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大学弘扬“抗大”精神奋力创新发展

17.08.2015  19:20

    新华网武汉8月17日电(记者 方政军)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大学“将军学府”加强军民共建,不仅为军队和地方的老同志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园地,而且在荆楚大地上构筑了又一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城,通过共同学习,使部队和地方的老将军、老同志加深了互相了解,恢复发扬了战争年代军民一家、军政一家的光荣传统,在全国独具特色。

    据湖北省军区有关同志介绍,该校是1986年2月在武汉老年大学帮助下创建的,当时称“湖北老年大学武汉军区善后办教学区”,1992年交由湖北省军区领导,改称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大学,成为“武汉老年大学省军区分校”,并与武汉铁路局联合办学,加挂“武汉铁路局老干部大学”校牌,2010年成为“湖北省老年大学省军区分校”。

    该校参加学习的主要是原武汉军区、湖北省军区暨驻汉部队老首长和离退休干部,先后参加学习的老将军有140余人。1996年建校10周年时,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刘清华等领导题词,誉为“将军学府”,参加学习的还有湖北省、武汉市机关直属单位、武汉铁路局、科研究所、工厂、商店、学校以至街道办事处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城市居民。

    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全日制的老年大学,现有校舍1300平方米,共开设24门课程、74个班,共2013人,3056人次在校学习。学校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中央军委、总部和广州军区首长、机关的亲切关怀。在湖北省军区党委、机关的领导和省、市老年大学的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校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得到军地各方面的肯定和老同志的好评,广州军区曾通报表彰了学校办学体会,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军区、湖北省、武汉市和全国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先进单位”和省、市“老年大学示范校”,并被中国老年大学选为四个军队理事单位之一。

    建校以来,这里有10名老将军、40余名军内外学员编印了诗文书集,学校编印了76期《将军学府》诗刊和3部诗词选集和两期《将军学府》校报。2012年12月校诗词研究会被武汉诗词楹联学会评为“诗词楹联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10月,被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词工作先进单位”,同年12月,被授予“荆楚诗教先进单位”。2014年12月该校诗词课被武汉老年大学协会授予“诗词精品课程”,学校的书画文体课程在参加各级历届大赛中页多次获奖。

    近30年来,学校发扬延安“抗大”的光荣传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办校的根本指导方针,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开拓奋斗,保证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政治建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1995年以来,每学期坚持举办3-4次政治、军事理论讲座,最多时达到6-7次,他们请省、市领导和军内外院校专家教授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回答热门话题,受到老将军、老同志的热烈欢迎。经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创新理论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回顾了自身学习和实践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深入学习的自觉性,一致认为学校政治军事理论讲座办得好,既是学习创新理论的生动课堂,也是加强党性锻炼、保持晚节的加油站,将军学府被誉为省军区的党校。

    在举办讲座的同时,学校还根据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开设新课。当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了西化、分化,妄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学校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帮助老同志重温一百多年来列强侵华史实,认清帝国主义真面目。当社会上封建迷信沉渣泛起,修庙拜佛、卜卦算命一度盛行的情况下,学校就开设《三大宗教》课程,举办《易经》讲座,帮助老同志认清宗教实质,理解易经的哲学内涵,揭露封建迷信骗局。

    他们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和融合到文史、诗词、书画、歌舞等各科教学中去,围绕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开展教学与创作活动,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编印诗词专辑,举办书画展览、排练文艺节目,使教学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到新退休的干部、工人,从学校领导到战士、职工,都自觉向雷锋学习,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起用雷锋精神激励自己,从点滴小事、身边的事做起,“累我一个人,方便为大家”,敬老尊师,捐款救灾,扶危济困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学校充满了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真正气。

    ——坚持勤俭办学,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学校初创时,除了一份拨给3000元的开办费的批件外,一无所有,工作人员白手起家,修旧利废,多方求助,使学校顺利开学。移交省军区领导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入学老同志逐步增多,近年达到每学期1700余人,2700余人次,开设近70个班,还要编印诗词刊物,举办书画展览和文艺-演出,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省军区每年拨给4万-6万元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强调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清廉自律,一切从简,决不乱用国家一分钱,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坚持集体讨论,科学决策。严格财经审批和专人管理,建立登记、监督、制约机制,力争少花钱,多办事,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教学最需要的地方。在节流的同时,他们还广开财源,通过多种途径争取老首长、老部队以及社会各方的支持赞助。从而解决了部分经费不足,保证了教学需要。

    ——坚持质量强校,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学校负责人认为,当年“抗大”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为了提高训练质量,以便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场上打胜仗。今天我们办老年大学,也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实行改革创新。

    首先要设置符合社会和老年人求知、求新、求乐等学习需求的课程,保证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和引导性。

    其次,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员需求,改革教学方式,对课程进行增减,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特别要做好教师追踪调查和选聘工作,深入开展尊师助教活动,稳定教师队伍。

    三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需求添置教学设备,加强硬件建设,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是搞好学为结合,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运用学习成果服务社会,使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使教学质量经受社会实践和检验得到进一步升华。

    ——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针对该校是一所全日制、多层次、综合型的老年大学特点,教务部门设有诗词研究会、书画摄影研究会和合唱团。由于学习不是在编单位,没有在编专职人员和班主任。学校几位领导均为军、师职退休干部,同时单位部门领导和班、系主任负责社团工作,大家发扬延安“抗大”精神,牢记党的教导和全体学员的嘱托,以人民公仆的标准衡量自己,甘于奉献,不计报酬,团结协作,辛勤服务,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学员们对此比较满意。有的同志激动地说:“进到将军学府,就好像进到了当年的解放区,见到了新时代的老八路。”建校以来,学校领导同志周世美、弥生泉、杨业林、皇甫国先后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其中校长弥生泉被评为湖北省“感动荆楚十佳老人”。马仁钧、童小清、谭绍华、杨国焱等同志被省军区授予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

    ——坚持军地共建,老将军与地方老同志、老工人和街道居民同窗共读,密切了军民关系。从建校开始,校门就向社会开放,吸收地方老同志入学。28年来,参加学习的部队单位有20多个,陆、海、空三军和许多大军区在汉休息的老干部都有。地方有省市党政机关厅局以上单位33个,工厂29个,铁路大单位2个,学校29个,公司21个,银行、医院等27个,党、政、工、商、学俱全,军民同窗共读,其乐融融,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使学校出现了崭新的风貌。

    在办学中,该校主动接受省、市老年大学的指导,先后成为武汉市老年大学和湖北省老年大学的分校,还与武汉铁路局联合办学,在保证军队老干部上学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多快好省,军地互相学习促进的办学之路,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