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窗口 扫除盲区 湖北省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净化工程

05.07.2018  15:20

湖北积极探索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旅游局、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开展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按照“文化市场整治、落实工作责任、占领宣传阵地”的工作思路,打造干净、规范、繁荣的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文化市场。

一是立项推进促长效。 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各省对外窗口地带,也是“扫黄打非”监管薄弱环节。湖北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探索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工作的长效机制。各市州对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文化市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优选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人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项目申报,制定项目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旅游、交通等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将社会效益好、具有持续发展前景,以及出版物市场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优先纳入项目库予以立项,同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联合有关部门对项目验收合格后予以资金补助。截至目前,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投入补助资金250万元,建成全省旅游景区净化工程项目4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净化工程项目9个。

二是纳入考评促规范。 充分发挥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旅游委对行业系统的职能管理作用,省交通运输厅将“扫黄打非”净化工程纳入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考核,对被查处通报的服务区在星级评定中实行一票否决,有力推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文化市场逐步形成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进货渠道、统一经营模式的管理格局。省旅游局将“扫黄打非”净化工程作为“改进旅游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星级旅游景区评级考核,有力推动全省旅游市场文化环境的进一步规范。各地“扫黄打非”办将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的一个重要延伸,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与景区管理处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签订“扫黄打非”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扫黄打非”工作责任落实。

三是突出特色促繁荣。 将特色书屋建设纳入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规划,精准定位目标人群,选址建设特色书屋。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引进图书音像连锁店,专营各类畅销书、车载音像制品、手机配件等;在风景名胜区,引进邮政书屋,将图书阅读销售与风光风俗明信片、手工艺品等经营结合在一起,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在佛教名山和道教圣地,积极协调落地省、市图书馆分馆,精挑细选宗教类书籍进入分馆,即满足了群众对宗教类书籍的阅读需求,又避免了非法书籍乱入。在书屋管理上,严格落实经营管理责任人和监督管理责任人,落实出版物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三统一”管理模式,用正版出版物占领、繁荣文化市场。

四是突出宣传强阵地。 联合文化、旅游、文明、综治、环保等多部门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宣传,着力打造以特色书屋和“扫黄打非”工作站为中心,辐射整个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窗口地带宣传阵地和文化阵地。每个项目都在显著位置设置“扫黄打非”等公益宣传栏,提供公益宣传手册免费取阅,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显示屏播出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等。鄂州博物馆、武汉东湖风景区、恩施女儿城等城中景区还以特色书屋和“扫黄打非”工作站为基地,周末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及“绿书签”等公益宣传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普及“扫黄打非”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