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动力作用,全面实施“科教兴鄂”战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努力使湖北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与任务
(一)我省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现有各类科技活动人员19、27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居全国前5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158家、普通高等院校85所,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其中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居全国前3位。历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资助经费额居全国前4位。在光纤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若干领域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研究开发基地的地位日益凸现。
二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稳步提升。2005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96亿元、增加值534亿元、出口交货值9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8、2%。“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支柱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全省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取得明显进展,省内65%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普及应用了CAD技术。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明显成效。淡水鱼、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的优质率明显提高,双低油菜、瘦肉猪等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农业机械装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别山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大别山区实现整体脱贫。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是区域创新体系初具雏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现已建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2个;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省医药工业研究院等20家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或整体进入企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长,初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公共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依托。技术转移和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完成了全省科技条件资源普查,建设了湖北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湖北科技信息网与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中国科技网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启动,为实现全省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
尽管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发明专利少,绝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下端;二是科技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水平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业化导向弱,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三是科技投入不足,全省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效应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不强,技术产权和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健全;五是对外开放吸纳能力不足,集成和应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不够。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的历史条件下,湖北科技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机遇: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必将进一步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湖北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为湖北科技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国内外技术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湖北科技实现跨越发展和产业技术能力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化、全球化日益加快,为我省更多更好地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同时,湖北科技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支撑发展的任务艰巨。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不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加快建立以中高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技术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北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通过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手段控制技术制高点,并凭借资金、技术、体制等优势,不断强化其全球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三是国内新一轮区域科技、产业竞争日益紧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序幕,各地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等关键环节,开展了新的竞争与合作。在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圈等区域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能否充分整合省内外科技资源,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国内外竞争、合作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自觉融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洪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创新思维,优化环境,努力实现湖北由科教资源大省向创新型强省的跨越。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鄂、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湖北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建立以中高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技术体系,为建设创新型湖北、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对全省经济增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力支撑;基础研究优势领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突破性发展。湖北科技在全国的地位稳步提升,到2010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力争进入全国前8名。
--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到2010年达到1380亿元(含信息服务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形成10个产值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0家,其中:销售收入达百亿元的企业3-5家,过50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50家,过亿元的企业300家。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力争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出能力稳步提高,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目标。建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造就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于全国前4名,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3名;基础研究水平质量稳步提升,全省SCI、EI、ISTP论文数量位于全国前4名。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位居中西部省(市)前列,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
--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对接国家创新系统,初步形成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初具规模,科技文献、大型仪器、实验动物、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等共享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
--科技创新投入目标。全省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支出占全省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
(三)总体部署。
“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
--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
