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武汉:不负百湖 无愧后人

09.10.2014  11:51

 

——武汉湖泊保护的生态之路
 
   
        湖北日报讯  图为:月湖琴台,知音传说千古流芳。

 

 

  记者  卢平川  江萌  余瑾毅  胡弦  通讯员  高山

 

        今后决定武汉子孙后代命运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后人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空间。  ——摘自《武汉2049远景规划

        眼下,武汉新城区首批23个湖泊的“三线一路”已经划定。该市剩余103个湖泊的“三线一路”规划,将在今年底完成。

        “蓝线”是水域线,是湖泊的生命线。有了它,才能“一个湖泊数量不减少,一寸湖泊面积不减小”。

        没有“蓝线”的湖泊是何命运?翻阅《武汉湖泊志》发现,在过去20多年中,武汉湖泊曾有被蚕食的现象,令人痛惜。

        牢记历史,“百湖之市”重新书写未来。伴随十八大召开,武汉市以史为鉴,痛定思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保护好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环境。

        湖泊命运扭转,城市走上生态之路。遏制填湖、逐步截污、生态修复······保护湖泊生态的每一小步,都向着生态文明之巅迈进。

        “百湖之市”的痛与思,正书写一泓碧波的生态新乐章。

 

 

        生态之殇

        要为后人留空间

 

        江汉朝宗,其流汤汤。依水而兴的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但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数量缩减,杨汊湖、范湖、黑泥湖……一个个湖泊成为苦涩的记忆。

        仅剩的湖泊中,一些被环湖铁桶式开发,变成了一些楼盘的“后花园”……西北湖、沙湖等大部分被建筑包围,沙湖面积由2001年的4.7平方公里缩减到2013年的2.47平方公里。

        有人沉痛地指出:武汉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段填湖史。华中师大教授谭邦和更是痛心疾首:“作为市民,看到湖泊现状心中愤怒。湖泊是武汉人的心头肉,但却成了开发商的盘中餐,不良企业的排污池。在武汉如果没有把湖泊管好的能力和决心,就不要做武汉的湖官、长官!

        武汉的城市化、工业化,真的继续要以牺牲湖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吗?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将生态文明列为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湖泊是事关湖北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命根子”,要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省长王国生指出,湖泊是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好湖泊,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重要指示,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武汉市湖泊保护带来了新理念。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郑重表态,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生态文明的意识,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守住湖泊的底线,确保全市166个湖一个都不能少、一寸水面都不能缩!水质持续改善,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彰显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

        不仅要锁定形态,更要生态治理,福泽后代。这,成为武汉湖泊保护工作的底线之思,长远之谋。

        一图明志。2013年,武汉市出炉全国首份湖泊地图——《武汉市湖泊分布图》,166个湖泊首次在地图上全部就位,被永久锁定。

        一志鉴史。2012年底启动编撰《武汉湖泊志》,于今年5月出版。它为保护和研究湖泊提供科学的文献依据。

 

  生态之光

  环湖路守卫湖岸线

 

        早在2005年,武汉市就提出,为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划定保护水域“蓝线”,沿湖设立界桩。后来,又制定“锁定岸线、全面截污、还湖于民、一湖一景、江湖连通”20字的湖泊保护总体思路。

        如何将这些举措和思路落到实处?2012年5月,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提出:在划定湖泊水域保护“蓝线”的基础上,还划定绿化范围的“绿线”和建设控制线的“灰线”,锁定湖泊岸线。

        以界桩确定湖岸线,目的是保证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共享性。但是,人们常常发现:有些湖已被工地圈占,水域界桩周边无任何水体;有的湖泊甚至连湖带界桩都“人间蒸发”。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最终提出:用环湖路才能真正有效保护湖泊岸线。今后,每个湖泊都必须建环湖路,让湖岸线呈现在阳光下,将所有开发行为挡在环湖路之外。

        去年至今,蔡甸区在后官湖建设高标准环湖路,湖泊周边的多个楼盘在红线后退50米,真正落实了“还湖于民,建设项目为湖泊让路”。

        今年4月,武汉市政府确定:除了中心城区40个湖泊划定“三线一路”外,新城区126个湖泊也要实施“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目前新城区首批23个湖泊“三线一路”已划定。按规划,水域蓝线保护面积超过109平方公里,与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相比,面积增加约19.6平方公里。

 

  生态之治

  重拳治填湖

 

        去年,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公布20起填湖案例,最大一起填湖约30亩,建设方是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

        一位水政执法人员坦承,填湖成本低、执法手段缺乏强制力。即使找到了填湖者,按武汉市条例最多处罚5万元,对方根本不怕。

        怎样把填湖、污染湖泊的行为关在笼子里?

