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2016年,湖北省财政厅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财政部组织的全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湖北省财政厅印发《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暂行办法》,规定了省财政厅和省直部门各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职责,明确了结果应用的主要方式和工作要求。修订《湖北省省直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湖北省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调整考核方向和重点,不断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式。
全面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在省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的基础上,首次要求所有省直部门报送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并组织专家对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了集中审核,实现省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构建参与式绩效目标评审机制,引入人大预工委、高校专家、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绩效目标评审,提高绩效目标审核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017年省级预算申报新增项目223个,绩效目标初审通过148个,凡未通过绩效目标初审的项目均不纳入新增范围,为部门预算编审提供依据。
着力提高绩效评价管理水平。2016年,湖北139个省直部门共对622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省财政厅对17个部门24个专项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进一步推进财政重点评价和部门自评相结合、绩效评价报告和绩效报告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式,提高绩效评价效率。绩效评价对象从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逐步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有22个单位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培训,修订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评价报告参考格式及报告撰写工作要求,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绩效评价报告专家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向省直部门通报,提高省直部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2016年省直部门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评级为良以上的占63%。
大力推动评价结果应用。在绩效评价结束后二十日内,湖北省财政厅和省直部门以正式文件或函件的形式,将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部门和单位。被评价部门或单位自收到绩效评价反馈文件之日起九十日内落实整改,省财政厅和省直部门建立整改跟踪机制,通过开列问题清单、约谈问题地区的政府领导、加强项目规划管理、完善项目分配办法等措施,巩固扩大整改成果。根据《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暂行办法》规定,省财政厅和省直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和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
继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由省直部门在预算编制阶段,编制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进行评审,并对部门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批复。省财政厅批复的绩效目标,由省直部门作为项目申报、评审和执行完后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对通过公开招投标、专家评审的形式分配的专项资金,要求公开组织项目申报,严格组织专家评审。评审完成后,评审结果在省直部门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根据《省级财政部分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省财政厅对省直有关部门2016年竞争性分配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性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和支撑体系。继续推进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省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督促省直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省直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对绩效管理优良的部门和地区给予资金激励。推动以省直部门为主体构建全省预算支出指标体系,包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和所有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体系。2016年各部门指标体系基本完成。湖北省财政厅先后对省直部门、财政局长和业务骨干、专家、中介机构等进行多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编印《湖北财政信息预算绩效管理专辑》,建立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信息和相关制度办法,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