--坚持“两个面向”。一是坚持面向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湖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二是主动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湖北科技资源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湖北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加强“三个层面”。 一是选择优势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与前沿战略高技术研究,努力获取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以产品、产业为中心,集中科技资源,突出集成创新,形成科技支撑发展能力;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提高技术引进的层次,增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发挥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优势,把握未来若干年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生物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科教兴鄂”战略提供持久动力;二是将提高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工业和农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为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将发展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制约湖北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技术瓶颈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和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一)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3G/4G)、下一代网络体系(NGN)、纳米级芯片技术、SOC技术等正处于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可能产生重大突破,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我省光电子信息领域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人才、技术优势,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产业规模不大,市场主流终端产品不多,产业配套不健全。“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充分把握世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信息产业优化调整的难得机遇,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思路:
1、以下一代网络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标准,引领发展潮流,抢占制高点;继续大力发展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器件、无线通信及终端、电子元器件、激光设备等优势技术与产品,巩固市场地位。
2、突出软件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应用信息化软件和解决方案;加快数字媒体、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坚持“以软带硬”,发展嵌入式软件产品,以软件优势带动相关产品制造和市场开拓;发展“定制软件”和“出口外包”。
3、适应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支持低成本光纤到户产品、数字化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融合产品等消费类信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积极开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可信计算机等关系国计民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实现关键技术与产品的国产化和进口替代。
优先主题:
1、光通信技术及下一代网络。
围绕新一代网络的建设与应用,重点研究开发下一代网络(NGN)电信级软交换设备及有关标准、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安全和测量技术等;加强低成本宽带光纤接入技术(FTTH)、光节点技术、光传输技术、全光交换技术、光交换网络与计算机的光互联技术、实用化光相干通信与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多业务传输平台和密集波分复用光通信技术与器件、IP网络设备、新型光纤等;研制光电子器件技术及产品。
2、无线通讯系统与终端。
重点研制WCDMA和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等3G产品、3G产品手机及核心软件、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天线及天馈系列。研究开发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及设备、车载移动通信系统、GPS系统及设备、3G直放站系列技术等移动网络优化技术及系列产品。加强移动增值业务系统、移动增值业务管理运行支撑系统和移动网络安全系统的开发,促进移动增值服务业的发展。
3、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
重点研制硅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信息显示材料和器件技术、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技术、光磁存储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的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着力解决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单晶、多晶和非晶太阳能电池,敏化太阳能电池等规模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产业化进程。
4、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重点研究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集成电路与IP的设计技术与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库;加强从芯片设计到应用的技术集成研究,开发不同频段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及相关的标签制造技术,建立若干重点应用示范系统;研究开发高性能可配置通用计算SOC平台及基于SOC平台的应用系统和设计技术;发展用于无线通信、数字家电、家庭信息网络、汽车、工业控制、智能传感等领域的各种专用芯片。
5、激光技术及应用。
重点研制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多波长、长寿命气体和固体激光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输出藕合系统,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与系统,用于光纤通讯的长波长激光设备,激光雷达,高功率、高精度激光切割、打孔、熔覆、热处理、焊接等激光精密加工设备,高性价比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激光显示等产品;鼓励开展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6、数字视听(3C技术及融合)产品。
重点研究开发数字电视发送、网络传输技术与设备,数字电视终端技术与设备,数字电视机顶盒接收卡(IC卡、CAM卡)等数字电视关键元器件及配套件。积极开发用于HDTV的高分辨率PDP、TFT等高清晰度平板显示器件及其配套关键投影器件。开发高清晰DVD,研制基于NGN的数字电视系统和数字电视终端等适合于下一代网络发展需要的数字电视系列产品。
7、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重点研究与我省优势产业配套的嵌入式软件以及金融、物流、电力、社区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所需信息化软件和解决方案,加强二维条码、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支持3S、3C、国产数据库、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网络应用平台等基础软件与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及产业化。加快教育软件、游戏软件、动漫技术及制作等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8、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及产品。
重点研究可信计算硬件平台、标准规范等;开发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信息系统平台安全核心技术、密码算法标准及高强度、高性能密码专用芯片、高速加密机,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系统等。大力发展网络环境安全应用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二)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目前,我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技术研发综合实力较强,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工业的部分领域国内领先。但是,我省生物技术产业也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步伐不快,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生物技术研发机构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等问题。
发展思路:
1、坚持生物医药技术与生物农业技术两个重点并举。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继续加大优势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基因药物、人用疫苗、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在生物农业技术领域,争取在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农药和肥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2、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的应用能力,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高效、清洁的绿色生物制造,加快生物工业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3、积极发展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努力为相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
1、生物医药技术。
基因药物方面,重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反义核酸药物、DNA药物和基因工程抗体等;人用疫苗方面,发展婴儿和儿童用多联疫苗、流感和新发传染病疫苗,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疫苗的生产工艺;生化药物方面,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发展新型制剂;诊断试剂方面,研制以病毒传染病、性病和肿瘤早期检测试剂为主的免疫诊断试剂,开展生物芯片技术、量子点生物荧光探针技术的研究。
2、生物农业技术。
积极开展动物体细胞克隆、牛羊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发展畜禽疫病检测试剂、新型兽药和新型疫苗,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和预防能力,为预防禽流感和猪传染性胸膜炎等重要疾病提供技术支持和换代产品;加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逐步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加强动植物良种快速繁育与生产技术研发,推进动植物良种产业化;进一步加强饲料用添加剂和微生态技术制剂的开发应用,积极培育新的产业群。
3、生物工业技术。