        2012年10月1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明确水利部门为执法主体,并将处罚上限提升至50万元,为武汉湖泊保护提供了“尚方宝剑”。同年,武汉开始推行“湖长制”,为每个湖泊设立湖长,各区区长是第一责任人。

        以往,涉湖的建设项目,有的贴着水岸建,由于水务局没有规划审批权,等项目围湖而起再去执法,晚了!去年下半年,武汉市政府明确规定,2013年起,涉湖项目规划前需先征求水务局意见,否则不能审批。

        武深高速武汉段原计划从野湖直接穿行,水务局提出反对,方案改为沿湖边经过,桥桩仅占115平方米湖面。项目方还要按桥面投影面积新挖1.3万平方米水域,占补平衡。

        为严惩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武汉市监察局、市水务局联合制定《涉湖违法案件移送暂行规定》,从去年7月25日起施行。上述制度明确规定,街(乡、镇、场)、村(社区)直接参与违法填湖,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党员干部有涉湖违法行为的,区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区行政监察机关移送。

        针对去年上半年曝光的20起填湖案件,武汉市首次集中查处,处分了39名责任人,其中包括3名局级干部和相关湖长;对江夏大桥新区填湖者,处以50万元罚款。湖泊恢复原貌,所有费用由填湖者承担。

        完善保护机制、执法动真格,填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之盼

  期待重现碧水蓝天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深有感触地说,在武汉市湖泊保护进程中,民间力量功不可没。

        2010年,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组织成立,几年时间里,参加“爱我百湖”的志愿者多达上万人,没有任何报酬。塔子湖被新世界梦湖香郡楼盘围成了私家湖,根本不让进。志愿者就假扮成夫妻,装做买房者混入摸清底细。

        在媒体和“爱我百湖”志愿者共同推动下,湖泊被填、污染的事件频繁曝光。在电视问政现场,学者们尖锐的话语让官员们浑身冒汗,推动着党和政府痛下决心。

        官民齐心,一道道难题逐渐破解。在塔子湖,开发商让步,开辟出亲湖通道供市民游览。被围成藕塘、渔塘的竹叶海,政府拿出几千万元改造成湿地公园,恢复湖泊野趣。

        左绍斌介绍,遏制填湖只是第一步。2013年,墨水湖、龙阳湖、汤逊湖等湖泊周边35个排污口、每天14万吨污水截流。2014年,东湖、南湖、黄家湖6大排污口,每天9万吨污水截流。武汉市湖泊截污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中心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的强力推进,“三镇湖泊不纳污”的目标必将实现。为提升湖泊水质,南湖、龙阳湖、墨水湖将清淤近130万方,武昌内沙湖、晒湖将启动生态修复。未来3年,武汉将优化河湖空间格局,防治城市内涝,利用雨洪资源,修复湖泊水生态。

        碧水蓝天之梦,正一步步向江城走近。

 

图文:为湖泊立传 记录一座城市的热爱
 
 
   
 
 
 
 
 
 
 
        湖北日报讯  图为:沙湖公园荷叶田田,用古典园林营造现代开放式公园。

 

  图为:经升级改造,东湖风景区晋升5A景区。

  图为:沉湖湿地已成为候鸟栖息的乐园。

  图为:郊野绿道牢牢守住后官湖,是市民休闲好场所。

  图为:清淤疏浚后,小南湖成汉口闹市幽静处。

  图为:梁子湖水质优良,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之一。

  图为:墨水湖畔,动物园的天鹅悠闲徜徉。

  图为:汤逊湖畔,现代化的新城区拔地而起。

 

  醉美湖泊水  灵动城市魂

  武汉市市长  唐良智

 

        一湾湖水,诉说一段历史;

        一泓碧波,演绎一种风情。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是一幅诗情浪漫、美丽灵动的生态画卷。对每个市民而言,湖泊是一座心灵的栖园、一方流连的胜景、一处醉美的梦乡。守护湖之净,呵护湖之美,彰显湖之韵,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一

