下半年开始会在一些干线开通。
既有皓月当空,又有繁星满天。
作为促进技术自由转化的载体,位于自贸片区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研发资源,推动半导体紫外UV-LED、长效计算机存储系统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为“芯屏端网”产业强链、补链。
公司总经理韩道介绍,成果转化主要围绕芯片、显示、人工智能领域,“公司成立的育成基金已服务10余家企业,2017年从新加坡引入的华引芯,凭借‘高端LED芯片和Micro-LED芯片’项目在去年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上夺得第一名,摘得百万大奖。”
目前,依托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平台,武汉片区吸引美国半导体设备、科大讯飞、上海联影、小米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并带动一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不断壮大,正逐步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努力打造超万亿产值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襄阳片区 :
依托支柱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3月21日,位于襄阳自贸片区内的东风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内,技术人员忙着对轻卡的电机、电池、电控进行检测。
不远处,一辆新能源小轿车也在测试中。新能源事业部经合管理部部长杨屹介绍,工程师正根据反馈优化车辆操作系统。
新能源车正加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杨屹说,新能源事业部成立于2017年5月,当年纯电动车销售1.93万辆,去年升至2.76万辆。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一直是襄阳的龙头和支柱产业,依托这一支柱产业,襄阳片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
电机、电池、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2017年7月,骆驼集团投资3000万欧元入股克罗地亚“名片”里马茨(Rimac)汽车公司;同年9月,双方签订协议拟设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全球最先进的电机、电控产品。去年2月28日,合资公司中克骆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阳自贸片区成立。“一号生产线4月投产。”中克骆瑞总经理康军介绍,这是条小批量生产线,主要生产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月产能1000套,今年四季度,量产产线将投入使用。
落户自贸区,一方面是为片区产业吸引,另一方面则是感受到便利。中克骆瑞注册成立只用了一天。“自贸区已有4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包括3家整车生产企业,这为自贸片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襄阳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襄阳片区已形成整车研发、生产、检测、售后、动力电池生产及回收利用等完整产业链,2018年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产值143.6亿元,同比增长26.8%,正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宜昌片区 :
隐形冠军引领,医药产值年增20%
“这是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镇痛药效强,可广泛运用于术后阵痛。”3月22日,宜昌人福药业总裁杜文涛指着陈列大厅的麻醉药品,如数家珍。
麻醉药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杜文涛自豪地说,麻醉药的创新,正打破“老人不敢麻、胎儿不敢麻”的一些手术禁忌。
数据显示,宜昌人福药业占据全国麻醉药品市场60%以上的份额。去年1月,该公司入选我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10月,又跻身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除了国内市场,宜昌人福医药在国际上收获颇丰。去年共有5个产品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转文号,国际化步入收获期。
在麻醉药行业“巨人”带领下,宜昌片区深耕生物医药产业。挂牌以来,生物医药领域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余家。人福药业出口药品生产基地、三峡普诺丁氨基酸生产基地、瑞特利制药、天仁药业等一批重大项目于近两年投产,主要产品包括麻醉用药及非麻醉普通用药、抗生素红霉素等原料药及新型制剂。
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宜昌片区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裂变、扩张,优势企业积极“走出去”,加速全球布局。2017年4月,宜昌人福药业与印度尼西亚MBF公司就麻醉药品技术出口项目签订协议,成为中国首家麻醉药品技术出口企业。
“从自贸区成立以来,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宜昌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