重点研发工业生物催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强化对现有的酶种、菌种及发酵工艺进行改造和升级;研究开发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缓解工业对石油等一次性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加快重要功能寡糖的产业化步伐,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在酶制剂、发酵有机酸、核黄素、酵母、乳酸、食品等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开发,全面提升食品业、饲料业、轻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4、生物医用材料技术。
研制具有生物活性和降解特性的人工骨、人工皮肤、骨内固件、医用生物光纤、人体软硬组织代替材料;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降解吸收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与有机高分子的生物复合材料,特殊的新型生物医用粘合剂;加强生物降解材料的透过、扩散性质及其控制技术,定点、定时、定量释放药物的送达体系高分子的合成、修饰,生物活性物质的偶联、释放机制的研究,开发药物释放送达体系高分子材料。
5、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
生物能源领域重点研发酒精燃烧新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生物制氢技术和沼气技术,缓解能源压力;生物环保领域重点发展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发酵、盐碱地改良、生物植被保护的生物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生物服务领域重点发展预测医学、基因档案、生物信息等技术,努力为整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三)制造业。
制造业,特别是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是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少;制造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制造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今后五年,我省要把握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为制造业日益迫切的科技需求提供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聚集区。
发展思路:
根据世界制造业技术集成化、极端化、绿色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围绕汽车、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主要产业,从三个方向加强引进消化创新和集成应用创新。
1、以填补国内空白、延伸产业链条为主要目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开发一批市场需求大的中高端产品,提高关键产品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支撑湖北现代制造业聚集区的发展。
2、大力推进制造企业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开发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积极推进生产流程的节约化和环保化,努力节能降耗,提升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环境污染。
优先主题:
1、电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
重点发展汽车,特别是轿车关键零部件、发动机、车身设计与电子控制等设计技术和核心产品,规模化生产制造加工技术及关键工艺装备;加强电动汽车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及整车技术的攻关,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技术平台,促进电动汽车及其配套部件(系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化电子仪表、发动机电控点火、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电动控制等专用芯片及传感器等汽车电子产品。
2、高性能冶金材料。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板材产品的需要,大力开发高性能冷轧硅钢、汽车面板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材产品;立足工艺进步,不断开发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能耗;根据需要研究开发熔融还原、连铸连轧等冶金短流程新技术。
3、化工关键技术及产品。
开展中、低品位磷块岩富集和湿法磷酸净化精制的工业化研究;采用绿色工艺,研究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和原料芳香族碳酸苯酯的生产技术,为80万吨乙烯工程产业链延伸提供服务;开发离子膜烧碱技术及生产的节能降耗技术;研制高效、低残留、高环境兼容性的杀菌剂、除草剂和环保型水基化农药制剂;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且有产业基础的染料、颜料及中间体和专用精细化学品。
4、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与设备。
重点研制高速加工中心、高速精密数控磨床、微型隧道掘进机器人等高性能数控机床与设备,快速成型模具等先进制造设备,先进船舶制造,工业自动化和工业仪表,新型汽轮发电装置,高性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等。
5、制造业信息化。
重点围绕汽车、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主要行业,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企业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的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研究开发智能化数字设计技术(平台)、虚拟制造技术、生产过程集散系统控制技术、生产流程管理系统、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专用软件与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6、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装备。
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及大型化装备,重点突破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加强石墨、石膏、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研究粘土矿物材料、氧化物功能矿物材料、多孔矿物材料、超硬矿物材料以及非金属矿物/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开发纳米矿物材料的加工、制备、改性及其复合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相关技术的集成和设备。
7、纺织综合技术及装备开发。
对现有的纤维进行快速改性,改善和提高纤维的各种性能特点,开发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纺织材料,提高纱线的质量;采用先进的纺纱技术,研制新型纺纱装备;研究提高面料生产关键工序的技术,提高面料的质量和性能;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改进和原料的选择,研制具有高性能和特殊用途的产业无纺布。
(四)农业。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我省农业和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双低油菜、瘦肉猪、动植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但农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农产品深加工率低、农产品优质率不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保障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发展思路:
1、优先发展农作物、林业、果树、畜禽、水产品、瓜果新品种选育技术的应用推广,进一步强化育种新技术开发,为提高主要农作物的品质服务。
2、突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储运新技术,加强深加工技术、产品及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同时,积极开发农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3、适应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农业生态综合开发技术等,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提供技术支撑。
4、以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为主要方向,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突出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5、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源高效配置。
优先主题:
1、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重点研究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利用与聚合育种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力争取得突破;研究畜禽主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杂种优势分子预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批有应用价值的基因和分子标记;培育优质、多抗、高产、专用、高效的水稻、油菜等作物新品种;研究优质、高效、抗逆为主要方向的特色畜禽新品种(系)和配套体系,以速生、优质、丰产、高抗为目标的林木新品种。
2、主要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开展作物定量化精确栽培技术、作物轻简化栽培技术、作物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产技术、高产农田精确化清洁安全生产技术、立体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节本高效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田水氮实时监测与营养诊断技术等研究;集成研究应用农作物无害化生产病虫害控制技术、水肥无害化管理技术、产品质量与安全全程监控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等,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综合生产效益;开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种植、收获、加工、节水灌溉、免耕播种等机械与装置设备的研制。
3、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加强特色畜禽饲养环境、饲养工艺、饲料配方、生产方式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针对我省名特优水产养殖品质不高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优良食用鱼和名特优水产品产业化养殖关键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围绕严重危害养殖业的重大传染病和新传染病,重点研究规模化养殖场重大疾病的防治与净化技术、四大家鱼与名特优淡水产品重大病害控制与饲料安全关键技术等。
4、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储运。