        湖泊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风景中最美、最富有表情的姿容,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综观国内外,许多城市倚湖而兴、拥湖而美、因湖而名。湖泊已成为城市生命力的美好象征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地带,与水相生相伴,素有“江城”之称,又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域内166个湖泊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其间。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众多的湖泊,或云水相依、山湖相映,或碧波万顷、烟波浩渺,或岸芷汀兰、芦苇荡荡,千姿百态,各具风情。如果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彰显了江城的磅礴气势,那么百湖密布、波光潋滟,则赋予了武汉的秀美景致,共同成就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大美气质。

        千百年来,江河湖泊如母亲般敞开怀抱,无私润泽着这座城市,滋养着武汉生生不息的文明根脉。东湖、月湖、盘龙湖三大湖泊,孕育了楚文化、知音文化、盘龙文化,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源流。众多湖泊周边,尤其是东湖、南湖之滨,数十所大学依水而立、盘山而踞,镶嵌在山水之间,浸润着湖光山色之灵秀,延续着城市文脉之神韵。

        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湖泊堪称武汉的“”。湖泊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护着城市的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特别是夏秋汛季,湖泊分蓄江河洪水,确保武汉大江大河安澜,守护着江城人民的安宁。

 

  二

        武汉依水而兴,缘水而盛。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湖理水史。回溯历史,近代张公堤的修筑,守住了汉口百年繁华。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我们这座城市也面临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困扰。历史经验表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湖泊休养生息。

        近年来,武汉以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清水入湖”、“江湖连通”、“湖湖连通”、“一湖一景”工程,全面修复水生态、遏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打造水景观。我们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湖泊保护条例,在同类城市中率先制定实施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率先成立湖泊管理局。多项创举,见证了武汉人民对湖泊的深厚感情,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肯定。2009年11月,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汉召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湖泊治理专家云集江城,共商湖泊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大计,并发布了《武汉宣言》。

        面向未来,武汉将实行最严格的湖泊保护制度,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湖泊,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湖泊,恪守“湖泊一个不少、湖面一寸不减”的底线,努力打造滨江滨湖生态宜居城市,续写魅力水乡新的浪漫传奇。

 

  三

        湖史传千古,水文孕华章。

        武汉有着3500年的文明传承,但关于湖泊的书籍几近空白。《武汉湖泊志》以史为经、以话为纬,以湖铭志、以湖铭城,图文并茂、意趣兼备,展现了武汉的百湖风情,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发掘武汉湖泊人文历史、地理现状、资源特色、治理保护等内容的全景式志书。

        该书的出版,是江城人民对湖泊的深情礼赞,是打造“美丽江城”的具体行动,对于营造亲湖、爱湖、护湖、治湖的地域文化,推动武汉湖泊治理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醉美湖泊水,灵动城市魂。让我们徜徉“百湖之市”,掬一捧湖水,揽一缕清风,在湖光山色中,滋养心灵,放飞梦想。

        是为序。

 

  □  东湖

        东湖水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曾多年位列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由11个子湖构成,水系全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1950年,东湖风景区始建。目前,东湖风景区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经过多年治理,东湖水质逐年好转。2007年,东湖整体水质为劣V类,2013年部分水域已升至IV类。

  □  沙湖

        沙湖曾是仅次于东湖的武汉市区内第二大湖。历史上,东湖、沙湖及白洋湖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清末修筑武昌至青山的大堤后,三者才分离。清末修筑粤汉铁路,穿湖而过,路东为外沙湖,路西为内沙湖。

        进入21世纪,武汉市政府加大对沙湖的治理。2011年,东湖沙湖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连通,次年以外沙湖为中心的沙湖公园基本建成,是武汉中心城区最大的湖泊公园,成为江城市民休闲、艺术交流、生态湿地保护的重要公园。

  □  小南湖

        小南湖是武汉最小的湖泊,位于江汉区新华街,湖面状似一葫芦,因位于黄孝河以南,俗称“小南湖”。它的水面面积0.04平方公里,岸线长度1.29公里,常年平均水深2米。1950年到1980年,小南湖是汉口渔场水产养殖区,1981年后开始建设小南湖公园,1991年建成并开放。

