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扫黄打非”净化工程铿锵前行
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展示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探索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旅游局、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文,自2014年开始实施全省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截至2015年11月,已建成旅游景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项目1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2个,净化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一、 领导高度重视,市场整治有成效。 各地将“扫黄打非”净化工程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对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版物市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积极开展市场整治,取缔无证照游商摊点,基本杜绝了游商摊贩销售非法出版物现象。武当山特区成立了武当山旅游景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领导机构,与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对原有60余个出版物销售点进行整治,取缔大量无证摊点,为符合条件的33家出版物经营点统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并规范进货渠道。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明确公园辖区内“扫黄打非”组织机构,重点工作及工作要求。
二、 强化监管手段,落实监管责任。 在市场整治的基础上,为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版物销售点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落实出版物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三个统一”管理模式,有效预防了非法出版物流入。南漳县“扫黄打非”办公室与景区管理处签订责任书,落实景区“扫黄打非”工作责任,率先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景区出版物销售点位实时监控。神农架林区设立了景区“扫黄打非”监督员、信息员,对社会公示。
三、 因地制宜建书屋,文化品位有提升。 在建设出版物销售点时因地制宜,将出版物销售网点建设纳入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规划,将出版物销售点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市、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商店、农家书屋以及景区出入口等地,人流集中,较易发挥书屋作用。恩施市大峡谷等景区引进邮政书屋,经营点规划融合景区特点,将图书阅读销售与风光风俗明信片、手工艺品等经营结合在一起,受到游客欢迎。荆州古城等景区出版物销售点主要展示和销售与景点历史人文密切相关的出版物,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
四、 丰富形式抓宣传,文明传播有阵地。 大部分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在显著位置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普及“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知识,设置“扫黄打非”宣传栏或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标语。神农架林区还印制了“扫黄打非”宣传手册在旅游书屋中免费取阅。武汉东湖风景区将长天楼图书馆打造成为“扫黄打非”宣传阵地和优秀文化展示阵地,阅读氛围浓厚。
在净化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出版物网点建设,轻监管责任落实;景区周边出版物市场环境整治有待加强;少数出版物销售点位置选择、出版物配置不合理,发展前景堪忧;宣传形式少、手段单一等问题。在净化工程推进中,要进一步明确以整治市场为基础,规范管理为重点、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确定项目,落实“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丰富宣传形式内容,切实做好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工作,为文明湖北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