优先支持大宗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水体产品加工转化技术及装备、稻米高效利用与转化增值技术及装备、果蔬畜禽贮藏保鲜加工技术及成套装备,以及农产品现代加工、贮运、保鲜包装技术及专用设备;加强油菜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饼粕深加工技术、冷榨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充分挖掘我省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具有湖北特色的魔芋、板栗、莲藕、茶叶、功能多糖等产品。
5、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生物质气化工业供热及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生物质资源多联产系统(包括汽化系统、液化系统和移动系统);开发并推广秸秆的炭化、液化和气化技术,开展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研究;积极拓展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的种类,研发淀粉资源转化制备液体能源技术,油菜籽、废油脂、野生非食用油脂等转化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汽油技术,玉米芯等薪材中半纤维素、木质素转化制备液体和气体能源技术等。
6、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农业技术。
加强农村科技信息传输系统的整合,强化省、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通畅的农业信息传输渠道;加快研制农村信息采集标准体系,提供标准的数据库接口,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一体化;加强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推出一批高效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粮棉油高产高效栽培、农业计算机管理专家决策系统;积极开发应用精准化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向精准型、工厂化方向发展。
7、农林生态安全与生态农业。
重点研究农林调控技术、健康维持与恢复技术、短周期定向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着力解决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营建,退耕还林等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森林、湿地的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与模式问题;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综合技术研发与升级,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生态农业关键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集成转化与示范;研究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保障农业生产与生态安全。
(五)能源、资源与环境。
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省重化工业发展加快,能源、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能源、矿产资源自给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消耗高;水环境质量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对此,我省必须高度关注,将科技创新作为解决能源、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发展思路:
1、坚持节约优先,重点围绕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促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建立节能型社会。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并加强能源的战略储备。
2、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盐、磷、铁等特色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坚持污染治理与产业推进相结合,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同时,加强水污染的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强大气污染质量控制技术及设备,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
1、高效节能技术。
重点研究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等关键技术,高掺混比条件下醇类替代汽油的发动机燃烧与控制技术,生物燃料合成及其与柴油相容技术,替代柴油的发动机燃烧与控制技术,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先进内燃机燃烧及燃烧控制技术,集成起动发电机ISG技术。加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示范建筑结构的研究。积极研究和开发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
2、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重点研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钒资源和钒铁合金的开发技术、共生有色金属分离技术及提高金属回收率技术、中低品位铝矾土的开发利用技术、废有色金属无害化处理综合技术等。
3、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污染综合治理。
重点研究水的开源节流和净化技术、水质安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针对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域的水生态环境,开展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继续开展城市水系生态优化技术研究。开发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
4、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重点研究大型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及系统集成,开发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及成套装置,工业废物吸附材料,大型化的清洁高效煤粉燃烧、高效烟气除尘、机动车尾气控制与治理、袋式除尘等技术、系统及设备;加强对PM10、PM2、5及其他大气污染物采样及定量分析技术、暴露评价和源解析方法与技术标准等的研发。
5、资源节约与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技术。
重点研究固体废弃物控制、治理、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及成套设备,有机垃圾和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研究矿山尾矿、粉煤灰、脱硫渣、脱硝渣、钢渣、废塑料、废橡胶等资源化技术;加强蓄电池等电子废物的资源化和安全处置及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开发污泥资源化技术,完善相关设备研制和产品技术标准。
(六)人口与健康。
提高人口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快,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上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特别是作为血吸虫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卷土重来将对我省疫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发展思路: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对严重危害我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地方病的技术攻关,结合多种措施,力争实现重要突破,促进和谐湖北建设。
2、坚持特色导向和预防为主。针对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常见、多发疾病,遴选优势领域,组织联合攻关,促进形成地方医疗特色。
3、围绕人口控制与生殖健康,加强避孕、节育新产品和重大出生缺陷早期诊断技术的开发,促进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
4、充分挖掘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物技术等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的融合,加快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加强化学新药创制及新剂型开发,积极支撑优势门类药做大做强。
优先主题:
1、血吸虫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技术。
研究现代生物技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技术、血吸虫病流行评估与预警技术、血吸虫血清诊断技术等,提高血吸虫病防控技术水平;发挥学科优势,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技术、艾滋病检测诊断技术、艾滋病联合用药方案及新药开发、结核病快速筛查技术、人畜结核病传播阻断技术、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联合感染防治技术等,努力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的流行蔓延。
2、常见、多发疾病的防治技术。
重点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高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方法及个性化、规范化综合治疗技术、分子靶向治疗技术、生物治疗技术、急性血栓塞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溶栓治疗技术、室性心率失常治疗技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等;开展Ⅱ型糖尿病、口腔疾病、精神卫生疾病等其他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
3、优生优育和人口控制。
重点研究男女用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产前缺陷监测和干预先进技术;开发中药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强对提高常用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支撑。
4、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创制。
积极支持疗效确切、市场前景良好的中药新药创制;进一步加强名优品种和具有特色的经方、验方的深度开发,发展中药现代制剂产品;大力发展高效粉碎、提取、分离等关键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提升中药产业技术水平;纵深推进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加强中药饮片、标准提取物的开发和有关标准研究;支持开展优势中药品种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加快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5、新型化学药物及制剂创制。
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学药物;加强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纳米技术制剂、脉冲释药制剂及长循环制剂等药物新剂型研究开发;加强抗感染药物、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药物、麻醉药物等优势门类关键工艺创新和新剂型创制。