  □  梁子湖

        梁子湖是湖北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水面面积280平方公里。该湖跨武汉市江夏区、大冶市、咸宁市及鄂州市等四市。

        作为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梁子湖水质现状为II类,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完整,物种丰富,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梁子湖拥有长江中游典型的湿地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方面有重要作用。

  □  后官湖

        后官湖位于蔡甸区,水面面积3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14米,水质现状为III类。后官湖建有山水观光型郊野绿道,环绕湖泊依湖而建,以“山水相融、田园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为特色,规划总长度110公里,总投资10亿元,是武汉城市绿道系统中知音湖—索河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沉湖

        沉湖位于蔡甸区,水面面积11.1平方公里。去年,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宣布:武汉蔡甸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也是武汉第一个国际级湿地。《诗经》中记载的云梦泽,曾是我省境内周长达450公里的古湖泊群,如今已消退为几个相互分离的湖泊,沉湖是其中之一,被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护库”。

        沉湖是东方白鹳、黑鹳等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特别因东方白鹳越冬种群数量居长江中下游之首而闻名。

  □  涨渡湖

        涨渡湖位于新洲区,与长江相通,南受长江倒灌,北纳举水、倒水流域的来水,丰水时水域面积曾达到280平方公里,故因“涨水为渡、落水为湖”而得名。目前该湖水面面积40.08平方公里。

        历史上,涨渡湖曾多发水患。建国后兴修水利,将倒水、举水引入长江。在武汉众多湖泊中,涨渡湖颇具革命色彩,她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1949年,这里成为解放军南下渡江的集结地之一。目前,涨渡湖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湿地保护示范点。

  □  月湖

        月湖,古称却月湖,位于汉阳城区西北部,东抵龟山西北隅,南傍古琴台。古时月湖水面约4.8平方公里,是现在月湖的6.2倍。

        武汉市2002年建月湖风景区,与古琴台、琴台剧院和梅子山连为一片。

        2005年至2008年,月湖水质为劣Ⅴ类。在治理之下,2012年水质明显改善为Ⅴ类,水体开始自身净化。去年,月湖水质为Ⅳ类。

(记者  江萌  实习生  李诗瑶  通讯员  高山)

 

  ○  三线一路

        2012年5月,《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出台,为湖泊划定生态保护圈。“三线一路”即蓝线(水域保护线)、绿线(绿化控制线)、灰线(建筑控制线)、环湖道路。蓝线界定湖泊水域范围,设置界桩标示,是湖泊生命线。“三线”划定后,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并且限制环湖无序开发,保护湖泊资源、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2012年,中心城区40个湖泊“三线一路”划定。今年内,新城区126个湖泊的“三线一路”规划将全部完成,并将全部永久公示。

        今年出版的《武汉湖泊志》中,已划定“三线一路”湖泊全部载入书中。

 

  ○  湖长制

        2012年,武汉开始推行“湖长制”,各区政府区长为本辖区的总湖长,每个湖泊明确一位区级领导为湖长。当年中心城区40个湖泊湖长走马上任,次年新城区126个湖泊湖长到位。

        今年6月,武汉调整湖长,总湖长不变,但湖长改由本辖区内的街、乡办事处主任担任。另增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区水务局局长为“总湖长”的协调人,区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为联络人。对于跨多个街道的湖泊,各有关街道的湖长按照地域范围,负责各自辖区范围内的湖泊保护管理工作。湖长需每周巡湖一到两次。

        武汉公布湖泊保护24小时热线,接听对违法填湖等行为的举报投诉,中心城区赶赴现场白天不超过1小时,夜间不超过1个半小时;新城区白天不超过2小时,夜间不超过3小时,处置率要达100%。

 

  ○  一湖一景

        一处湖泊就是一处风景、一首田园赞歌。2006年武汉市制定了“一湖一景”的建设规划,计划把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按照各自功能分别建成城市公园、风景区和生态保护区。

        同年,为提升景致,进行湖泊生态修复的“清水入湖”工程启动。目前,中心城区的湖泊主要排污口已截污。按该市《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拟从2012年至2016年,投资108.62亿元,实现“一张干网全覆盖、两江水源得保护、三镇湖泊不纳污”。

        通过清水入湖工程,武汉在建、已建的景观湖泊有后襄河、月湖、沙湖等20多个,湖泊的水质开始好转。

        根据《2013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江城劣Ⅴ类湖泊数量连续两年下降,从2011年的24个减少到2013年的13个。