四、重大专项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突出体现。本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我省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品和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能解决重大的区域性问题。同时,充分考虑我省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我省科技投入的承受能力。我省“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工业领域。重点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接入与交换技术研究、激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开发、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构造可信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及产品、低成本光纤到户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
(二)农业领域。重点包括:主要农林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势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名特水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主要畜禽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双低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生物应用研究与开发等。
(三)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包括: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新型化学药物开发与关键合成工艺创新研究、现代释药技术研究与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工业大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成套化、水资源保护等。
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根据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对于以战略产品为目标的重大专项,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以重大装备的研究和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政府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五、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
基础研究是引领高技术发展、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源头和阵地。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知识创新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积淀了比较雄厚的科学研究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团队和人才,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布局和若干优势领域,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具备了实施重点突破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拔尖人才不多、投入强度不够、获取重大原创性成果的能力不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省基础研究要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坚持自由探索和需求牵引相结合、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国家目标和地方需求相结合,集成优势,超前部署,开放合作,突出创新。在服务国家目标、提升特色优势、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同时,力争在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面向国家目标,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研究计划。
充分发挥知识创新优势,积极组织力量参与国家相关计划的实施,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加快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重点领域突破跨越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突出我省在光电信息、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重点选择“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新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以及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若干领域和重点方向,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集成优势力量,积极组织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力争取得重要突破,获取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技术发明,建设一批重要创新基地,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使我省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贡献的省份。
(二)突出应用导向,培育一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
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需要,围绕信息、生物、材料、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重点领域,突出重大瓶颈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培育一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
1、信息科学与技术。
围绕光电信息领域战略需求,重点开展激光与发光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光存储与显示、空间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源头。
激光与发光技术方面,重点研究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微加工机理及关键技术、发光新材料与新机理等。
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方面,重点研究光纤到户核心芯片与关键器件、智能光网络器件与系统、光纤传感器新材料与新方法、光纤传感器网络理论及应用等。
光存储与显示技术方面,重点研究光信息存储新机理与新方法、有机聚合物平面显示技术、THz源及成像技术、LCD/LED大屏幕显示技术等。
空间信息技术方面,重点研究空间信息采集与更新、数据处理智能化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等。
2、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重点围绕生物技术在医药(学)和农业的应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医药(学)领域,重点开展血吸虫、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机理、重大和突发病毒疾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病毒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和病毒性疾病疫苗、治疗性药物等新药创制,力争在病毒学基础研究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与控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名老中医经典方剂的药效学及其机理、地道中药材有效成分的筛选、构象改造及作用机理、纳米制剂技术对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开展魔芋、莲藕等特色资源的分子生物学,油菜等植物基因组、植物转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动物转基因等方面研究,使湖北走在我国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前列。
3、材料科学与技术。
结合我省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围绕钢中夹杂物总量控制、洁净钢表面质量控制、高强度超细晶钢焊接和韧塑性能提高等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纳米光催化材料性能与结构、纳米异质结构构造与光电性能、纳米结构光栅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研究,为新型钢材料和纳米光电子器件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4.能源、资源和环境科学与技术。
能源领域,重点结合“电动汽车产业化工程”的实施,开展质子型交换膜退化机理、微结构与成流机理、高效持久选择及其载体、催化剂/膜复合组件工艺、燃料电池集成与耐久性分析、燃料电池性能与发动机动态特性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等方面研究,加快燃料电池研制步伐。
资源领域,重点围绕水资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加强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其中,水资源方面,重点开展洪水预警预报与防洪调度机理、洪灾风险分析与洪水资源化利用、面向生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方法、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等方面研究;磷、铁、盐等主要矿资源方面,重点开展铁矿深部找矿及评价方法、中低品位胶磷矿分布规律机理及安全开采,中低品位胶磷矿大规模、高效选矿方法,磷、铁、盐矿资源高效、洁净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环境领域,重点开展湖泊水库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湖泊水库水污染成因机理、水库调度管理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湿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研究,为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技术基础。
(三)培养和稳定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建设和完善基础研究基地。
通过实施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青年杰出人才项目计划、优秀创新团队项目计划,同时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各类基础研究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造就10个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创新团队,努力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与布局合理的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立足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特别是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落户湖北,建设一批大科学、跨学科的公共研究基地。
六、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日益紧密,区域创新体系初具雏形。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健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集成创新能力弱;二是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导向作用不足,区域科技创新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难“对接”;三是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区域间科技资源“鸿沟”明显,闲置与短缺并存;四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条件薄弱,公共科技平台建设滞后,科技资源共建共享难度大。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大力促进产业化导向的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建设公共科技平台和推进特色产业创新聚集为切入点,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加快建设以高新区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基地,构建若干研发、成果转移扩散、产业化等环节有效集成的创新链;切实加强县域创新,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机制灵活、任务明确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鼓励构建与产业集群、特色经济板块等的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网络和战略同盟,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坚持“抓大促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实施“五个一百”工程,确立100家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企业、100家科技重点服务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大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突出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优势互补,加强集成、联合与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联盟。
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联动的科技计划支持模式。研究开发类计划要突出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区域特色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完善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实施的机制模式,突出企业的项目责任人地位;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的作用,多途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着力培育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切实提高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为创新项目与创新型企业的对接地、风险资本的聚集地,成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渠道。
建立新型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和产业化导向的科技管理机制,以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为纽带,促进创新资源、创新主体跨所有制、跨机构、跨区域的集成,加速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深化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对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稳定支持和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加强科研机构自主发展能力建设,重点依托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功能。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依托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平台,积极创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并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华中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强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建设,支持高等学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军民科技计划和军民两用科技发展。建立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协调配置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军民科技计划的衔接与协调。将军用、民用自主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及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
(三)突出公共财政职能,建设五大公共科技平台。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发挥“政府小投入撬动市场大要素”的引导作用,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
1、建立健全知识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出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等重点特色领域,构建面向国内外科学技术前沿的国家重点研究实验基地与设施。一是以光电国家实验室建设等为重点,建设光电子信息领域知识创新高地;二是以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A3实验室)等为主要依托,建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领域知识创新高地;三是以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武汉)为主要依托,建设动植物功能基因领域知识创新高地;四是以建立国家水资源与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为重点,建设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知识创新高地。力争新建空间地理信息等1-2个国家实验室、生态建筑材料等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面向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性需求,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建设省级重点研究实验基地体系。
2、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一批行业性工程技术中心、中间试验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促进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已建技术转移平台挂靠单位的科研院所或大学与企业或行会组织共建,开展以企业或行业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平台和网上技术市场。
3、建立健全科技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群。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各地、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加强以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坚持综合型与专业型、特定对象型相结合,坚持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力争到2010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0家以上,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到3000家。引导社会资金向创业中心投资,促进创业中心管理与运行体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业中心企业化、市场化。
4、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加强科技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外文科技期刊、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等科技文献保障体系,联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省级科技文献中心的科技文献信息系统,提升网络服务功能,建设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二是加大重要微生物及病毒资源、亚热带特色植物资源、农业和水产资源的整合力度与开发利用,加强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建立相应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系统及其数字化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健全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和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建设实验动物繁育资源和遗传资源体系,建立实验动物公共服务体系及网络平台。四是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若干专业性的省级分析测试中心;对接国家8大区域中心城市大型科学仪器基地建设,发挥“武汉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功能,整合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信息,建设科学仪器虚拟协同系统,推动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服务。五是建设省基础数据库群及特色数据共享网,以各领域主要专业数据库为节点,建设省科学数据中心。六是开展平台网络环境系统研究开发,建设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省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形成连接各平台资源信息的统一门户,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建设,在充分保障科技条件持有者权益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充分共享,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5、加强建设科技投融资平台,缓解创新创业的资金瓶颈。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突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发挥投资开发银行专项贷款的积极作用,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加速调动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聚集,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