 

  ○  江湖连通

        江湖连通,即引江济湖,使湖水与江水交汇循环,恢复历史上江湖互通格局,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与水质。

        这一创想构思很早,早在9年前就已见诸报端。按计划,包括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六湖连通工程、金银湖七湖连通、沌口二十湖连通等工程。

        2009年,最受瞩目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启动,总工期12年,以港、渠等连通东湖、沙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和杨春湖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湖泊,远期与汤逊湖、梁子湖水系连通,实现江湖相通,构建生态水网湿地群。

        2011年9月,一泓碧波“”起东湖与沙湖,分离数十年的两湖再次牵手。

 

 

阮成发畅想武汉2049年 图文:水美地绿天蓝 安静祥和闲适      

 
 
 
 
        湖北日报讯  图为:修建中的武汉四环线西段——后官湖特大桥。(楚天云图航拍中心  陈勇  赵融  任天祎  摄)

 

  图为:武汉湖泊分布图

 

        2013年11月28日,《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召开,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的一篇发言稿《我心中的“武汉2049”》后来广为流传。文中对武汉现状和未来规划予以全面阐述和展望,其中,相当大的篇幅谈及武汉湖泊保护。

        中国中部中心,是2049武汉城市目标之魂。展望40年后的武汉:

        江汉汇流、三镇鼎立、湖泊密布,是武汉城市格局之魂。大江穿城,龟蛇相望,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城,大开大合的城市格局世界少有;166个湖泊和东西向山系镶嵌城中,云水相依,湖山相映,铺染城市底色。独特的城市格局,是武汉个性魅力之所在。面向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围绕这一格局,充分展现武汉大江大湖大城的大气灵秀之美。

        市域8494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规划了约7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养育区。这些区域,遍布湿地、农田、林地等生态资源。城市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内,我们确定了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这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这条防线决定城市的安全与命脉,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死守这条生态红线:一寸水面也不减少,一寸山体也不蚕食,一滴污水也不排放,一棵树木也不砍伐!

        作为武汉人,我们常常以“百湖之市”为傲,大自然对武汉特别眷顾,武汉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史上就是一片汪洋。武汉的建城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填湖史。我们在为城市建设骄傲的同时,想起一个个减少的湖泊,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内心都深深痛楚,城市发展到今天,我们还能通过填湖来获取发展的空间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要保护好湖泊。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166个湖泊。从现在起,绝不能填湖,绝不能环湖铁桶式开发,把湖岸线建成有钱人的私家花园。要实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清水入湖。要还湖于民,把围湖的开发全部打开,沿湖岸线建设绿道、种植树木,让市民能便捷地亲近湖泊、自由地享受湖泊,彰显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色。

        要保护好长江和汉江。长江和汉江是武汉的骄傲。无论何时,绝不能填江,确保江水不受污染。要加强对江河岸线的规划整治,要整体规划建设市域范围内两江四岸的生态廊道。全市其他江河,比如府河、倒水河、马影河等江河的岸线、滩涂,都要纳入规划,严格保护,逐步整治。

        描述武汉的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城市的认知,把握城市的本质特征。我认为,2049年的武汉:

        都市大气恢宏。大江大湖大武汉,三镇展大城雄姿,新城显现代风范。“铁水公空”通达九州、连接世界,成为祖国的立交桥。城市疏密有致、功能完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建筑各得其所,城市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生态环境优美。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母亲河承载着城市的生命,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城水相融、水天一色,百里滨江如画,清明上河图处处可见。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田野风光与都市景观相映成趣,人与自然乐得其所。届时的武汉,水美、地绿、天蓝,城市安静、祥和、闲适。  (记者  胡弦  整理)

 

  省湖泊保护协会会长刘友凡

  保护湖泊就是保护未来

  记者  胡弦

 

        百湖之市,是武汉的一张名片,又是优势所在。在省湖泊保护协会会长刘友凡看来,绿色决定生死,保护好湖泊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未来。

        刘友凡回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发展不断加快,湖泊数量减少、水域萎缩和水质恶化等现象凸显。“因为经济利益驱动,少数人忽视湖泊和生态,填湖、排污现象屡有发生。

        为了保护好湖泊,武汉市确立了湖泊保护优先的意识,提出了“锁定岸线、全面截污、还湖于民、一湖一景、江湖连通”的总体思路,以铁的精神、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重拳治湖。刘友凡认为,将湖泊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列入全市治庸问责的内容,是武汉的一大创举。“在全省率先通过电视问政这一新的形式,主动接受市民监督和质询,在全省以至全国范围内反映良好。

        刘友凡认为,武汉市的湖泊保护工作,虽然力度较大、效果明显,为全省湖泊保护工作提供了经验,但离“百湖之市碧水长流”的总体目标还有差距。

        湖泊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内外兼修,既要在湖内做文章,更要在湖外下功夫。首先,科学制定规划。应明确功能,勘界划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规划一经制定就要积极实施,不能随意改变。其次,强化综合治理。应堵截污染源头,逐步做到清水入湖,搞好生态养殖,加大江湖连通、湖湖连通工作力度。第三,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湖泊专管机构。并充分发挥涉湖部门的联动作用。第四,狠抓责任落实。应像抓防汛工作一样,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问责,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专家中村正久

  湖泊治理需要耐心和智慧

  记者  胡弦

 

        应如何借鉴国际湖泊治理经验?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ILEC)科学委员会主席中村正久认为,湖泊治理应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使湖泊休养生息,自然修复,因此需要政府、科技人员和公众长期努力与耐心。

        中村正久说,全世界都存在湖泊污染。湖泊生态系统是环环相扣的整体,内部平衡一旦被破坏,修复过程将极其艰难。首先,污水进入湖泊后停留的时间特别长,不像河流很快就流走了,有些湖泊被污染后,甚至要花100年的时间来治理。其次,湖泊内部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食物链也很复杂。

        日本的琵琶湖治理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在琵琶湖水质呈现强富营养化后,日本政府先后投入239亿美元,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琵琶湖水质终于恢复到三类,目前已是颇负盛名的旅游景区。

        中村正久特别强调公众在湖泊保护方面的作用。琵琶湖当地居民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使用天然肥皂、牙膏等,而且每户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含有化学物质的生活污水均排往污水处理厂。“如果没有湖区居民参与,就难以取得现在的效果。

        2009年,中村正久曾到武汉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并担任大会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拥有166个湖泊,在全球大型城市中实属罕见,湖泊水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天然优势。”中村正久建议,武汉湖泊治理,应充分考虑湖泊的生态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制定符合该市湖泊特性的治理方案。

 

  武汉湖泊史

 

        公元220年—280年(三国时期),今武昌地区的东湖(郭郑湖)和沙湖自然相连直达长江,并通过水道与南湖相连。

        1466年(明朝成化二年),汉水改道。

        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修建汉口后湖长堤和张公横堤,汉口地区湖泊逐步形成。

        1923年,清末湖北道员任桐著《沙湖志》,这是沙湖历史上的首次立传。

        1950年,当时我国城市中自然湖泊面积最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成立。

        1950年—1954年,龙阳湖、南湖和涨渡湖等渔场相继建立。

        1957年,东西湖区开始围垦。

        1981年,因武汉湖泊需承担雨季调蓄功能,渔场逐步退出渔业养殖。

        1982年,东西湖区农业结构调整,“退田还渔”13.3平方公里。

        1999年,武汉出台《武汉市保护城市自然山体湖泊办法》。

        2001年,武汉市水务局成立,承担一项全新的职责——保护湖泊。

        2002年,《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湖泊保护地方法规。

        2006年,武汉制定了“一湖一景”的建设规划。同年,汉阳六湖连通启动。

        2007年,大东湖引水工程获批复,大东湖生态水网开建。

        2009年,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汉召开。

        2010年,《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2011年,楚河通水,东湖、沙湖连通。

        2012年,武汉组织编制《武汉市中心城区“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武汉166个湖泊列表

 

江岸区:  2个江汉区:  6个硚口区:  2个汉阳区:  4个武昌区:  4个青山区:  1个洪山区:  7个蔡甸区:  28个江夏区:  18个东西湖区:  26个汉南区:  6个黄陂区:  21个新洲区:  11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18个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7个东湖风景区:  3个武汉化工区:  2个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省水利厅隆重表彰10名“我身边的好党员”
(厅宣传中心 张强)新中国70华诞之际,水利厅