(四)加快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优化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培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产业创新链,构建高新区发展的新优势;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氛围,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1、加快构建“一主两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依托中心城市以及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继续发挥“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效应,进一步突出武汉东湖开发区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辐射作用,不断促进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着力形成以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圈为主体、襄-十-随和宜-荆-荆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两翼的“一主两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中心,整合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开发区、葛店开发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打造湖北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现代商务等中央核心区。
以武汉为源头,向鄂东南辐射,形成武黄新材料产业基地、武汉-黄冈-鄂州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武汉-黄石高性能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纺织机械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武黄高新技术产业带;向西部江汉平原辐射,形成武汉-仙桃-潜江-天门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带动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逐步形成以黄石、孝感和黄冈高新区等为支撑点,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圈。
--突出襄樊、宜昌两个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积极建设襄樊、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襄-十-随、宜-荆-荆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襄-十-随高新技术产业带要以襄樊高新区及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培育玻璃纤维及玻璃钢、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宜-荆-荆高新技术产业带要以宜昌高新区为依托,以荆州、荆门为支点,加快与江汉平原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医药制造和机电一体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培育特色产业创新链。
以高新区为依托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培育环保与节能产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为加快将湖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发展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率先在中部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要以增强特色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基地从政策优势导向向创新优势导向转变,围绕重点特色产业领域,建设若干研究开发、转移扩散、产业化等各环节紧密衔接,各种资源、要素高效集成、相互促进的创新链,着力完善特色产业创新体系。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汽车与现代制造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材料技术产业、电力与能源技术产业等创新链。
3、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落实高新区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落实办事不出园区制度。加大高新区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行全员聘用制、服务质量问责制、岗位工资制、绩效奖励制等,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组织各类专业化的招商活动,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加快构建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机制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服务。
(五)持续推进市县技术创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湖北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要加强县域创新体系建设,使县域经济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
一是依靠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加强市县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市县产业发展的特点,促进县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县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专家支持体系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支持技术培训、标准与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咨询等市县科技服务事业发展。三是推进市县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各市县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县域技术信息中心和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动态数据库,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转移;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四是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管理。实施市县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使科技工作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七、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湖北的重要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切实落实科技“三项费”按法定比例10%递增的要求,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十一五”期末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通过建立专项资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加大对电动汽车、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强化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支持,建立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基础条件平台的稳定支持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资助补贴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和服务。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保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足额到位,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的认证制度、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成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予以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风险资本、证券市场、科技信贷等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中的作用,突破风险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风险资本进入、退出的畅通渠道,加快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引导、支持境内外社会资本来鄂创办风险投资机构;推动建立商业银行、民间资本与创新型企业之间的投融资通道,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压力;有计划地组织和推介创新型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信贷与担保制度,设立科技信贷担保专项基金,积极探索对科技贷款实行财税优惠的有效途径,加快建立科技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
(二)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新兴领域,开展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坚持激励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规范知识产权的获取、利用、管理和保护,完善产权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各级各类政府科技计划,应重点支持有可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活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项目立项前应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和评价;设立省知识产权转化专项资金,重点对新获取的发明专利、新登记的软件产品等给予财政补贴,支持进行产业化开发;加强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数据库及其网络化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加工和战略分析,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水平。积极支持省内组织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区域示范。高新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市(县、区),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充分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机制。武汉东湖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的建设。
(三)加快促进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定期发布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指南,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实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制度,优先支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鼓励和支持同行(产)业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鼓励行(产)业性龙头企业或研究开发机构与政府联合投入,转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成果;确立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价值评估机构对技术转移的重要纽带作用,给予政策支持。
进一步促进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以多种形式转化科技成果。鼓励通过股权投入、技术转让、合作转化、技术服务、自行转化等多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鼓励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投资。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切实降低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加快先进成熟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工业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实行强制性技术升级和淘汰制度,不断改进、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加快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及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业产业化推进体系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技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把农业技术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积极促进农业信息化,不断完善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建立联接政府与企业、社会的科技发展进展和成果等动态信息渠道。
(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造就一支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深化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保证科研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建立有利于科研人员有序流动和激励创新的机制。改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分类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完善以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进行投资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收益,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深化科技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改革,针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等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凝聚人才,进一步突出科技计划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重点研究开发基地(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纽带作用,通过项目带动,持续稳定支持、着力培养一批有国内外影响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推动跨单位、跨地区、跨国界的高水平创新合作,加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特别是要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支持鼓励有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加强行业拔尖人才的引进,发挥拔尖人才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制订相应的政策支持军工特殊岗位的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重视农村乡土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着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鼓励吸引更多的埠外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员携带技术、资本等来鄂创业发展。继续支持兴办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各类留学人员投资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
(五)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切入国际产业链、加速培育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资本、智力等的引进力度,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向湖北聚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来鄂投资发展中高技术产业,设立研发中心,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关键技术、重大产品(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能力的跃升。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支持骨干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在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合作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外事职能部门在促进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外向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拓展政府间双边、多边以及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力争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主要的新兴工业国家、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密切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着力形成“官民并举”、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围绕我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建设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基地,启动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行动,提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努力使湖北、特别是武汉成为中部地区国际科技活动的中心和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地。
(六)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科技行政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将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加强重大科技发展问题的研究解决,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共同推进科技进步的合力。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成立重大科技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不断促进科学决策。三是要进一步调整科技管理理念和模式,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突出公共财政职能,加强宏观管理、调查研究和绩效监控,强化责任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加快“政事分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要健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公开发布统计监测结果,结合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和诫勉。
不断提升科技计划管理水平。一是突出行业、产业和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在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技术预测,建立技术预测平台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的机制和方式,切实提高行(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健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等,保障政府目标稳步实施。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运行各环节的管理,进一步严格实施立项查新、立项评估、中期检查、验收管理等制度。四是研究建立各类科技计划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科技计划按预定目标推进。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科技计划设立、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不断推进科技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科技计划管理统一平台及其信息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逐步建设完善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专家、科技条件、科技政策等各类科技管理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比较完善的科技信用管理系统,大力提升科技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七)不断优化导向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诚信大气,创新有为”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在高等院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
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确保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比例。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其他社团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力争树立起若干优秀科普传媒品牌。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组织科普专门队伍以及科普工作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